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从高度自信到失落自信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转换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进步。这个进程也是文化自信重建的过程。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科学指导思想。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与弘扬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创造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构建仍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相伴相生。
于西方文化土壤生产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传播并发展,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即将马克思主义从形式上、内容上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在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话语对其进行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要想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切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当中去,就必须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民族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传统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所以能够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上相通。“中国文化中的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生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3],为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思想体系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统文化讲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唯物论之间,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之间,也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传统、《易传》“通变”的辩证思维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与精神统一思想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意识形态,表达了党和国家的另外一种政治欲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然而,马克思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不断遭受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但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仍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重大任务。从国际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也进一步增强,滋生出些消极、错误的思想,甚至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念和主张,这将严重影响党和人民团结奋进的政治思想基础。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变革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增强自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如何获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间的平衡,如何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较量中使人民认可并接受先进文化,增强对先进文化的自信,自觉抵触落后文化的侵蚀,无疑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失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文化领域中某些作者、出版商为迎合消费者低级趣味,获得高额经济利润,背离先进文化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严重危害人们思想。
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拓展中还要遇到中国文化认同与外来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长时间的隔绝,导致西方各种思想被阻挡在国门之外。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国门,对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国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我国开始大胆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不仅打开国门“引进来”西方各种先进事物,更进一步的是“走出去”让更多的留学人员到西方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中西方对话冲突在所难免。
2.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要想获得永续发展,都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摒弃封闭自守的狭隘观念。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思想基础。
(1)不忘本来: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使之不断中国化的历史。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关键的在于能否充分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选择、继承、利用、整合,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实现完美结合。近代中国历经了多次革命和抗争,中华民族最终能够自觉选择和接纳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上相通。
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解剖时,就会体味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契合,坚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
(2)吸收外来:积极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文化。
纵观历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能够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生存和发展,将最终取决于在竞争和选择的环境中是否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属于外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但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只能导致教条主义,而拒绝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则又陷入保守主义的泥潭。正确的办法是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文化,不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其中国特征都有所保留,在找到二者契机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借鉴必然首先借助并受制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那种试图完全脱离传统的“全盘西化”,在现实中也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发展中国家,必须在积极学习借鉴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正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唯此,才能真正融汇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为我所用”。罔顾民族传统的“全盘西化”,不但不能摆脱和克服传统的束缚,反而会阻碍和屏蔽对潜在的传统力量的正视和反思,使“西化”的努力最终消解于固有传统之中。
(3)面向未来: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创新是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一个国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之源。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文化发展就失去了灵魂,就没有前进的力量,更不会取得新的发展和新的成就。因此,创新精神是检验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创新思想。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文化创新离不开包容,只有坚持在包容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才有创新的源泉。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所谓包容,就是以宽广大度的心度包容一切民族、国家文化,使各种文化能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马克思主义不是固定不化的东西,更不是僵硬的教条,它本身也面临着一个自我超越的问题——这就是在新时代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想在新时代有所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找到同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契合点,从而在新的契合点上达到新的融汇、贯通,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和新的自我超越。在新时代,我国的固有文化形态表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有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价值观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树立文化自觉、弘扬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文明建设总体上呈现出由思想意识自觉到科学理论自觉、由不系统到系统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文明建设未能做到理论自觉,建设的方向并不明确,路径和方法都不尽正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并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和要求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历史时期,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文化自信,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价值观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国凭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新时期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展现大国形象,促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与时倶进地将时代精神不断注入其中的基础上逐渐凝聚和发展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传承从未间断。其中儒家思想贯穿传统文化始终并成为其主脉。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与人为善”等。类似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传统文化始终并成为其主脉。这些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造和提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革命文化的升华
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现人民独立自主、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阶段所衍生的文化,它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来,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意识同中国革命形势、革命问题走向深度融汇、贯通所产生的文化形态,也是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红色革命文化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血脉,它内在地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形成了革命精神的谱系。红色革命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均具有其独特的内涵,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丰富着革命的文化,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理念与价值导向,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进一步升华。进入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革命文化,应将革命文化精神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境遇之中,挖掘出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特质,以革命精神构建对外话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坚定、意志品质之坚强以及精神境界之崇高。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养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自信之魂,明确了我们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人民价值追求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基础和灵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文化自信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受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认同度的影响,而且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果宣传教育的工作没有做好,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就有可能产生偏差,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化为人们的习惯性行动就更无从谈起。
