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尧典》的内容不是唐尧时代的文字实录,而是后人依据传闻整理而成的。那么,《尧典》文中记载的星鸟、星火、星虚和星昴等四仲中星,究竟真系公元前2300 年左右唐尧时代所观测的天象,还是后人的编造和假托?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尧典》四仲中星一些观测条件的认识很不一致,致使各自推算出的观测年代差别很大。由此可见,要确定《尧典》四仲中星的观测年代,首先弄清楚对它们进行观测的各种条件,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尧典》的内容不是唐尧时代的文字实录,而是后人依据传闻整理而成的。《尧典》全文的首句“若曰稽古”,就清楚表明了这一点。
那么,《尧典》文中记载的星鸟、星火、星虚和星昴等四仲中星,究竟真系公元前2300 年左右唐尧时代所观测的天象,还是后人的编造和假托?这个问题引起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和兴趣。
解决这个问题的可靠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应用岁差原理进行推算。所谓岁差,通俗地说,就是太阳每年在同一节日同一时刻在其视运动轨道——黄道上的位置(如春分点、冬至点等)都有一个向西退行的微小变化,其变化量约为50.26″。由于岁差的作用,全天恒星在天球上的视位置每年都会因此发生一定的微小变化。这样,如果知道某恒星视位置的古代观测数据及其与现今位置的差距,根据该恒星视位置的岁差变化量,即可推算出其古代观测数据的年代。(www.xing528.com)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尧典》四仲中星一些观测条件的认识很不一致,致使各自推算出的观测年代差别很大。例如,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西方学者墨特霍斯托认为,《尧典》所记符合公元前2250 年以前唐尧时代的天象[30] ;中国学者竺可桢推算认为,四仲中星为公元前1000 年前商末周初时的天象[31] ;而日本学者饭岛忠夫则断定,《尧典》之天象乃是公元前400 年的战国初期所测[32] 。人们所推的结果如此不同,年代之差竟然接近2000 年之遥。
由此可见,要确定《尧典》四仲中星的观测年代,首先弄清楚对它们进行观测的各种条件,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