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机会评价框架及应用

创业机会评价框架及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蒂蒙斯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建构的创业机会评价体系中,美国百森商学院的蒂蒙斯教授提出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相对比较完善。(二)刘常勇教授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我国台湾地区的创业学者刘常勇教授归纳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比较简单,但也富有代表性。当毛利率低于20%的时候,这个创业机会就不值得再予以考虑。

(一)蒂蒙斯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

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建构的创业机会评价体系中,美国百森商学院的蒂蒙斯教授提出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相对比较完善。蒂蒙斯教授认为,创业者应该从行业和市场、经济因素、收获条件、竞争优势、管理团队、致命缺陷问题、个人标准、理想与现实的战略差异等八个方面评价创业机会的价值潜力,并围绕这八个方面形成了53项指标(见表8-1)。

表8-1 蒂蒙斯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

续表

资料来源:姜彦福、邱琼:《创业机会评价重要指标序列的实证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期。

(二)刘常勇教授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

我国台湾地区的创业学者刘常勇教授归纳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比较简单,但也富有代表性。他认为创业机会评价主要围绕市场评价和回报评价两个层面展开(见表8-2)。

表8-2 刘常勇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

资料来源:刘常勇:《创业管理的12课堂》,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64~70页。

(三)本书的创业机会评价框架

根据上面的介绍,本书认为创业机会的评价应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市场评估准则,另外一部分是效应评估准则。

1.市场评估准则

(1)市场定位。一个好的创业机会,必然具有特定的市场定位,专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能为顾客带来增值的效果。评估创业机会的时候,可由市场定位是否明确、顾客需求分析是否清晰、顾客接触通道是否流畅、产品是否持续衍生等,来判断创业机会可能创造的市场价值。创业带给顾客的价值越高,创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www.xing528.com)

(2)市场结构。对创业机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包括进入障碍,供货商、顾客、经销商的谈判力量,替代性产品的威胁和市场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可知该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及可能遭遇竞争对手反击的程度。

(3)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大小与成长速度,也是影响新企业成败的关键。一般而言,市场规模大者,进入障碍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略为下降。若要进入的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那么利润空间会很小,不值得再进入;若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只要时机正确,必然会有获利的空间。

(4)市场渗透力。对于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创业机会,市场渗透力评估将是非常重要的。创业者应该选择在最佳的时机进入市场,也就是市场需求正要大幅增长之际。

(5)市场占有率。从创业机会预期可取得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可以显示这家新创企业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一般而言,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最少需要拥有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若市场占有率低于5%,则这个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然不高,会影响未来企业上市的价值。尤其是处在具有赢家通吃特点的高科技产业,新企业必须拥有成为市场前几位的能力,才较有投资价值。

(6)产品的成本结构。从物料与人工成本所占比重之高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重,以及经济规模产量大小,可以判断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的幅度以及未来可能的获利空间。

2.效益评估准则

(1)合理的税后净利。一般而言,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至少需要能够创造15%以上税后净利。如果创业预期的税后净利是在5%之下,那么这就不是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2)达到损益平衡所需的时间。合理的损益平衡时间应该在两年之内,如果三年还达不到,恐怕就不是个值得投入的创业机会了。当然,有的创业机会确实需要经过比较长的耕耘时间,通过前期投入,创造进入障碍,保证后期的持续获利,这样的情况可将前期投入视为投资,才能容忍较长的损益平衡时间。

(3)投资回头率。考虑到创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25%以上,而15%以下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值得考虑的创业机会。

(4)资本需求。资本需求量较低的创业机会,投资者一般会比较欢迎,资本额过高其实并不利于创业成功,甚至还会带来稀释投资回报率的负面效果。通常,知识越密集的创业机会,对资金的需求量越低,投资回报反而会越高。因此在创业开始的时候,不要募集太多资金,最好通过盈余积累的方式来创造资金,而比较低的资本额,将有利于提高每股盈余,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未来上市的价格。

(5)毛利率。毛利率高的创业机会,相对风险较低,也比较容易取得损益平衡。反之,毛利率低的创业机会,风险则较高,遇到决策失误或市场产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企业很容易就遭受损失。一般而言,理想的毛利率是40%。当毛利率低于20%的时候,这个创业机会就不值得再予以考虑。软件业的毛利率通常都很高,所以只要能找到足够的业务量,从事软件创业在财务上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相对会比较低。

(6)策略性价值。能否创造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策略性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一般而言,策略性价值与产业网络规模、利益机制、竞争程度密切相关,而创业机会对于产业价值链所能创造的增值效果,也与它所采取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7)资本市场活力。当新企业处于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资本市场时,它的获利回收机会相对也比较高。不过资本市场的变化幅度极大,在市场高点时投入,资金成本较低,筹资相对容易。但在资本市场低点时,投资新企业的诱因则较低,好的创业机会也相对较少。不过,对投资者而言,市场低点的成本较低,有的时候反而投资回报会更高。一般而言,新创企业活跃的资本市场比较容易创造增值效果,因此资本市场活力也是一项可以被用来评价创业机会的外部环境指标。

(8)退出机制与策略。所有投资的目的都在于回收,因此退出机制与策略就成为评估创业机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的价值一般也要由具有客观鉴价能力的交易市场来决定,而这种交易机制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新企业退出机制的弹性。由于退出的难度普遍要高于进入,所以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应该要为所有投资者考虑退出机制,以及退出的策略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