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个性,也形成了需求、动机、习惯、态度、方法、兴趣、价值观念、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这些不同和差异如果不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也会造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1.个人认知的偏误
认知即认识,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在认知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认知程度水平都是有限的、相对的,都有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偏误或偏见,形成人际沟通中的障碍。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人与人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首因效应。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向他人展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硬件”完备,即需要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否则就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即近因效应。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会留存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但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近因效应的一种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3)光环效应。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对某个人有了好感后,往往就会忽视他的缺点,甚至他的缺点也会变成优点,这就是光环效应。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相恋,双方看到对方的都是优点,这就是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就是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也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这就是设防心理。
(4)设防心理。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你会不时地产生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也会起到负面作用,过多的设防会让你不敢相信别人,也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会阻碍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2.个人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但在人们的实际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错误的自我评价中,对交往妨碍最大的莫过于自负、忌妒、多疑、自卑、干涉、羞怯和敌视。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指出:“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比自己强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嫉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便会增强,内心会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从而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反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6)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无措。长此以往,会影响同他人的正常交往。(www.xing528.com)
(7)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具有敌视心理的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对不如自己的人以苛求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因而人们不愿与之往来。
3.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虚伪、卑劣、欺骗成性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为人接受。
(1)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以及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气质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的含义相近。
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气质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典型的、稳定的特点。
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和抑郁质(抑制型)。
气质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如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考虑到不同气质的特点,就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气质类型就是坏的。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可能具有消极的意义。如胆汁质的人可成为积极、热情的人,也可能发展成任性、粗暴、易发脾气的人。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工作能力强,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容易转移,无恒心。抑郁质的人在工作中忍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劳,但感情比较细腻,做事审慎小心,观察力敏锐,善于察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
(2)性格。
性格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定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表现既包括行为的方式,又包括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方式。这些心理特征在类似的情境中不断出现,有一定的稳定性以至习惯化,最终形成了人们独特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有热情与冷漠、刚强与软弱、心胸豁达或狭窄等表现。性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态度和行为特点的表现方式。
性格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环境也是性格发展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家庭、学校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发生的。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来讲,性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除非受到较大刺激(如失恋、重大失败或挫折等),否则,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基本稳定不变。
(3)能力。
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也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属于一般能力,只能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
各种能力并不是简单地并列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在活动中,各种能力的结合称为才能。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而社交能力也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观察力、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组成的,一个人如果缺少这种能力,便容易形成人际关系的障碍。
(4)兴趣。
兴趣是反映一个人行为指向特征的个性心理指标,它把人的行为引向某事物或某活动。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兴趣太窄容易成为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什么都不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自然不易与人接近,也不易与人产生共鸣。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兴趣能够使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兴趣往往能够使人提出很多间题,促使人们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兴趣能够使人有热情去了解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感兴趣的领域,人们的认识往往较多,而且也相对不容易茫然。
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习的方向。兴趣能够活跃我们的思维,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兴趣的重要性就在于人们能够提出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很容易地从学习中获得成绩和成就感,兴趣让人不容易疲倦,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