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排烟工况创新实践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排烟工况创新实践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排烟口形状示意图表4.2重点排烟详细工况(续表)此外,本章还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相同排烟条件下,火灾规模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其中,工况10开启两个排烟口,两个排烟口之间相距100 m;工况7开启3个排烟口,每个排烟口相距50 m。图4.20为火灾规模为50 MW 时工况9与工况21在900 s时温度的分布云图。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排烟工况创新实践

1.计算工况(表4.1)

表4.1 计算工况

参考上海长江隧道,计算时考虑打开火源附近的3个排烟口。综合考虑排烟口与火源的位置及排烟口形状,设计图4.1所示工况,详细工况如表4.2所列。

图4.1 排烟口形状示意图

表4.2 重点排烟详细工况

(续表)

此外,本章还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1)在相同排烟条件下,火灾规模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2)在相同火灾规模下,火源与排烟口的相对位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3)在相同的火灾规模和火源与排烟口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排烟口间距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4)在同等条件下,开启排烟口数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5)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排烟口自身形状变化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2.计算结果及分析

(1)火灾规模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为研究火灾规模对排烟效果的影响,本章选取了火灾规模为5 MW 的工况11和火灾规模为50 MW 的工况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排烟效果对比,如图4.2、图4.3所示。

(2)火源与排烟口的相对位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为研究隧道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火灾规模为20 MW 时选取距离火源±10 m,±30 m和±50 m 的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正号代表该点位于火源上游,负号代表该点位于火源下游。工况6和工况7在距离火源不同位置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别如图4.4、图4.5所示。

开启的排烟口在火源下游将使得烟气主要向火源下游蔓延。火灾规划为20 MW 时,在火源下游10 m 处的温度较高,火灾发生240 s之后,温度迅速上升,大约在360 s时超过允许值353 K,在480 s达到410 K,之后基本保持稳定,但火源上游的温度较低,模拟时间范围内均低于允许值。火灾规模为20 MW 时,距离火源10 m 处的温度比距离火源50 m 处的温度值高10 ℃。火源位于中间的排烟口和靠近下游的排烟口之间时,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在火源上游10 m 处的温度在360 s至480 s时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很小,仅下降3℃。

图4.2 工况11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3 工况1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4 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6距火源±10 m,±30 m 和±50 m 位置的温度变化

图4.5 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7距火源±10 m,±30 m 和±50 m 位置的温度变化

(3)排烟口间距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为了研究排烟口间距对排烟效果的影响,本章选取了火灾规模为20 MW 的工况9、工况10和火灾规模为50 MW 的工况4、工况5进行比较(图4.6—图4.10),这两种工况都只开启了两个排烟口,火源的位置都位于两个排烟口中间,唯一不同的是工况4、工况9两个排烟口之间的距离是50 m,而工况5、工况10两个排烟口之间的距离是100 m。其中,图4.8为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9与工况10在火灾发展900 s时的温度分布图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型火灾规模下(20 MW),排烟口相距50 m 和排烟口相距100 m的排烟效果没有太大差异,都能满足隧道火灾逃生的条件。在火灾规模较大时(50 MW),虽然排烟效果也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火灾发展到900 s时,隧道内火源周围的能见度以及上、下游100 m 范围内车道2 m 上方能见度已经非常低,不能满足逃生条件。

(4)开启排烟口数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火灾规模较小时,排烟口的开启数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为研究同等条件下,开启排烟口数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对火灾规模为50 MW 的工况2、工况5 及火灾规模为20 MW的工况7、工况10进行对比(图4.11—图4.14)。其中,工况10开启两个排烟口,两个排烟口之间相距100 m;工况7开启3个排烟口,每个排烟口相距50 m。两种工况的火源均位于两个外围排烟口的中间位置。

图4.6 工况9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www.xing528.com)

图4.7 工况10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8 火灾规模为20 MW,火灾发展900 s时隧道中温度分布图

图4.9 工况4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0 工况5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1 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10与工况7(上、下)在火灾发展900 s时CO 浓度分布图

图4.12 火灾规模为50 MW 时,工况5与工况2(上、下)在火灾发展900 s时CO 浓度分布图

图4.13 工况2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4 工况5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中型火灾规模(20 MW)下,两个排烟口与一个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差别不明显,两个排烟口的排烟效果稍微差一些,但在火灾发展至900 s时两种排烟工况的温度能满足隧道火灾逃生条件。在火灾规模加大之后(50 MW),工况2 在火灾发展至900 s时虽然温度和CO 浓度都能达标,但是隧道中近火源处的能见度非常低,不能满足隧道火灾逃生条件;相对而言,工况5在温度、CO 浓度等方面都能满足要求。

(5)排烟口自身形状变化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排烟口为长方形,将排烟口的长边垂直于隧道纵向轴线排布,方便施工且节约成本。为了研究排烟口自身形状变化对排烟效果的影响,本章取火灾规模为20 MW 的工况7与工况19(图4.15,图4.16),以及火灾规模为50 MW 的工况9与工况21(图4.17,图4.18)进行对比。

图4.19为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7与工况19在900 s时温度的分布云图。图4.20为火灾规模为50 MW 时工况9与工况21在900 s时温度的分布云图。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火灾规模为20 MW 和50 MW 时,垂直排烟口与水平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区别不大,甚至在50 MW 的时候,垂直排烟口的排烟效率略高一点。

图4.15 工况7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6 工况19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7 工况9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8 工况21的2 m 高度处温度分布

图4.19 火灾规模为20 MW 时工况7与工况19(上、下)在900 s时温度分布图

图4.20 火灾规模为50 MW 时工况2与工况16(上、下)在900 s时温度分布图

3.小结

(1)火灾规模较小时(5 MW,20 MW),隧道纵断面上各点受火灾影响变化不明显;而火灾规模较大时(50 MW),隧道纵断面上各点与正常运营情况下各点的参数有着很大的区别。此外,排烟口对称布置情况下,火源处于上、下游的排烟效果相同,单向排烟情况下,排烟口方向的排烟效果较差。

(2)火灾规模不大时(5 MW,20 MW)排烟口间距对排烟效果影响不大,都能满足隧道火灾逃生的条件。但火灾规模较大时(50 MW),排烟口间距较大(100 m)的隧道不能满足逃生条件。

(3)火灾规模不大时(5 MW,20 MW),开启1个或2个排烟口对排烟效果影响不大,都能满足隧道火灾逃生的条件。但火灾规模较大时(50 MW),只开启1个排烟口的隧道不能满足逃生条件。

(4)火灾规模不大时(5 MW,20 MW),垂直和水平排烟口对排烟效果影响不大;但火灾规模较大时(50 MW),垂直排烟口的效率优于水平排烟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