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大学与《益世小品》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中登场

山东大学与《益世小品》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中登场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李同愈不在了,由山东大学的学生徐中玉、陆新球负责与报社联系,而整个《益世小品》的组稿工作,王统照先生帮助很大。我有时也和王先生通信,王先生此时已主编《文学》,但对《益世小品》仍然很感兴趣,极力支持。由于《益世小品》的带动,青岛方面直接向《语林》投稿者很多。《益世小品》在天津的青年中,影响比《生活文化》似乎小一些。但海风社《诗歌小品》上有些作品,还是受了《益世小品》的影响的。

山东大学与《益世小品》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中登场

《语林》投稿人李同愈由北平去青岛,在青岛继续以“拜金”笔名为《语林》写稿。在书信往返中谈到山东大学作家很多,有些人(如老舍)早已为《语林》写文章。最后作为《语林》版的一个专页每半月发刊名为《益世小品》,老舍、洪深、宋春舫、孟超、吴伯箫、臧克家、王亚平等人写稿。我记得第一篇是老舍的《春风》,写北平的春风,宋春舫写的是关于西洋太监短文。这个刊物得到王统照先生支持,他亲笔写了刊头,还写了文章。后来,李同愈不在了,由山东大学的学生徐中玉、陆新球负责与报社联系,而整个《益世小品》的组稿工作,王统照先生帮助很大。我有时也和王先生通信,王先生此时已主编《文学》,但对《益世小品》仍然很感兴趣,极力支持。

《益世小品》的文章,是当时已成熟的名家的作品,但是每篇都文笔精练,内容丰富,涉及面也很广泛,充分体现了每位作家的风格。应当承认它是当时质量最高的一个报纸副刊的专页。

由于《益世小品》的带动,青岛方面直接向《语林》投稿者很多。除山东大学一些人如徐中玉、陆新球等之外,还有常湘慧等人。常湘慧可能是化名,谐“常相会”读音,文字短小精悍,辛辣隽永,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者。(此人始终没有建立联系,后来也无消息,究竟是谁,不知道。)

青岛的联系主要通过《益世小品》,而徐中玉、陆新球两位青年是当时主要的联系人。他们俩人也不断写文章。徐中玉和我往返书信联系是很密切的。抗战后他们一直没有消息,到最近才知道徐中玉在大学中文系,教学上作出显著成绩,我和他过去只是通信的交往,没想到前年他到天津来,我们一直没有见面的人,却象老相识似地畅谈起来,谈到当年,不无感喟。

还有一位作家刘西蒙,我们在北平见过面,盘桓了几天。

与王统照先生的关系,在1946年我再回到《益世报》重编《语林》时,和他又通过信。他寄来一批稿子。以后我离开报社,再没有联系了。

《益世小品》在天津的青年中,影响比《生活文化》似乎小一些。但海风社《诗歌小品》上有些作品,还是受了《益世小品》的影响的。(www.xing528.com)

再提到老舍,他和《语林》的关系比较密切。早在1934年前,他曾写过连载小说《牛天赐传》,还写过些短文,在《益世小品》发表的短文也不少。他在天津其它刊物上也发表过小说,天津东亚毛纺厂的厂刊《方舟》月刊,就有一篇小说,还有一《牢骚》杂志,也有他一篇短文,题目是《不说谎的人》,文章约二千多字,大意是有个“说谎会”,其寓言的主要精神是“没有谎就没有文化,说谎是最高的人生艺术,我们怀疑一切,只是不怀疑人人事事都说谎这件事,历史是谎言的记录簿,报纸是谎言的扩音机。巧于说谎有最大的幸福,因为会说谎就是智慧。想想看:一天之内要不说许多谎话,打多少架,夫妻之间,不说谎怎能度过十二小时……胜者王侯败者贼,一半在于说话的巧拙,文化是谎言的产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牢骚》这个刊物,不象什么进步的刊物,但也还是或多或少地宣传抗战。在当时(1937年5、6月间)这类刊物在天津也还不少。天津有几个学校也有刊物,它们是《耀华月刊》(耀华中学学生主办)、《木铎半月刊》(法商学院办)、《新闻月刊》(法商学院办),这些青年刊物,在社会上影响不如《海风诗歌小品》。这些刊物之间,也没有横向联系,各自争取读者(主要是中学生),销路是很有限的。但从其出版时间看,也正是抗战前夕,文艺的火花在天津开始迸发,可惜是为时不长天津便沦陷了。

天津青年文艺工作者,始终没有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至于整个文坛的情况,总是不景气,报纸周刊上也曾大量地发表名家的作品(闻一多的《死水》便在《益世报》文艺周刊发表),但是始终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应有的震动。天津这地方,不仅作者不景气,而且读者也缺乏足够的支持作者的力量。即使很有名的作家,也杀不进社会里来,就是社会言情小说家,武侠小说家,从文字质量上说是不低的,但是在声望上比不上张恨水、向恺然,原因恐怕就是在天津这块土壤上!

天津《商报

1928年原《庸报》经理王镂冰因与社长董显光不和,遂脱离《庸报》,另办《商报》,王自任社长,聘王芸生为总编辑。办报经费来自当时天津的“宁波帮”。王镂冰考虑到《商报》初办,无法与其他大报竞争,因此决定以经济新闻争取读者,每日以一整版刊登市场行情等新闻消息,争得了一部分读者。以后《商报》又以更大的力量报道赌马的情况,不但出版马表专刊,还预测比赛结果,使该报销路大增。此外,《商报》为了争取更多读者,除刊登一些重要政治新闻外,也登一些迎合小市民趣味的社会琐闻以及言情小说等。《商报》初办时编辑力量较强,如采访部吴秋尖、副刊部王小隐等,当时都属新闻界之上乘。以后王芸生因与王缕冰在办报观点上有分歧。而转入《大公报》,《商报》未再明确总编辑人选,而由张镜湖、姜希杰编发政治要闻。此后《商报》每况愈下,主要编辑不断易人。该报从创刊至天津沦陷前夕,日销售量始终未超过四千份。

吴微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