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业导论: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的分类

大学生创业导论: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的分类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该分类首先由全球创业观察项目依据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提出。借鉴GEM的分类,2003年,我们以我国MBA学生和大众群体为对象,在北京、天津等13个城市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的创新性差异。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及其所具备的能力对于创业动机类型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

大学生创业导论: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的分类

创业的基本分类可以围绕谁在创业、在哪里创业、创业效果等3个基本问题展开,进而可以识别出基本的创业活动,还可以组合成许多的创业类型,见表1-1所示。

表1-1 创业的基本分类

结合表1-1,目前已经有不少具有独特性的分类,现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分类予以介绍。

(一)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

该分类首先由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依据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提出。在该项目中,生存型创业(necessity push entrepreneurship)被定义为创业行为出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即不得不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不少下岗职工的创业行为便属于这种类型。机会型创业(opportunity-pull entrepreneurship)被定义为创业行为的动机出于个人抓住现有机会并实现价值的强烈愿望,创业有更好的机会。比尔·盖茨创建微软公司显然属于机会型创业。

借鉴GEM的分类,2003年,我们以我国MBA学生和大众群体为对象,在北京、天津等13个城市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的创新性差异。表1-2显示,在总体样本中,创新性创业行为占8.8%,模仿性创业行为占17.9%,两者之比值为0.49,这说明与先前的研究结论一致,大多数新企业以模仿为主,创新性并不强,仅有少部分新企业具有创新潜力。同时,从创业类型来看,在机会型创业中,创新性创业行为占20.7%,模仿性创业行为占25.9%,创新与模仿的比值为0.80,远远高于总体样本水平;而在生存型创业中,创新性创业行为占14.3%,模仿性创业行为占42.9%,创新与模仿的比值仅为0.33,低于总体样本水平。这表明,与生存型创业相比,机会型创业的创新潜力更高,是创新性创业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分类告诉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创业的作用,不仅要鼓励开展创业活动,更要设法改变创业活动结构,提升机会型创业的比例。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与主观选择相关,但并非完全由主观决定。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及其所具备的能力对于创业动机类型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的创业能力,就可以增加机会型创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减少企业之间的低水平竞争。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在2008年7月16日发布的《中国创业观察报告》,从2005年起,机会型创业比重超过生存型创业,之后一直保持这种势头。而2013年,清华大学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2—2012)显示,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创业排名已从2002年的第11名提升到第2名,成为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然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表示,中国创业活动虽然以机会型创业为主,但是总体质量不高,高学历创业者少,且较多集中于低技术行业,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主,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出口贡献相对不足。

表1-2 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的创新潜力差异

(二)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

这是根据创业活动的发生场所和创业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的分类。个体创业主要指与原有组织实体不相关的个体或团队的创业行为,而公司创业主要指由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的创造、更新与创新活动。虽然在创业本质上,公司创业和个体创业有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起初的资源禀赋不同、组织形态不同、战略目标不同等,在创业的风险承担、成果收获、创业环境、创业成长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主要差异点见表1-3。

表1-3 个体创业和公司创业的主要差异

续表

(三)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定型创业和冒险型创业

克里斯汀(B.Christian)等人依照创业对市场和个人的影响程度,把创业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家型创业和冒险型创业。

1.复制型创业

这种创业模式是在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的简单复制。例如某人原先担任某家电公司部门主管,后来他自行离职,创建了一家与原家电公司相似的新家电公司,且新组建公司的经营风格也基本与离职前的那家公司相同。现实中这种复制型企业的例子特别多,且由于前期生产经营经验的积累而使得新组建公司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但这种类型的创业模式,创新贡献较低,也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并不是创业管理研究的主流。(www.xing528.com)

2.模仿型创业

模仿型创业虽然也很少给顾客带来新创造的价值,创新的成分并不算太高,但对创业者本身命运的改变还是较大的。如某煤矿公司的经理辞职后,模仿别人新组建一家网络公司。相对来说,这种创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学习过程较长,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如果是那些具备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只要能够得到专门化的系统培训,注意把握市场进入契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3.安家型创业

这种形式的创业,创业者个人命运的改变并不大,所从事的仍旧是原先熟悉的工作,但他的确不断地在为市场创造新的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例如,企业内部的研发小组在开发完成一项新产品后,继续在该公司开发另一种新产品项目。安家型企业所强调的是个人创业精神的最大限度实现,而并不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

4.冒险型创业

冒险型创业模式,有可能会改变个人的命运,从事一项全新的产品经营,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并且由于是创造新价值的活动,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尽管如此,因为这种创业预期的报酬较高,对那些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来说仍旧极富诱惑力。但是,它需要创业者较强的个人能力、适当的创业时机、合理的创业方案、科学的创业管理,具备这几个条件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边缘企业、冒险型的创业、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业、大公司的内部创业和革命性的创业

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曾在哈佛商学院讲授创业课程,为了整理出清晰的授课计划,他带领学生对1996年进入美国Inc.500(Inc杂志评选出的成长速度最快的500家企业)的企业主进行深入访谈,并于2000年出版了专著《新企业的起源与演变》。在该书中,他从不确定性和投资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投资、不确定性与利润动态模型。

毕海德教授强调创业并不单纯指企业家或创业团队创建新的企业,大企业同样有创业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毕海德教授将原创性的创业概括为五种类型,分别是边缘企业(marginal businesses)、冒险型的创业(promising start-Ups)、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业、大公司的内部创业、革命性的创业(见表1-4)。

表1-4 不同创业类型的对比

续表

(五)依附型、尾随型、独创型和对抗型创业

根据创业风险的性质不同,创业大致可以分为依附型、尾随型、独创型和对抗型创业。依附型创业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依附于大企业或产业链而生存。在产业链中确定自己的角色,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如专门为某个或某类企业生产零配件,或生产、印刷包装材料。二是特许经营权的使用。如麦当劳肯德基,利用品牌效应和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减少经营风险

尾随型创业即模仿他人创业,所开办的企业和经营项目均无新意,行业内已经有许多同类企业,新创企业尾随他人之后,“学着别人做”。尾随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期内不求超过他人,只求能维持下去,随着学习的成熟,再逐步进入强者行列。尾随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市场上拾遗补缺,不求独家承揽全部业务,只求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独创型创业可表现在诸多方面,归结起来,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填补市场需求内容的空白;二是填补市场需求形式的空白。前者是经营项目具有独创性,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大到商品独创性,小到商品的某种技术的独创性。如生产的洗衣粉比市场上卖的环保性好且去污力强,这就属于商品的某种技术的独创性。独创性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服务,如搬家服务过去是没有的,改革开放后,搬家服务已形成市场,谁先成立搬家公司,谁的创业就具备独创性。当然,独创型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消费者对新事物有一个接受的过程。独创型创业也可以是旧内容新形式,比如,产品销售送货上门,经营的商品并无变化,但在服务方式上扩大了,从而更具竞争力。

对抗型创业是指进入其他企业业已形成垄断地位的某个市场,与之对抗较量。这类创业必须在知己知彼、科学决策的前提下,决心大,速度快,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把自己的劣势填平补齐,抓住市场机遇,乘势而上,避开市场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希望集团就是对抗型创业的成功典型。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外国饲料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大量倾销合成饲料,希望集团建立西南最大的饲料研究所,一起步就定位与外国饲料争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