其次,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锤炼。实践是宣传教育的结果,宣传教育的全部意义要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并接受实践检验,宣传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实践为中心,要与现实生活场景和现实状况紧密相连,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真正获得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内化于心。要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就不能脱离实践,要始终围绕实践这个中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而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在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
再次,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因素,能够极大地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认同感,也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发展的认识与理解,还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自信发展,既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传统文化中去,使人民群众在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在熏陶和感染,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文化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生产,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价值。社会主义的文化或者价值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或再生产价值的体系,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也是其产生和发展的价值基础。把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 的发展深化的过程。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价值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文化的价值支撑作用也经历了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指导。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意义
(1)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www.xing528.com)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首先,加强文化建设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延绵不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并始终以其不竭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将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十分重视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把文化作为推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次,加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不论是在政治制度方面还是文化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与资本主义有本质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牢固的思想基础。集体主义原则,更是与资本主义崇尚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所根本对立,当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愈发凸显出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的价值取向,从而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取向,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实现辩证统一。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经验。
高度重视并善于运用思想文化工作来推动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历史工程,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出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一大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建党100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革故鼎新,从思想上精神上解放群众,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意志统一的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全面改革开放和创新的新时期。从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迎来了繁荣和发展的春天。时代变迁和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推动着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变。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展开,如果没有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就没有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高度认同,就不可能团结一致成就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业,就不会赢得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3)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要依赖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文化建设对它的推动用作用。一方面,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一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教育和培养。人的素质越高,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先进,越能够创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文化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因素。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非典精神等,鼓舞着人民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以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一个内容广博的思想体系,它涵盖了关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预测了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在当代中国仍是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决一切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按照社会主义文化观关于文化唯物论原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构建也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展开与完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在经济成分多元而导致社会思想文化多样的现状下,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然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脱离现实国情片面强调建设共产主义文化精神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相反,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企图用文化激情代替客观理性,也必将陷入唯心主义的深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地位是现实的需要。从国际来看,由于意识形态的本质对立,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分化和瓦解,企图通过宣扬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冲垮我们的意识形态防线。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就等于任由资本主义的毒草横行,我们就有在“思想多元化”口号下失去意识形态阵地的危险。从国内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层强烈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认知,使其在理想信念、文化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变化,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也随之转换成相应的文化表达。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主心骨,既防止在意识形态之战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侵蚀,又为多元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旗帜。
(2)要坚持“知行合一”与“经世致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改变世界。在“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首先要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对现有理论的认识能力。其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尊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主要目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提高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能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并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实践。
(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际文化新秩序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逻辑延伸。现代世界秩序一直处于接连不断的重组与变革中,世界秩序变革面临着世界秩序变革的“普遍善念” 民族国家的尴尬、霸权主义、共同价值与文化多元性、世界政治民主化等诸多难题。文化自觉旨在探讨一条人类各种文明共存共荣之路。文化自信是对民族共同体应对各种时代挑战、全球思想撞击、文明冲突和文化对话并走向希望明天的强大能力的深度信任。在重构全球文明对话秩序中,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1.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时代的呼唤和世界的期待
国际文化秩序就是国际文化关系的行为主体基于现实的文化利益分配和理想的文化利益追求,依据一定的制度、准则、规范和机制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文化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等上层建筑是特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产物。随着世界各国对改变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诉求逐渐加大,其对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逐渐升温的今天,世界各国对国际文化新秩序构建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强烈。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样化,使各国间联系与合作日益加深。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论及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作用的时候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随着物质生产的世界化、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精神生产的世界化,导致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逐步融合的“世界文学”。“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段关于世界历史的经典论述,成功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告诉我们,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开拓,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固守狭隘封闭的民族文化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逐渐淘汰。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融撞,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当人们逐渐开始走出国界时,其对于世界秩序的影响力加大,因为“世界秩序却形成在‘世界文化’融成之前,而越是原初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越小”[4]。 “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逐步提高及科技成果的沉淀积累,人为因素对历史发展的趋势影响越大。”[5]当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心理、不同语言的异质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对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需求呼之欲出。
