希望在青年,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学校安排我先后担任华东交通大学本部和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青年教师的导师。在教学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重视能力培养
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教育理论家怀特海(Whitehead)在《教育的目的》著作中指出,“你所需要的那些细节的知识就像头顶上的太阳和月亮一样,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你偶尔需要的,都能在任何参考文献里找到答案”。爱因斯坦指出,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所受到的教育。
剩下的是什么呢?是素质、思想、能力和心态,是认知结构、自主学习的能力、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不过这种艺术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需要依靠实践智力的训练而养成。
实践智力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怀特海指出:“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而我们往往会对学生说 “某某是什么,你应该怎样怎样,你要怎样怎样”,而不是“某某为什么?你认为怎样?”无形中给学生灌输“只有一个答案、一种思想是对的”观念,学生的创新之芽难以萌出,导致丧失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即使要学生“谈谈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也往往是根据评分标准,学生的答案只允许是书上对某某的看法、老师对某某的看法。这样怎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在学校考试的试题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的,提供解题的已知条件是充分的,答案也几乎是标准的,否则就是出卷教师的教学事故了。甚至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也要求问题的提出、参考文献的选定等等,都由教师下达给学生。
而实际上,研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就要发现矛盾,发现矛盾就要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有了思想,才好写文章,如果自己没有思想,要别人出思想,怎能写出好文章?教师要做的是方法的引领。在实际工作中:第一,面对的问题没有清晰界定,要自己去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寻找课题;第二,提供解决问题的已知条件不完备,要自己去发现和意会;第三,有多种解决方法和正确答案;第四,实践智力解决问题时往往应用的是内隐知识,即意会知识,意会知识是人们对认识对象的理解和顿悟,多数难以言传;第五,这种实践智力的培养难以依靠老师讲学生记而传授,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意会才能形成。
同样观察悬挂在细绳上的重物来回摆动,亚里士多德看到的是受约束的物体的下落运动,而伽利略看到的是理想化的“单摆”。《亮剑》里的李云龙军事理论考试成绩显然不如教员常乃超,但战场上暂七师师长常乃超却成了李云龙的俘虏。可见,自主学习的能力、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是会过时的,而能力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二)知情意行,重在道德行为的出现和持续
思政课传授知识仅仅是手段,目的是实践,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能力培养。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道德认识的传授、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培养,实现道德行为的出现和持续。
其中,道德认识的传授、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意志的培养都是手段,道德行为的出现和持续才是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这就需要教师言传身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去,精心设计,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手段重在情感激发,因为思政课教学目的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而人们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道德心理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由道德心理到道德行为,关键是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要学生清醒,首先教师要清醒;要学生相信,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要学生感动,首先教师自己要被感动,要有激情。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所以教师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再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有人深有体会地说:“一流教师讲思想,二流教师讲教材,三流教师念教材。”
要做到情感激发,教师需要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使用态势语言,并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势语言。
态势能向听众指明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方位和数量等,对某一部分内容着意渲染,造足气氛,模拟某一事物的形态,增强听众视觉的形象直观感,化抽象为形象。
观察学生的态势语言,是要了解学生态势语言传递出来的信息,如课堂纪律状况、抬头率和点头率,从而进行反馈调节。
如果忽略了态势语言,就会把课堂授课这种通道最丰富的沟通方式,变为通道最窄的书面沟通方式,即灌输。这样一来,课堂不活跃,教学缺乏实效性就在所难免。虽然讲的没有错误,教学进度也符合计划,教学内容也都讲完了,但学生接收了多少?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的目的达到了吗?教师自己感动了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所以,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师生都要明确思政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手段重在情感激发;激发情感的思想信息要利用多种通道传递给学生,重视课堂教学中态势语言的应用。
(三)科研促教学,深刻把握教学内容
要把课上好,先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指导青年教师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我先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上,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 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体系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为逻辑起点来科学地展开其理论叙述的。能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它蕴含着被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芽,能解释被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就很容易把握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和脉络,就能理解为什么确定这样的基本路线,就能理解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上确定这样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形成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该课课本2018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从创立者角度来安排章节的。从创立者角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有历史感,存在的问题是四个部分的内容难免交叉重复,使课程有点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史”,讲述起来难免带有点机械性。理论与理论史是不同的,理论是逻辑,逻辑是历史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认识成果的范畴演化序列,是摆脱研究对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对象的发展规律。所以备课有必要从理论内在逻辑联系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内在逻辑联系看,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条件理论。基础理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两个理论基础:第一个是“摸论”,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第二个是“猫论”,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上。
应用理论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和理论。理论到实践要经过中间环节,内在联系是: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纲领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条件理论有国际条件——外交战略理论,国内条件——祖国统一理论,主体条件——统一战线理论、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该门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个百年目标、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四个全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四)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创新,思维方法是不容忽视的。传统教学理念的思维往往是求同思维。连指导毕业论文的撰写时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由教师提出毕业论文的内容,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课题的能力却被忽视了。传统教学理念的知识灌输型人才培养模式,无形中把人脑当成了电脑。电脑只能模拟人的逻辑思维,不能模拟立体的形象思维,无法提出科学研究的问题。这就很难指望知识灌输型人才教育模式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知识灌输型人才教育模式尽管也进行启发式教学,但教学理念上不过是启发出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思维方式上还是求同的逻辑思维,而不是创新思维。
要使知识传授与创造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弄清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
