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甘德对月在某宿而蚀、月掩某行星而蚀等月食现象进行过大量观测,他完全可以根据其观测资料总结出月食发生的某种规律。不过,因史籍缺载,甘德在这方面具体做过哪些工作,尚不得而知。我国古代关于月食发生周期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天官书》,其所提到的周期为113 个朔望月。但因这一数值与各种正常的交食周期都不符合,故学界一般认为,它在古代流传过程中可能发生过错乱,其本来面目应该相同于汉代刘歆《三统历》所使用数据。据《汉书·律历志》记载,《三统历》的交食周期为135 个朔望月(相当于11.5 交点年)有23 次月食发生。
月食现象是因月亮在围绕地球运转的过程中,正好进入日光照射地球所形成的圆锥形地影中,被地影挡住了日光对月球的直接照射而形成(图2-14)。所以,月食一定发生在日月黄经度相差180°的望日。不过,并不是每个望日都会发生月食。只有当月亮在望日那天运动到距黄白交点相当近的范围内,才会有月食发生。
图2-14 地球的本影和半影
对于月食现象,古人最初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而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去解释。仅在《淮南子》一书中,关于月食的成因就有两种说法。如《说林训》说:“月照天下,食于詹诸。”“詹诸”即蟾蜍。本节前面已经提及,汉代有传说认为,月亮圆面中的阴影为蟾蜍。所以,《说林训》把月食现象也归咎于蟾蜍食月了。而《天文训》则说:“麒麟斗而日月食。”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天文训》称它们的相互争斗会引起日食和月食。这种说法仅此一见,不知它究竟出自什么典故?在《淮南子》之前,《吕氏春秋·明理》的说法是:“其月有薄蚀。”东汉高诱注云:“薄,迫也。日月激会相掩,名为薄蚀。”然而,月食发生时正是日月在黄经相距180°的两方遥遥相对的时候,根本不会迫近。所以,高诱的解释只适用于说明日食的成因;用来说明月食的成因,就没有道理了。我国古代最早对月食成因作出合理解释的,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他在《灵宪》中说: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月过则食。[47]
在这里,张衡清楚地指出,月光是由太阳的照射而生成。但日月相冲(即相对)时,日光常常照不到月亮。这是因为大地的遮挡形成了暗虚(即地影),月亮通过暗虚时,就会发生月食。
先秦楚人对月食成因及月食周期究竟有何看法,因史料缺载,尚无从知晓。但对于月食一定发生在望日,楚人应该是有清楚认识的。
【注释】
[1]有关情况,详见本书第七章“宇宙理论”。
[2]陈梦家:《上古天文材料》,《学原》第1 卷,1947 年第6 期。
[3]《新唐书·历志三上·日度议》。
[4]董作宾:《中康日食》,《史学集刊》1944 年第4 期。
[5]《新唐书·历志三上·日度议》。
[6]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53 ~854页。
[7]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53 ~854页。
[8]见《崇祯历书·古今交食考》。此文由李天经接替徐光启主持撰写,并于崇祯七年(1634 年)进呈皇帝。
[9]《世本·作篇》:“巫咸作鼓。”
[10]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324 页。
[11]《开元占经》卷十《日占六》。
[12]《开元占经》卷十《日占六》。
[13]《开元占经》卷十《日占六》。
[14]《南齐书·天文志上》。
[15][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75 年,第571 页。
[16]《中国文物》第1 期,文物出版社,1979 年,第26 ~29 页。
[17]详见本书第四章“彗星观测”。
[18][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第25 页。
[19][法]C.弗拉马利翁:《大众天文学》图318,李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0]南阳市博物馆:《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3 年第3 期。(www.xing528.com)
[21]周到:《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几幅天象图》,《考古》1975 年第1 期。
[22]黄河水库考古队华阴队:《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 年第2 期。
[23]《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插页26,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0 年。
[24]《开元占经》卷九。
[25]刘朝阳:《甲骨文之日珥观测记录》,《宇宙》第15 卷,1945 年1 ~3 号合刊。
[26]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57 页注⑤ 。
[27]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 年第3 期。
[2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 年。
[29]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 年。
[30]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年,第240 页。
[31]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3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1080 ~1095页。
[32]竺可桢:《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 年。
[33]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石印本,1944 年。
[34]参见本书第七章“宇宙理论”。
[35]《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 年。
[3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年。
[37]《晋书·天文志上》。
[38]现今的回归年长度约为365.24219 日,恒星年长度约为365.25636 日。
[39]《宋史·律历志七》。
[40]《新唐书·历志三上》。
[4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年。
[42]汤炳正:《天问“顾菟在腹”别解》,《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 年。
[43]陈宗祥、邓文宽、王胜利:《凉山彝族天文历法调查报告》,《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2 集,科学出版社,1981 年。
[44]《淮南子·天文训》:“镇星……岁镇一宿……二十八岁而周。”《史记·天官书》:“填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二十八岁周天。”
[45]转引自《后汉书·律历志中》。
[46]详见王胜利:《“九道”概述》,《历史研究》1982 年第2 期。已收入本书“附录二”。
[47]《后汉书·天文志上》刘昭注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