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天文星占家不仅对彗星星象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记录,而且对彗星的本质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研究,很早就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看法。例如:
第一,尽管彗星的形状与众星大不相同,但我国古代至迟从春秋时期起就一直把彗星作为一种星体看待。如,《春秋》《左传》《晏子春秋》等文献都明确地称之“星孛”或者“彗星”。
在古代欧洲,人们对彗星的认识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不是把彗星看作天上的星体,而是看作大气现象。在相当于我国战国中期的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彗星是大气中的一种燃烧现象的观点。自此以后,这种观点在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直到16 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 年)经过自己的测量,认识到彗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无论如何要比月亮距离地球远得多,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人们才开始把彗星当作天体来研究。
第二,针对彗星尾巴的不同形态,我国古代曾分别给它们命取了不同的名称。如,东汉学者文颖在注解《汉书·文帝纪》的“(八年)有长星出于东方”时说:
孛、彗、长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异。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彗星光芒长,参参如扫彗。长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或二丈,无常也。
又如,据《晋书·天文志》记载,西汉学者京房(前77—前37 年)在其著《风角书·集星章》中辑录的彗星名称多达35 个,这些名称分别代表了35 种不同尾形的彗星。可惜的是,京房对于各种彗尾的描述没有流传下来。
在古代欧洲,由于人们一直把彗星当作大气中的燃烧现象看待,因而没有注意对彗尾的不同形态进行研究和分类。直到1878 年,俄国天文学家布烈基兴(Φ.A.Бредихии,1831—1904 年)才根据彗尾的弯曲程度,把彗尾分成了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形态近于笔直的为Ⅰ型,弯曲程度较小的为Ⅱ型,弯曲程度很大的为Ⅲ型(图4-3)。(www.xing528.com)
据现代天体物理学研究,Ⅰ型彗尾是由等离子气体组成的气尾,Ⅱ型和Ⅲ型彗尾则是由尘埃物质组成的尘尾;在同一颗彗星上,往往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几条彗尾。
在文颖所说的孛、彗、长三种彗星之中,长星相当于有Ⅰ型气尾的彗星,彗星相当于有Ⅱ型、Ⅲ型尘尾的彗星,孛星则相当于无尾彗星。
第三,因为彗星的尾巴是由彗核上蒸发出来的气体和尘埃在太阳光辐射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具有背向太阳的特点。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 年)早在公元7 世纪就已明确认识彗尾指向的这一特点。他在其编著的《晋书·天文志》中指出:
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
在欧洲,直到九百多年后的1531 年,一位名叫皮特尔·阿毕安(1495—1552 年)的天文学家才发现了彗星背向太阳的规律。
总的看来,当近代天文学在欧洲兴起之前,我国的彗星观测和研究工作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