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4-7 不同初温时的着火感应期可以看出,初温为T1时,T-t曲线永远达不到自燃点TC,这意味着火感应期为无穷大,混气只能在TA温度进行缓慢氧化;初温为T2时,经过t1后,T-t曲线与TC直线相交,即着火感应期为t1;初温升高至T3,着火感应期则缩短为t2;当初温升高至TC后,着火感应期则为0。部分可燃物在空气中不同初温的着火感应期见表4-1。
在热自燃理论分析中,只考虑了可燃预混气体在达到临界温度T2的条件下,有着火的可能,并没有考虑发生着火需要的时间长短。如前所述,可燃预混气体的温度在达到TC之前,经历了由T2到TC的缓慢升温过程,那么,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升温至TC而着火呢?于是提出了着火感应期的概念。
在热自燃理论中,着火感应期是指:当混气在已经具备着火条件的情况下,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剧升的瞬间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图4-3中混气温度从着火临界温度T2升高到自燃点TC所需的时间。混气初始温度不同,其着火感应期t也不同,如图4-7所示。
图4-7 不同初温时的着火感应期
可以看出,初温为T1时,T-t曲线永远达不到自燃点TC,这意味着火感应期为无穷大,混气只能在TA温度进行缓慢氧化;初温为T2时,经过t1后,T-t曲线与TC直线相交,即着火感应期为t1;初温升高至T3,着火感应期则缩短为t2;当初温升高至TC后,着火感应期则为0。由此可见,混气初始温度越高,其着火感应期t越短。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除了初始温度以外,还有很多,如较大的反应热ΔH和较高的反应速度Ws都会使着火感应期变短,而较高的自燃点TC以及较高的反应活化能E都会使着火感应期变长。部分可燃物在空气中不同初温的着火感应期见表4-1。
表4-1 部分可燃物在空气中的初温与着火感应期
(续)(www.xing528.com)
【思考与练习题】
1.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根据热自燃理论,可燃物发生着火的温度条件是什么?何时会出现火焰?
3.可燃物在着火过程中,温度在TC前后的变化有何不同?
4.何谓着火感应期,初始温度对其有何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