同时,文化差异性使各国间矛盾与冲突频发。文化差异性是造成国家间矛盾与冲突主要原因之一。在国际关系中,由于不同文明版块内部的人们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不同文化国家间缺乏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就很容易对别国文化产生偏见与误会,若不加以沟通,国家间积怨只会越来越深。再加之从国家利益和安全角度出发,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利益群体与集团从中挑唆,很容易引发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
2.我国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构建的实践进展
建立一种与大国智慧、大国战略相匹配的文化自信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诉求。构建中国文化自信目的的最终愿景,应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吸取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在构建文化自信的征程中不断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充分说明了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鲜明体现了国际文化新秩序构建的中国价值引领与战略导向。
“一带一路”倡议,既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路精神,更彰显出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一带一路”倡议探索了中华文明如何打破旧的国际文化秩序,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以实现中华文明与欧亚非大陆古老文明共同复兴。
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国际秩序主导国的发展总是与其文明程度分不开的。人类社会产生出多种不同的文明版块,每一个版块都蕴含着相应的文明形式,而随着版块内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较为先进的版块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取得较多话语权和主动权,便成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主导国。“一带一路”修正不公平的国际文化秩序,尊重沿线国家文化多样性发展,实现不同文明、宗教间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内陆一沿海国家共同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建设和谐的文化秩序,推动了国际文化新秩序向更加包容开放的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重构的关键抓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历史性的价值凝练,只有被置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才能被充分理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入江昭在《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一书中将“共同体”定义为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内聚性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体,参与者通常具有共同的成员身份和情感纽带,在共同体内部可以实现自己的需要并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来获得自我实现,也就是说具有强烈的共同体意识(sense of community)。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即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表征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话语,超越了西方传统文明模式和国际秩序模式,价值意蕴极为丰富。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责任”紧密相关。命运共同体所反映出的国家间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特点,反映在具体的外交政策与活动方面就是,我们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由此体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紧密相关。尽管国家间“一荣倶荣、一损倶损”的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但相互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价值观念领域,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往往产生重大分歧。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以西方独有的话语体系向世界发声。而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种超越了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文化的理念,它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着眼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狭隘界限,反映出我们党和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价值追求。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利益”紧密相关。在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中,没有利益的共同体就不会有命运的共同体。从根本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以打造全世界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最终目标,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其所倡导的互利共赢、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等理念,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发展的诉求高度契合。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行动来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构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将“和”文化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以“和”文化为主流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始终以“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作为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核心原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以德服人,天下欣戴”。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在处理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进程中遇到的一切挑战与矛盾的时候,都要用“和”文化、“和”理念去解决问题,将国与国的矛盾与冲突降到最低,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同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从思想理念上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是用“和”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抵制文化霸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和”文化的思想指导下,将中华文化中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只有立足于“和”文化基础,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文化准则,才能使世界各国不论贫富、大小、强弱,都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才能够自觉抵制文化霸权的渗透,为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再者是用“和”文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和平展,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的基本前提。国际文化旧秩序片面强调单一的文化形态,企图用统一的文化标准衡量一切国家的文化。然而,由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发展而来的文化,必定是“百花齐放”,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以“和”文化理念对待世界文明,就是以广博、包容之心接纳异质文明,认识到不同的人类文明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各具特色。要科学、理性地对待异质文明的差异性,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世界各国和地区,无论强弱、大小,都应在尊重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文化秩序。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3.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构建的中国方案
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但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功,也延伸到文化发展领域。可以说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确实对西方形成了某种挑战,引发世界关注。从文化上看,“中国模式”最终可能会给国际文化秩序带来一种根本性的改变,即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国际文化旧秩序转向互信、互利、平等、公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目前,在改变旧的国际文化秩序方面,要承认中国模式还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还不能完全照搬,但是,作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同义语,它还在不断完善,充满生命力。中国作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者和维护者,整个构建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既从国际文化旧秩序原有的体系中吸收合理因素,同时又发挥自己的传统和优势,改变其中不合理的因素,代之以现代文明中公平、正义、均衡等积极、富有生命力的因素。这将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强必霸”的偏见,也可以使我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破除国际文化旧秩序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系统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主张。中国人爱好和平、崇尚“和”的文化传统在遭遇到西方“文化霸权” 之后,陷入到了被扭曲、被屏蔽、被颠倒的境地,无法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无法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无法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真实的文化传统与理想信念,就不可能获得世界人民的信任,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
因此,建构强势的中国话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等作为新时期中国提出的重大倡议和具体主张,与推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主张是殊途同归,旨在为世界各国共同开创公正、平等、均衡的文化新秩序,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理念的新贡献。
国际文化秩序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逻辑延伸。只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核心思想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种文化都有其优点和特点,而国际文化旧秩序则是以单一的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通过向广大发展中国家鼓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排斥文明的差异性。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应本着多元共存、相互包容、和而不同的精神,承认并尊重世界文明多元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现实,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实现共同发展。
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思想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文化沟通需要尊重彼此的文化,这样才能做到文化的和谐共处。在古代,人类群体之间就会进行文化交流。中国在汉朝、唐朝的时候和很多西方国家及周边的东方国家都有文化方面的交流。这种文化沟通是不同的文化在彼此吸收、彼此借鉴,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包容性。
在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必然会展现出更大的作用,必然会改变之前国际中过于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情况,中国文化必然会被全世界的人民重新认识、重新接受,中国将以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创建者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这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对人类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