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10 月,湖北荆门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墓——郭店一号墓出土了700 多枚有字竹简,简中记有道家和儒家的著作10 多篇[153] 。其中一篇名为《太一生水》的先秦道家遗文,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在传世先秦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的宇宙生成思想。该文论曰: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纪为万物经。
与老子以“道”为宇宙万物本原的论说不同,该文是以“太一”为宇宙本原。在先秦文献中,“太一”一词并不罕见。那么,“太一”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从传世的一些先秦道家文献的论述中可知,“太一”其实就是老子哲学中的“道”的代称。例如,《吕氏春秋·大乐》云: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庄子·天下》云: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王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老子》一书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太一”这个术语,但却在多处单独用“太”(又作“大”)或者“一”来表示“道”。如,其第二十五章云: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第三十九章云: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所以,唐代学者成玄英认为,“太一”是道家学派对《老子》中的“太”和“一”的合称。他在注疏《庄子·天下》时说:
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154]
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是《太一生水》的一大特点。此前,在传世的早期古文献中,有关宇宙生成模式的论述,大多只是提及了从高层次到低层次的简单的宗生关系。例如,《老子》第四十二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系辞上》云: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礼记·礼运》云:
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
《吕氏春秋·大乐》云: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太一生水》则不仅记述了本原“太一”与各级生成物之间的层次关系,而且指出:太一的高层次生成物——“水”和“天”对太一还有着“反辅”作用,各级低层次生成物之间也存在着“相辅”作用。该文强调,这些反辅和相辅作用是各个层次生成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少这些条件,宇宙的各个层次便不可能生成。这些都体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想。
把“水”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太一生水》宇宙生成论的又一大特点。该文认为,太一是首先生出水来,然后才生天、生地、生万物;水是太一的第一级生成物。而此前人们所见到的早期宇宙生成论,或者认为太一(或太极)直接生成了天地,如前面所引《易·系辞上》《礼记·礼运》《吕氏春秋·大乐》等文的论述;或者认为太一首先生成元气,再由元气生成天地,如,《鹖冠子·泰鸿》把“元气”称作“泰鸿之气”,论曰:
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也。
《鹖冠子·泰录》曰: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道始生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太一生水》为什么会认为在太一化生宇宙的过程中,水是一个仅次于太一、而生于天之前的环节呢?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到《老子》尚水思想的影响。因为《老子》认为,水的性质与“道”的德性十分接近。关于“道”的德性,《老子》第四十章云:
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三章云: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即认为道的德性虽然非常柔弱,它却能胜过最刚强的东西。而水的性质和作用也是如此。正如《老子》第七十八章所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因此,其第八章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太一生水》认为天的形态是气态,即所谓“上,气也,而谓之天”;而水化生为向上蒸发的水汽又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该文相信,巨大的气态天空是由无穷无尽的水化生而成。
在先秦文献中,把水置于重要地位的还有《管子·水地》。它说: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如果文中所说的“万物”包括了天地,则其水的地位就与《太一生水》所述的相当,甚至还超过了《太一生水》所言。因为在《太一生水》中,宇宙万物的本原并不是水,而是太一。不过,实际情况是,《水地》中的“万物”是不包括“地”的。因为,它在提出“水”为“万物之本原”的论点之前,首先论述的是“地”的重要地位,而且使用的语言也与对水的论述近乎一致。它说: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如此看来,《水地》所主张的实际上是水、地并重的二元论,即二者同为万物的本原。至于其所谓的万物是否包括天以及天上的日月星辰,《水地》没有明说。另外,《水地》一方面说水为万物之本原,一方面却又说水“产于金石”。这样,水非但不是金石的本原,金石反倒成了水的本原。由此可见,《水地》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说,在逻辑上似乎还不够严密。
在《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中,水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它先于天而生的高层次上,还体现在它是唯一被提及的“太一”的藏身处所。这一点,也是该文不同于《老子》《庄子》和《管子·水地》的地方。因为,《老子》认为,“道”所生成的万物都是“道”的藏身之处。正如其第三十四章所言: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衣被万物而弗为主。
《庄子》也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如,其《知北游》篇说:
(道)遍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
以水为万物本原的《管子·水地》,一方面像《老子》《庄子》那样说水“集于诸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一方面又根据水的往低处流的性质,提出“卑下之处”这一空间概念是“水”、甚至是“道”的居住藏身之处。它说:
卑也者,道之室……而水以为都居。
这表明,《水地》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也是一种二元论。
倒是秉承了《老子》的“道为虚无”思想的西汉文献《淮南子》,如同《太一生水》那样仅强调一种事物是“道”的居住和藏身之处。只不过《淮南子》所认定的“道”的居住和藏身之处不是水,而是虚无。如,其《俶真训》云:
虚无者,道之舍。《精神训》云:
虚无者,道之所居也。
当然,如果深究起来,《太一生水》虽然强调的是“太一藏于水”,但因水在自然界中是天上地下无所不在的,所以也可以说,太一是藏于万物之中的,而水只不过是太一的第一级藏身物而已。这与《老子》《庄子》笼统的、不分层次的说“道”藏于万物的做法既有区别,又不矛盾。
在论述了天地的生成之后,《太一生水》紧接着论述的是“神明”的生成及其作用。其文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在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说中,像《太一生水》这样在天地和阴阳之间又设置“神明”这一环节的先秦文献还有《鹖冠子》。如,其《泰鸿》篇云:
天也者,神明之所根也。
《近迭》篇则云:
阴阳何若?……神灵威明与天合,勾萌动作与地俱[155] ,阴阳寒暑与时至。
虽然《鹖冠子》没有如《太一生水》那样将天地、神明、阴阳三者逐次排序,但其三者的层次关系还是十分明确的。
“神明”在先秦文献中虽然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术语,但它在不同的场合却有不同的含义。它或是指人的精神、智慧,如《荀子·劝学》中的“神明自得”,《庄子·齐物论》中的“劳神明为一”等;或是指神祇,如《左传·襄公十四年》的“敬之如神明”,《易·说卦》的“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等。但从“神明”在《太一生水》中由天地所生,而又生成阴阳这一情况看,它的含义似乎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神祇,而是指天和地的神奇功能。西汉文献《淮南子·泰族训》就是这样为神明定义的: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泰族训》还在另外两处进一步强调了神明在万物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
天地四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
如此看来,《太一生水》关于“神明”的认识,在《泰族训》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
《太一生水》一正一反所论述的宇宙生成的各个层次,是以“太一”和“岁”为起止的。其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天气的寒暑变化以及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都具有一年一复返、一岁一枯荣的周期。《太一生水》在反复论述了宇宙生成的过程之后,总结说: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纪为万物经。
其中的“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当是对《老子》的有关论说的直接沿袭。如,《老子》第一章就把“道”称为“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则说,“(道)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另外,《太一生水》中的“一缺一盈,以纪为万物经”,是说生灭盈缺所体现的是万物存在的法则。对此,《庄子》一书亦有类似的论述。如,《庄子·秋水》云: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方之义,论万物之理也。
综上所述,《太一生水》所主张的是一种充满辩证观念的宇宙生成论。与《老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先秦道家文献的论述相比,《太一生水》的论述既具有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又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它为我们研究当时道家学派的宇宙生成思想的发展过程提供了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