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语言吸收有着本质区别。语言吸收是指学习者在接触作为学习目标的语言内容后摄入目标内容的过程。作为输入的语言,因为语速过快或呈现速度过快,或者因为难度过大,学习者不能理解全部的语言,那些无法理解的语言就不能成为学习者的吸收语言。言语是行为,因为语言行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交际手段。语言也是知识,因为语言知识是人类社会行为内化的结果。具体到外语教学中,语言训练可以促使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本身的结构和规则及相关技能。英语知识结构大体包括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两方面:语言结构指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结构;语言规则指语法规则。显然,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能完善语言使用的正确性,监控语言运用过程,修正错误;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生成多种句式,灵活表达思想。也就是说,语言训练是促使学习者更快、更好地吸收语言的有效手段。
(一)促进吸收的语音教学活动
对于中国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节奏常常是学习的难点。
节奏包括重音、长短、连读,其中重音起决定性作用,即节奏与句子重音和词的重音关系密切。英语中大量单词有两个以上音节,其中有的音节强而有力,被称为重音。单词重音的变化有时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二)促进吸收的词汇教学活动
掌握词汇的音、形、义三种结构要素是开展词汇知识教学的基本内容。
1.音。音是词汇的物质外壳,人类在口语交际中凭借词的声音理解来表达意义。
2.形。形是词汇的书面形式,词形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记录语音的书面形式符号。
3.义。义是人类心理认识活动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反映。词义又分为具体意义和中心意义:具体意义是指词与词所代表的客体的关系;中心意义是指词与概念的直接联系。
在语言交际中,首先要在音和代表客观世界的意义之间建立联系。词汇作为符号,是音和义的统一体。没有意义,词音和词形的结合就缺乏内容,语言交际就无从谈起。没有词音就谈不上词形,没有词形就无法使用书面语进行交际。因此,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语交际,必须建立音、形、义的紧密联系。首先形成词音和词义的联系;其次,形成词音、词义和词形的联系;最后,达成词音、词形和词义之间的直接联系。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英语教学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才能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用英语开展交往活动是帮助学习者获得有效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三)促进吸收的听力教学活动
以听力技能培养为例,听的过程涉及生理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因素,它既包括对语言知识的辨认,又包括对语言内容的信息加工处理。因此,听力技能覆盖了语言的不同层次,涵盖多项“微技能”(micro-skill)。
(四)促进吸收的口语教学活动
口语技能培养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从形式操练到交际性活动的循序渐进原则(www.xing528.com)
语言教学中的许多口语活动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发音、词汇、句型结构等。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口语教学应更多地重视意义的表达,但这并不否认操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注重形式到注重意义的过渡并不一定与学习者的学习阶段完全对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种类的训练活动,即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也可能进行交际活动。
2.尽可能为学习者创造开口说英语的情景
针对有些英语学习者怯于开口讲英语的现象,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模拟情景,努力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利用积极的情感反馈,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3.正确对待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强调意义的完整表达,而准确性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过于重视流利而忽视准确,很可能使语言难以理解;过于重视准确而忽视流利,则可能使意义表达缺乏连贯性。以纠错为例,过分重视流利性而很少纠错可能导致学习者形成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交际中影响听者的理解,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过分重视准确性而经常纠错可能导致学习者情绪焦虑,或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五)促进吸收的阅读教学活动
阅读技能也是由一系列微技能组成的:
1.识辨语音、词的特征和语法关系,以理解语言的表层意义。
2.预测阅读内容,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的预测,这正是学习者(读者)与阅读材料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六)促进吸收的学习策略教学活动
事实上,学习策略的运用也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吸收的有效手段。学习策略指能够有效实现学习目的、学习者有意识采用的学习行为及方法。培养学习者的策略意识就是指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提高自身的认知操作水平。具体说来,策略培养就是提高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维,是大脑对信息的表征、组织、储存、提取过程的思维。根据学习者的心理过程特点,学习策略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社交策略三种:
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经验及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又分为三部分:个人知识、策略知识和任务知识。元认知经验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而元认知监控指的是学习者监控、管理、评估及调整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元认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利用元认知知识,结合自己的元认知经验,调控学习过程所采用的策略,例如,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促进目的语学习,主动拓展接触目的语信息的渠道,寻求学习机会,也属于元认知策略。此外,学习者通过各种手段分析学习中的任务需求、语言需求、注意力需求、情感需求,并根据各项需求分析安排自己的学习的能力也属于元认知策略。有声思维(think-aloud)是培养学习者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譬如,教师引导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说出自己对阅读信息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思考、预测和验证,形成自我监控力。
认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解决具体学习问题而采取的学习策略,按照语言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来说,可以分为普遍适应式学习策略、词汇策略、听力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等。普遍适应式学习策略不受学习目的和环境的影响,适用于多种学习目的和活动,这类策略包括联想、概括、演绎/归纳、词义猜测等。
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属于非智力因素。情感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如移情,即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体验他人的情感。其他常见情感策略有析疑、合作、自我激励等。常见的社交策略有合作、求助、寻求与他人用目的语交流的机会、释义、非语言交际等。例如,教师引导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独自一人可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减少焦虑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