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逐渐发现,“气”就是一种虚而无形、似无而实有、无穷无尽、存在于万物之中的自然物质,它与被老子视为宇宙本原的“道”在性质上完全相同,于是认为“道”实际上就是气,并开始把“气”视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材料,从而建立起朴素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因此,元气说进一步肯定了宇宙本原的物质性,朝着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了老子的宇宙本原观。
关于“气”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的认识,最早出自于阴阳学说。按照前引《国语·周语上》所记伯阳父用阴阳二气的作用对地震成因的解释,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有了天地之中存在着阴阳二气的认识。对于阴阳学说,老子一方面表示了认可,但他同时又认为,阴阳二气也是“道”的衍生物。如,《老子》第四十二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构成统一的原始宇宙——混沌,混沌又分裂为阴阳这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又生成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形态各异的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这两个对立面,在阴阳两气的相互作用下得到统一。)
后来,庄子作为老子哲学在战国中期的主要继承者,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像老子那样把阴阳学说纳入“道”的范畴之中。例如,《庄子·大宗师》云: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庄子·则阳》云:
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
同时,他在《庄子·知北游》中还提出:“通天下一气耳。”这表明,他认为“气”就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气”也就是“道”。
作为战国中期老子哲学在北方的继承者,稷下道家则明确地把“道”和“气”放在同等地位[9] ,认为它们都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材料。例如,稷下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管子·内业》,一方面说“道”是万物的生成者: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www.xing528.com)
一方面又说“气”是万物的生成者:
凡物之精,此(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在上面这些论述中,稷下道家对“道”的作用说得比较笼统,对“气”的作用则说得生动具体一些。
不过,庄子和稷下道家都未明确指出天和地是否是由气所构成。战国后期的楚国道家学者鹖冠子则指明了这一点。如,《鹖冠子·泰录》云: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1993 年,湖北荆门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墓——郭店一号墓出土了《太一生水》竹简[10] ,简文不仅以“太一”这个术语替代老子哲学中的“道”作为宇宙生成的本原,而且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以及各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1] 。
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在承认“道”是宇宙本原的同时,又强调“元气”是构成天地的基本材料,而阴阳二气则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材料。如其《天文训》说: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东汉学者王充则进一步用“元气”取代“道”的地位,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统一本原。他在《论衡·谈天篇》中说:“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又说:“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又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在《论衡·言毒篇》中又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可以认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宇宙本原理论,到东汉王充时已基本实现了从老子的“道”一元论向“元气”一元论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