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成良好的态度和倾听习惯
实际上,倾听的态度和习惯比具体技巧更重要。因为我们许多人在社会生活中养成了愿意“说”而不愿意“听”,习惯“说”而不习惯“听”的倾向。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人们容易带着评判倾向来听,他们注意对方所说的与自己的价值观或看法是否一致,以此来把对方分成潜在的朋友或外人。这对于我们平时的人际关系或许是有意义的,但这种主观倾向很强的“听”的习惯在沟通中就会有妨碍作用,使我们带着偏见进入对方的世界。其次,真正的倾听是一件相当耗精力的事,需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走神。再次,有时说者的话中含有激起情绪反应或引发联想的作用,容易引起听者对说者内容的分心。由于信息传递中“噪音”的影响,导致错听、错解。以上种种情况需要听者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2.倾听的时候要专注
在倾听的时候,首先要排除外在与内在的干扰。外在和内在的干扰是妨碍倾听的主要因素。因此倾听的首要方法就是尽可能地消除干扰,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掌握对方的肢体语言,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对方的话所代表的感觉与意义。
其次要尊重对方,积极专注。只有当说话者感受到倾听者对他的重视,感觉到自己话语的重要性时,他才能信心十足地表达,其表达欲望才会强烈,表达效果才最好。专注也是倾听一方必须具备的礼貌,听别人谈话时是否专注,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倾听也是沟通的一种方法,专注是有效倾听的基础。倾听对方表达时,要自然地表现出对谈话者的尊敬和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做出愿意聆听的姿态。在与对方沟通之前,做好放松心情的准备,以饱满而愉快的情绪、平稳的心态为倾听做准备。
最后,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全神贯注,适当的时候表示赞同。点头或者微笑就可以表示倾听者赞同正在说的内容,表明自己与说话人意见相合。倾听者也可以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不时地点头或微笑。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与对方要保持较近而又适度的距离。
3.察其言观其行
当我们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即使我们还没开口,我们内心的感觉就已经透过肢体语言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倾听者如果态度冷淡,说话者很自然地就会特别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比较不愿意敞开心胸。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听话的人态度开放、很感兴趣,那就表示他愿意接纳对方,很想了解对方的想法,说话的人就会受到鼓舞。
高层次的倾听要求倾听者以机警和通情达理的态度深入到说者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其所言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谈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以及如何对所遇到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说话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例如,说话者说自己原谅了妻子的过错,可是说的时候情绪是激动的,表情是生气的,拳头是紧握的,从这些非言语线索中可以判断说话者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原谅妻子的过错。
4.适当地参与和反应
在倾听的过程中,倾听者适时地参与到话题中来并有所反应,可以让说话者感受到对方在认真听、愿意听,对说话者继续说下去、倾诉下去是一种鼓励,让说话者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可采用的倾听反应有以下五种:
(1)释义。倾听者将说话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解释,目的是帮助说话者注意自己信息的内容。
(2)情感反映。它是指对说话者的感受或说话者信息中的情感内容重新加以解释,目的是鼓励说话者更多地倾诉他的感受,帮助说话者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帮助说话者认识和管理情绪。(www.xing528.com)
(3)归纳总结。它是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不同信息联系起来,并重新编排,目的是把说话者信息的多个元素连接在一起,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或模式,清除多余的陈述,回顾整个过程。
(4)澄清。它是在说话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说话者提出问题的反应。它开始于“你的意思……”或“你是说……”这样的问句,然后重复说话者先前的信息,目的是鼓励说话者更详细地叙述,检查倾听者所听到内容的准确性。
(5)鼓励。倾听者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使说话者介绍更多信息。此技巧包括点头、张开手,运用像“嗯哼”等肯定性短语,以及重复说话者话中的关键词等。复述是更深一层的鼓励方式,是指准确地重复说话者使用的两个或更多词。此外,适当的微笑和关心是两种主要的鼓励手段。
5.暗中回顾,整理出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当我们和人谈话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在心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所在。我们必须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
暗中回顾并整理出重点,也可以帮助我们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能指出对方有些地方话只说到一半或者语焉不详,说话的人就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听他讲话,而且我们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话。如果我们不太确定对方比较重视哪些重点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来让他知道我们对谈话的内容有所注意。
6.设身处地地感受
倾听者不但要听懂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说话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多人在谈较为敏感的话题时,往往用比较含蓄、隐晦的方式,只谈些皮毛或打“擦边球”。有时说话所谈的很多事情我们未曾切身经历过,这都需要倾听者尽量设想其处境,切身体会,才能感受说话者所经历的心理反应与体验,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
7.非必要时,避免打断他人的谈话
善于听别人说话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细枝末节、想修正对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就表示我们不善于听人说话,个性激进、礼数不周,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不适,让别人反感,难以实现和别人的沟通。
随意打断对方会打击对方谈话的积极性,削弱他表达的热情。当对方谈兴正浓时,你突然打断他的话,将使他很恼火;当对方迫切需要倾诉以发泄郁闷情绪时,你突然打断会让他更加郁闷。不要随意接话、插话。比如对方说到某些你熟悉的话题,你说“我也这样做过,有一次……”“哦,你说的我知道,不就是……”这些话很快就会让对方从说话者变成倾听者。另起话题也不好,“算了,别说那些了,咱们谈谈……”这样会让对方认为你对他的话题很厌烦。
如果是在交谈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没听明白或是没听清楚,可以在说话者的内容告一段落时适时地打断别人,再将问题提出来进行询问或确认。这样可以表示倾听者对说话者说话内容的重视和认真倾听的态度,让说话者感觉到你很愿意继续听他说下去,让他有继续说下去甚至是一吐为快的欲望。不过,在打断别人时要先致歉或说明原因和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