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指针拨向了1991年,走过十年的水利风雨之路。林孝悌已经从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水利人,脸上也写上了水利事业沧桑的皱纹。
1991年,林孝悌主持温州市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工程——藻溪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的技术工作。藻溪流域是温州市的一个重涝灾地区,治理之前洪涝灾害往往是一年多遇,老百姓深受水害之苦。在苍南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通过藻溪二万多老百姓的共同努力,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吴家园水库溢洪道加高5米,增加500万方的防洪库容;疏浚藻溪主河道、加高加固防洪堤;拆除高岙阻水堰坝;拆除流石水闸胸墙、新建流石过水路面等,通过诸多工程措施的建设完成,藻溪平原基本达到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主持藻溪低产田改造的技术工作同时,林孝悌以良好的专业技术征服领导,开始参加苍南县初级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工作。身兼数职,在繁忙的工作中林孝悌不辞辛劳,通过实地勘测、社会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运算,与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1992年开始,林孝悌主持并且全面负责苍南县的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工作。苍南县是国务院发[1991]17号文件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按照规划要求,新建扩建大石坪等电站7座,新增装机3800千瓦;投资2090万元,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改造,全县75千瓦以上的19座小水电站的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全县人均用电水平、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指标均达到部颁验收标准。通过3年的努力,1995年9月通过了浙江省计委组织的验收,苍南县实现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这有力地促进了苍南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长远发展。(www.xing528.com)
1995年,林孝悌开始大力推进水利管理的改革。首先是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研究决定,林孝悌开始选择了3座濒临报废的小水电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这3座小水电当时的通病就是产权不清、所有制不明、人员素质低、生产技术条件差、生产安全无保障、管理极度混乱、效益几乎为零。找准了毛病,林孝悌对症下药,通过核资清产、界定产权、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管理运行。一年后,3座小水电起死回生,电站装机增加一倍、线损下降了7个百分点、创利税215万元,真是生死两重天。其次股份制改造沿浦大围海塘工程。沿浦大围海塘始建于1985年,围区滩涂面积1600亩,保护农田2600亩。自建造以来该工程长期存在产权不清、所有制不明、重建不重管、严重老化、没有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1994年17号台风未登陆该处就全线崩溃,造成重大损失。林孝悌看到了问题症结之所在,理清思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关系,以股份制的形式重建海塘,并且实行业主负责制度。其后,业主投资480万元,仅仅6个月时间,2.3千米、20年一遇挡潮标准的海堤巍然屹立。在其后的运行中海塘不但发挥了保家护田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年平均直接收益62万元。在林孝悌担任温州市重点建设工程苍南县平原引供水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分管技术工作期间,他还率先在全市引进了“五自”水库工作机制、进行平原引供水工程建设,使水变成商品、水库成为企业,加速了水利的产业化进展。林孝悌还主持温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推广等工作。
改革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智慧。林孝悌运用自身具备的知识,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解决长期困扰苍南县水利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困难,有力地促进了苍南的水利事业的发展。事业的成功一方面更加锻炼了林孝悌,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同时水利部、人民日报也都分别介绍了他水利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赞扬他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