1.以知识传授作为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受知识因素制约的。人们掌握的知识是人们能动性的贮藏库,科学发现和发明要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从已知到未知,从而使未知变为已知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复杂到简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提出的问题,人们总是从已知的事实和现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出发进行类比,做出解释。教师是要运用教学艺术,通过铺垫性讲述,巧设问题,提取授课对象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并指导授课对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探索答案,从而实现传授知识和指导创新的目的。
人们从已知的事实、现有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出发,进行类比的这种逻辑思维有时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表现为逻辑的跳跃、灵感、顿悟。阿基米德由进入浴池感受到浮力和发现浴池水位上升而顿悟到鉴别皇冠黄金纯度的方法,以及发现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这与他头脑中原有知识和“最近”的冥思苦想、研究探索分不开,这些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在头脑中分解组合,形成潜意识,在“当前”某些因素的刺激下,潜意识和显意识有可能接上而产生灵感。只不过这个过程是不自觉的,类似于自动化过程,使灵感的出现表现为无意识的活动。
2.培养辩证思维方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增长(www.xing528.com)
知识既可以是创造性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创造性的障碍。
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光电效应、黑体辐射等现象的新发现,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茨曼和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由于思维方式的机械性,受原有知识的束缚,首先考虑的是把新现象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范围内,结果,本来是预示物理学创新契机的新现象,却被认为是物理学的危机。
“创”是打破常规,“造”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所以“创造”并不能从原有知识逻辑中推导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指望计算机能成为科学家的原因,因为计算机只能模拟人的逻辑思维。
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是有机联系的。素质培养是目的,知识传授是手段。这里的关键是在知识传授时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由于思维方式不同,面对新事实,人们可能为旧理论出现危机而苦恼,也可能为获得发现新理论的契机而欣喜和激动。
考试是对学生的检验、导向、选择和塑造过程。单纯的应试教育下的考试,讲的是规矩方圆,是以原有知识作为参照的,所谓参考答案实际成了标准答案,用的是线性的逻辑思维,培养“copy”能力。而创新的东西是突破原有知识的东西,素质教育用的是立体的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3.学业智力与情绪智力、实践智力结合
情绪智力即情商,是人以已有的经历和心理去感受、理解事物,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情绪智力与学业智力不同,又与学业智力有关,因为人们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地位、心情、性格等等构成人们的认知结构,人们的认知结构决定人们的心态,人们的心态决定人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成为习惯,习惯构成一个人的性格、情商,性格决定事业的成败和创造性的状况。所以说性命性命,性格决定命运。
概括起来,创造性的产生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情绪智力和实践智力。而思维方式、情绪智力和实践智力又需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慢慢培养。
创造思维是逻辑的跳越,创造往往通过意会产生灵感,获得创新的萌芽,然后用逻辑思维来完成。
(五)创新教学方法
1.实践艺术的启发式教学方式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弄清以下问题:(1)提问不等于启发,提问重在问题的设置;(2)启发不一定提问,启发重在激疑引思;(3)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启发的前提,而打开注意力的窗口,重在教学艺术。
启发达到的最佳效果,在于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你发现了矛盾,你就发现了问题。启发在于教师的讲授本身能激疑引思。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空间无限,时间无限,联系也无限,因此矛盾就无限,问题就无限。固守现有的认识,即便是真理性的认识,从空间上说,也带有盲人摸象的性质;从时间上说,也带有刻舟求剑的意味。因此教学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区别不在于“讲”还是“问”,而在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
“愤”是指学生在积极思考,而又遇到了疑难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释疑解难,疏通思路的讲授是“启”。
“悱”是指学生在整理思路,准备发言,而又遇到困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的讲授是“发”。
启发式教学中,无论是“启”,还是“发”,都要靠教师的精彩讲授。靠讲授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然后靠讲授进行“启”和“发”。
使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就创造了讲授的良好时机。要把学生引入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性的讲授,输入一定的信息,辅以一些设问,以提供学生思考的背景和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能像自然科学课那样辅以实验,又不能像数学课那样进行公式推导。它主要靠抽象力。这里重要的是如何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所谓具体,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例如说一个人“美”,说某人非常漂亮,于听众还是个朦胧的印象。如果从多方面描述,头发怎么样,眉毛怎么样,等等,给人的是一个具体清晰的印象。有古典小说是这样描写的:“云鬓轻拢蝉翼,峨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其中没有一个美字,却给人一个可感觉的“美”的清晰印象。
启发性的讲授要吸引学生注意,“注意”是知识的阳光得以照进学生心灵的窗口。光靠“有意注意”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利用“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唤起要靠教学艺术。如果我们的讲授带有点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人物描写、戏剧般的矛盾冲突、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诗朗诵的激情,学生就有可能在无意注意下接受知识,受到启迪。
2.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
比如讲“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从理论逻辑上,讲述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则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适应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自然科学的印证,普里高津学派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封闭系统的熵增原理(熵是反映事物混乱状态的物理量),揭示了开放系统由于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能量代谢、信息交流,引进负熵,因而开放系统的事物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运动。这帮助我们从自然科学角度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再从历史逻辑上,讲述闭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教训。
最后从实践逻辑上,讲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的检验证明。
3.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
形象思维使讲授的内容具体生动形象,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所讲授的内容。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论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时,就运用了形象思维,使听众容易理解。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讲述的:“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4.扩展知识面,优化认知结构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获取大量的信息,老师的作用在于思路与方法的引领,老师的主要责任是去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老师需要预测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设计如何有针对性地回答,这就需要教师扩展知识面,优化认知结构。
教师对自己专业外的相近领域有较好的了解,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益的。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思政老师面对的学生是文理科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对思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政教师尽可能知识面广一些,以便教师能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提出问题,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讲授课程,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我讲授的“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是理工类各专业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科学社会主义”是文理科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资本论研究”(马列原著选读)是经管会计专业开的课程,本科的四门思政课更是所有专业都开设的课程。专业的多样性,要求思政教师对多门相关专业的一些常识最好能有适当的了解。思政老师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的原理时,不需要有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本领,但需要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钟慢尺缩的哲学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