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常会以其突如其来的耀眼闪光、隆隆声响,甚至击人烧树的巨大威力而使古人震惊和恐惧。殷墟卜辞中就有不少关于雷电的记载:
猛雷……降。(《续存》2.87)
贞:愠雷;不其雷?(《乙编》3864)
贞:雷不隹咎?(《佚存》367)
现代气象学认为,雷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的、云层和地面之间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随着水滴和冰晶的上下运动,云层上下的不同部位就会产生不同的电荷,有的地方聚集着正电荷,有的地方聚集着负电荷,从而在云层和云层之间,或者云层和地面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当电场强大到一定的程度,电荷就会把云层之间或云地之间的大气击穿,从而形成电闪雷鸣。
古人最初对雷电的自然本质不能认识,只能认为雷电现象是神灵在起作用。殷墟卜辞的记载表明,在当时,雷电即被认为是受上帝指令而发生的。如:
……帝令其雷?(《南北》辅15)
贞:生一月,帝其弘令雷?(《乙编》6809)
后来,人们又认为,雷电本身就是一种神灵。在战国《楚辞》中,雷神常被称作“雷师”。如,屈原《离骚》云:“雷师告余以未具。”宋玉《九辩》云:“属雷师之阗阗兮。”
楚人还把雷神称作“丰隆”。本节前边在讨论楚人对云雾的观测和认识时,曾经说到丰隆是楚人对云神的称呼。不过,若从“丰隆”二字的读音来看,它们本应是雷的隆隆声响的谐音。也就是说,楚人最初很可能是用“丰隆”为雷神命名的,但因雷电的声响和光闪均发自云中,楚人因而把云神也称作丰隆了。正如屈原在《离骚》中唱道:“吾令丰隆乘云兮。”王逸注曰:“丰隆,云师,一曰雷师。”
秦汉时期,雷神还被称作雷公。如,《楚辞·远游》云:“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王充《论衡·祀义篇》云:“风伯,雨师,雷公,是群神也。”
在殷代,雷电的发生虽然被认为是由上帝控制的,但长期的观测实践仍然使人们逐渐认识了雷电发生的一些规律。例如,殷墟卜辞常常将雷电和降雨相提并论:(www.xing528.com)
壬戌,雷,不雨?(《乙编》7313)
乙巳宾贞:兹雷其雨?(《乙编》3434)
这些记载表明,殷人和楚人先民已经发现,雷电和降雨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现代气象学的解释是:能够产生暴雨的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最容易造成正负电荷在不同云层的聚集,从而导致雷电常与暴雨相伴而生。
另外,楚人先民在殷代还注意观察雷电所发生的月份。如:
及今二月,雷。(《乙编》529)
雨?雷?十月。(《后编》2.1.12)
贞: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帝其于生一月令雷?(《乙编》3282)
在传世文献的记载中,最早对雷电的自然本质作出解释的,是战国中期的楚国学者庄周。他摒弃了神灵观念,在道学和阴阳学说的指导下,用阴气、阳气的相对运动,解释了雷电产生的原因。例如,他在《庄子·外物》中说:“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太平御览·天部》引《庄子》曰:“阴阳交争为雷。”这样的解释,与现代气象学关于雷电是云中正负电荷相互作用的认识很有点类似。庄子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能有如此认识,实属难能可贵。要知道,在西方直到公元1752 年,美国的富兰克林才通过风筝探测实验,弄清了雷电是阴电和阳电相互作用所激发出来的火花。
庄子的观点,在我国古代的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淮南子·地形训》则云:“阴阳相薄而为雷,激扬为电。”《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阴阳之气……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说文》云:“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电,阴阳激耀也。”
东汉学者王充发展了庄子的观点。他在《论衡·雷虚篇》中,用阴阳学说对雷电在一年四季的盛衰变化进行了解释:
实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盛夏之时,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争,则相校轸,校轸则激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