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造大学生创业导论,构建优质校园创新文化

营造大学生创业导论,构建优质校园创新文化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在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坚持师生主体原则,将师生的愿望和诉求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建立让师生身心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大学生创业导论,构建优质校园创新文化

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高校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原则

1.坚持理论创新原则,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

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应组织专门的教师队伍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并且找出符合本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载体、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以及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坚持文化育人原则,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

李岚清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强调:不要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他告诉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仅要精通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人文精神领域的开拓和研究。优秀的文艺作品,高雅的文艺演出,厚重的历史展览,催人奋进的刊物,以及精心设计的景点、装饰,这其中都蕴含着极为珍贵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学老师在引导学生重视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文理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3.坚持实践创新原则,强化创新创业人才的科研能力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以及心理特征,学校应有目的、有效果地举办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依托学生组织参与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校企合作参与岗位体验等。可以举办学术沙龙、鼓励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申报并完成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可以通过优秀科研论文、调查报告的评比活动,提高大学生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等环节,从各方面锻炼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4.坚持师生主体原则,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创造

大学应构建和谐并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主体。改变一些僵硬的体制和政策,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营造校园文化自由的氛围,从而提升师生们发挥创造力的积极性。在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坚持师生主体原则,将师生的愿望和诉求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建立让师生身心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

5.坚持和谐文化原则,为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氛围

和谐的高校文化是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增强师生凝聚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二是注重加强全校师生的道德规范教育,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和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三是丰富校园创新文化活动,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在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提升。

6.坚持独创灵活原则,兼顾校园管理和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的自身特性

大学在开展创新文化教育时,应立足校园发展实际,围绕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兼顾大学部门管理需要,考虑创新文化活动的自身特点,即兼顾独创新原则以及实效性原则。独创的创新文化能够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使人长久记忆。但是独创性并不是目的,创新文化还应具有可理解性,易于为大众所接受,也就是校园文化必须具有实效性。这两个原则,能够使大学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的同时,促进校园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完成。(www.xing528.com)

(二)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本身是很难直接开课教授的,重要的是要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气氛,创造有利的条件。

1.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前提

培育适宜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营造校园创业创新文化的基本前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创新创业文化主体的师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以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

2.人文素质熏陶是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基础

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各取所需,整体提升人文品位,提高人文修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首先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讲学内容可以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

3.独立人格塑造是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主体

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需要有创新人格的主体。创新人格指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是校园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培养创新的人格。高校教育者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大学生的灵魂,以其示范作用、激励作用、熏陶作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抓住学生自组织教育的契机,选准切入点,通过学生自组织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导向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内省,从而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4.激发学生潜能是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关键

如何激发创新潜能,是学术界乃至各行各业都在探究的重要问题。激发潜能是每个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生活的社会,接受的文化传统,都会影响每个人的成长。在校园文化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你是你自己的产物,造就你的是你自己的遗传基因、肉体、有意识心理和下意识心理、经验、时空上的特殊位置和方向等,当然也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能力。你需要有能力去影响、应用、控制和协调所有这些东西。用积极的心态去指引你的思想,控制你的情绪,掌握你的命运。你的心理包含着双重潜在的巨大能力:下意识能力和意识能力;一个是绝不酣睡的巨人,它是下意识心理;一个是正在酣睡的巨人,当醒着的时候,它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

5.继承、借鉴和吸收能促使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升华

从一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才能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它已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去的,其影响是随处可见的。大学生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只有了解继承、借鉴、吸收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借鉴的观念,从而升华校园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