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滋养人,也吞噬人。在它面前,人类不去努力征服,它就会让人类付出更大的代价。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海边上的浙江人,谁都难免经受台风、暴雨、浪潮袭击之苦。岱山海塘多建于明清时期,涌潮冲刷严重,护坡大方脚多处挂空开裂,险象环生。台风暴潮灾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成心腹之患的态势尤为突出。人们不能忘记1994年发生在浙东南沿海温州、台州地区的17号台风,狂野的海浪冲垮堤塘后长驱直入,大片村庄、田野、工厂、城市刹那间顿成汪洋,一夜之间,这块富庶而充满生机的土地哀鸿遍野,家破人亡者无数。仅温州,死亡10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而1997年,11号强台风正面袭击我省,776公里一线海塘被毁,损失约200亿元,接近前一年全省的财政收入。
痛定思痛,人们终于清醒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百年不遇的强台风面前,他们许多地方用以抵挡的却是百年不修残败的老海塘,以致一触即溃,灾情迅速扩大。“9711”号台风再次给沿海各地敲响了警钟,也让灾区群众更加坚定了信念:只要能修高标准海塘,代价再大也值。“9711”号台风后,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的决定,在“建千里海塘,保千万生灵”的号召下,岱山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标准海塘建设热潮。5年内,共完成标准海塘28条64.085公里(包括城防工程、群众性渔港)的建设任务,主要大岛已形成封闭线,基本筑就了环岛的“海上长城”,使海塘真正成为海岛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存线。
时任分管水利工程建设的副局长邱宜伦十分重视标准海塘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海塘建设好”的精神,在5年多时间里,邱宜伦局长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5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周末的概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在调查总结海塘防台抗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海塘结构要以“冲而不垮、漫而不决”的原则,在国家尚没有技术规范的情况下,带领施工人员边总结,边摸索,边提高,针对不同地质、不同地段、不同风浪条件,委托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模型试验,各地在设计中因地制宜,海塘迎潮面、塘顶、背水坡防护形式各异,大大提高了海塘整体御潮能力。在施工同时也注意重视海塘统一规划、综合利用。按照在沿海形成一条防潮封闭线的要求,根据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规划阶段确定了一条基本防线,把主要财力、物力用于加固基本防线上的堤塘。在海塘设计中,堤、路、河、林统一设计,海塘建设结合城市防洪和城市发展、渔港建设、观光旅游、水产养殖、绿化造林,提高海塘的综合功能,使建成后的海塘不仅结构坚固,并且还成为了一条沿海旅游线、风景线。(www.xing528.com)
在海塘建设过程中,邱局长非常注重工程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开展海塘工程建设质量大检查和巡回检查。通过试验段、样板段,及时推广好的施工工艺技术,组织施工单位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大力推广群众监督员的做法,依靠群众力量抓好海塘工程建设质量。他经常组织人员对灌砌石、浆砌石、干砌石等砌石工程实行开挖检查,查厚度、密实度。对混凝土工程进行了数百次的随机钻孔取芯检测,查厚度、强度,通过质量检查、破坏性检测,层层把好工程施工质量关。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他从来不讲情面,坚决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对施工不合格企业坚决查处,并进行通报批评。5年内,岱山县共建成标准海塘6000公里,构筑了一条海上长城,经多次台风考验而能巍然挺立,成为海岛人民名副其实的生命线、生存线和幸福线。
在标准海塘建设中,邱局长心系人民群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向岱山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因此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荣记省二等功,县级三等功。对于邱局长来说,这个荣誉来之不易,也受之无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