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标准与实践

上海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标准与实践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各区段建设条件及建设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各段的通行车速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段设计。作为连接奉贤与市区的重要客货通道,虹梅路越江隧道考虑大型客货车辆的通行需求。因此,新隧道车道宽度取3.50 m 和3.75 m 的组合。具体如下:客货车混行车道为3.75 m,客车专用车道为3.50 m,公共汽车停靠站车道为3.00 m。路面结构:BZZ—100型标准车。隧道稳定抗浮安全系数大于或等于1.1。人防抗力等级为6级。

上海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标准与实践

(1)道路等级。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工程主线采用城市主干路Ⅰ级标准,辅道采用城市主干路Ⅱ级标准,越江段(东川路—西闸公路)及金海路(西闸公路—大叶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2)设计行车速度。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各区段建设条件及建设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各段的通行车速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段设计。

主线(中环线—永德路):60~80 km/h;

辅道(中环线—东川路):40~50 km/h;

越江段(永德路—西闸公路):60 km/h;

金海路(西闸公路—大叶公路):60~80 km/h;

菱形匝道:40 km/h;

互通式立交匝道:30~50 km/h。

(3)通行车辆种类。作为连接奉贤与市区的重要客货通道,虹梅路越江隧道考虑大型客货车辆的通行需求。

(4)车道宽度组成。考虑到隧道通行车辆以客车为主,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各类货车通行,车道宽度组成应该在节省隧道空间的同时兼顾大小车辆的通行车速与安全性。因此,新隧道车道宽度取3.50 m 和3.75 m 的组合(表1.4)。具体如下:客货车混行车道为3.75 m,客车专用车道为3.50 m,公共汽车停靠站车道为3.00 m。(www.xing528.com)

表1.4 隧道车道宽度

(5)净空高度。主线(永德路—西闸公路):4.5 m;辅道(永德路—东川路):5.0 m。

(6)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隧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7)荷载标准。路面结构:BZZ—100型标准车。

(8)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9)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10)隧道稳定抗浮安全系数大于或等于1.1。

(11)人防抗力等级为6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