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指出的是,老子在宇宙本原问题上的上述天才见解都不是出自他的主观臆想,而是出自他在对自然世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合理推断。正如《老子》第十四章所说: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根据现实之道来认识现实万物,并能推知万物在古代的起源,这就叫作掌握了道的规律。)
第二十一章也说: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状哉?以此。
(从古至今,道一直存在,根据这个就能认识万物的开始。我何以知道万物开始的情况呢?就是因为这个。)
老子的这些论述说明,他是根据对现实自然万物的构造和生成的认识,来推测天地万物在古时的起源的。
首先,老子之所以会认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材料是极其细微的、人所不能感知的东西,是因为他发现,自然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是由细微的颗粒状的东西聚合而成的,因为自然万物都可以粉碎或化解成细微的颗粒。由此老子推断,如果这些构成万物的颗粒进一步粉碎和分解,它们将像第四章所说的那样,“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即除去锋芒,解脱纠纷,隐蔽光耀,混同于尘埃,无形又无象,似亡而实存,转化为人的感官不能感知的虚无状态。而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材料“道”的本来面目。所以,《老子》第四十章精辟地指出:
反者道之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有”,而“有”则由看不见摸不着的“无”产生。)
老子又在第二章指出:
有无相生。
(“有”和“无”,可相互生成。)
他还在第五章以生动的实例证明了“无”能生“有”,证明了“无”是“道”在转变成“有”之前的存在形式:(www.xing528.com)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8]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似空虚,却不枯竭;越活动,生出的风就越多。)
这就是说,天地之间和风箱之中,这些看似什么也没有的地方都不是真正的空无,其中实际上都有东西存在,只不过人们平时觉察不到这种东西的存在而已;但这种东西在一定情况下又可以从不能被人们感觉的“无”向能够被人们感觉的“有”转变,就像天地之间和风箱之中的空虚能生出风一样。大概正是以此为据,老子相信,自然万物乃至天空和大地,都是由极其细微的、似无而实有的基本材料——“道”所构成、所转化而来的。
另外,老子关于天地产生于由“道”所构成的浑然体的见解,也应该是受到现实中自然万物产生过程的启示而提出来的。即老子一定还注意到,自然万物都是从某种胚胎中产生出来的。虽然万物都各有自己一定的形状,但它们在胚胎中起初都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孕育它们的胚胎起初都是一团模糊不清的浑然体;后来,胚胎中逐渐产生了事物的雏形,雏形物又逐渐发育,最后形成完整的事物。有生命的东西(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是这样产生的,无生命的东西也有类似的产生过程。例如,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土块或石块,当它们从土地或山石中分离出来以前,与整个土地或山石是浑然一体的,并不能显示它们各自的形状和大小。由小到大,由今推古,老子因此推断,天和地,以及自然万物初起都是从一个其中什么形象也没有的原始浑然体中产生出来的。这个浑然体由极细微而又无穷无尽的“道”所构成,它最初就像第十四章所说的那样,处于恍惚不清、无物无象的状态;其后,经过“道”周行不殆的自身运动,逐渐演化成第二十一章所说的那种虽然仍是恍惚不清,但却开始有物有象的状态;最后,完全脱离了混沌状态,生成了有明确形象的天地万物。
在《老子》的论述中,虽然分别提到了上帝和鬼神,不过,它们在“道”的面前都失去了创造和主宰万物的权威。如,第四章说:
吾不知其(道)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道”是从哪里产生的,只知道它出现在上帝之先。)
第六十章说: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用“道”的原理来认识天下万物,就能使鬼魅不起作用。)
第三十九章用“一”来表示“道”,指出: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总之,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用物质的统一性看待天地万物的人;他所创立的以“道”为宇宙本原的自然哲学,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宇宙本原理论——元气一元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