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最好,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要勇于探索,敢于提出新的设想,王育满具备这样的素质,使得他在水利事业上如虎添翼,成就斐然。早在1980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就负责罗阳——三魁35KV输变电工程技术工作,独立完成变电所的安装和竣工图设计,并创造性地提出变电所与变电所,变电所与水电站同期并网运行的技术方案,当时在国内尚属首创。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献计献策,如在1981年11月,在编辑泰顺县电源电网建设规划时,提出“小电站必须联小电网、小电网必须联大电网才能发挥效益”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上级水利、电力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肯定。1991年1月,他根据泰顺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发挥水电优势,振兴泰顺经济”的工作思路,对泰顺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工作是人们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王育满在工作中一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献计献策,每一件事都全力求最好。1988年2月,在设计雅中——桥墩35kV输变电工作时,省水利厅批文,要校核大跨档距。针对雅中大山区、大跨越的问题,他查阅了苏联、日本有关的资料,计算机限档距(LGJ—95导线)是700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实际出发打破常规,创造性提出,采用山距1200米。采用拉开线距离(50米),加防震锤避免混线,放大强度,减少拉力。结果投产距今运行良好,他自豪地对我们说:“搞科技工程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我只唯实,敢为人先。”
王育满对工作总是力求最好。但这就往往会比人多付出许许多多,如在泰顺县三插溪电站坝型问题难以确定时,他对拱坝、混凝土重力坝、堆石面板坝等作了比较,后又亲自到水利部,清华大学找资料,请教专家,回来与设计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采用堆石面板坝,使整个设计、审批、建设都比较顺利。(www.xing528.com)
不仅是前期的设计,王育满对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近于苛刻,他对工程的质量自有一番见解:“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这是原则问题,决不可动摇,决不可含糊。”1998年6月,赵山渡引水工程引水渠系VI标桐溪渡槽,在浇筑第一节渡槽时发现外表多处有质量问题,当时施工单位要求采用修补的方案,监理单位、设计人员、指挥部的部分技术人员同情施工单位的实际困难,态度含糊。但王育满力排众议,坚持原则,坚决要求将这节渡槽推倒重来。虽然直接损失近10万,但为以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起了很重要作用,并得到水利厅领导的赞同。他先后提出一系列合理的修改方案,均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赞同,使设计更趋优化,如总体布置,辅助生产系统布置方案,生活办公区调整方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滞后与工期关系的处理方案临时房建要与今后管理用房的调整方案,解决发电厂不发电,闸门不开启(不放水)飞云江可能出现断流现象问题的方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