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羁縻政区及其变迁-体国经野

唐代羁縻政区及其变迁-体国经野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还没有羁縻府州。历史上的羁縻政区,以唐代最具代表性,宋朝大致维持它的格局。整个唐代,象这样子的羁縻政区一共有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习惯上总称为“羁縻州”,又称“蕃州”。事实上,唐人在边陲地区所置的羁縻政区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于边外各国、族的原住地;一种是设置于边外各族迁入内地后的侨居地。到至德后,辽东甚至不再作为唐朝的羁縻州地区。

唐代羁縻政区及其变迁-体国经野

唐代还没有羁縻府州。它其实是一类特殊的政区或准政区,通常设在边地。这是中国政区史上的一个新名词,从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宋朝。历史上的羁縻政区,以唐代最具代表性,宋朝大致维持它的格局。明代以后就改称为土司,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

唐前期国势强盛,先后灭了东突厥高昌、薛延陀、西突厥高丽,其余边疆少数民族纷纷归附。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唐朝政府仿效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置,设立了一大批都护府和羁縻府州,由中央直接任命当地少数族首领为羁縻府州都督刺史,颁发印信,可以世袭。整个唐代,象这样子的羁縻政区一共有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习惯上总称为“羁縻州”,又称“蕃州”。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已在幽(治今北京市)、营(治今辽宁朝阳市)二州境内设以奚部落所置饶乐都督府及鲜、崇二州,以契丹部落所置咸、玄二州,以部落所置燕、慎二州;又在今天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境内设置了约三四十个这一类性质的州县,分隶于茂州、南宁州、姚州、黔州等都督府。但那时还没有将这些州县和普通州县予以区别。到太宗贞观时,由于大量设置了这种州县,才定制称为“羁縻州”,用以区别于普通州县(在中原地区所置的州县,被称为“正州县”)。

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整个唐代在各边地共设置了850多个羁縻府州,分别由若干边州都督府和都护统辖。据这部《地理志》的作者欧阳修说或叛或臣的羁縻政区基本上不载,因此,这上面所列的数据并不完整。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即使在这850多个府州当中,也还有早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府州,最明显的是西北方面许多太宗、高宗时开置的府州,开元、天宝时已归废弃,但是,比如安北都护府所领突厥、回纥,北庭都护府所领突厥诸府州,仍然被列入《新志》里头;也有一些是永泰、大历、贞元,迟至开成年间才设置的一些剑南、岭南二道所领的诸蛮州。因此,《新志》所载的羁縻政区并不是某一个时期同时实际存在的名数,而是将不同时期的羁縻政区凑在一起的总目。

唐代羁縻政区的设置范围很广,在贞观十道当中,九道都设过羁縻州,只有淮南一道没有设过。在所有羁縻政区当中,比较明确的大概要算六都护府。自太宗贞观年间开始就设置都护府,后经省并改徒,到开元、天宝年间有六都护府分布四边:

安东都护府 管辖东北地区

安北都护府 管辖漠北

单于都护府 管辖漠南

安西都护府 管辖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北庭都护府 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www.xing528.com)

安南都护府 管辖越南北部及云南东南、广西西部

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上述各都护府的治所和辖区都有变迁。初唐的时候,还在西北边陲设过濛池、昆陵二都护府,那是高宗显庆时(656—660)平西突厥后置于西突厥本国的,两府各押领碎叶川以西、以东若干以西突厥部落及所役属诸胡所置的都督府和州,初隶安西都护府,长安(701—704)后,改隶北庭都护府。两府都由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作都护,仍兼可汗称号,传子及孙,到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因为本蕃地为突骑施部西突厥所占据,方废。此外象羁縻都督府、州、县,就相当紊乱,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说了。

唐人设羁縻州的准则之一,就是“声教所暨”。这里所说的“声教所暨”,并不是象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等同于“疆界所及”,也就是说不能以唐代志书所提到的羁縻政区的范围作为中国历史上所达到的疆域范围。事实上,唐人在边陲地区所置的羁縻政区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于边外各国、族的原住地;一种是设置于边外各族迁入内地后的侨居地。和正州正县比较而言,唐代的羁縻州都相当不稳定,有的设了短短几年后马上就撤回内地;更重要的是,这些羁縻州,只相当于唐人的附属国,而没有真正由唐人来直接管辖,因此,就不能算是唐代的疆域。前人一直以为唐代的版图很大,实际上,唐人真正能够有效地管理的范围,不出清代所说的“本部十八省”。在这里也就有必要说一下唐代有效地设置羁縻州的范围。

这类羁縻政区,有很大的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它并不是一种长期施于所有羁縻州地区的经制。象在今天的东北长白山北、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忽汗州都督(《新志》作“渤海都督府”,误),自始至终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后来在这一区域内建立了渤海国,是和唐帝国并列的国家。东北还有一个黑水都督府,置于开元十四年(726),但它一直是一个自治的区域,到元和(806—820)以后,成为渤海国的役属,黑水都督府的名分也就不存在了。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龙朔元年(661),诏以新罗国为鸡林州都督府,而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朝贡关系的邻国的别称而已。辽东以东的鸭绿江南北,初唐时为高丽国所有,及总章元年(668)平高丽,以其地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高丽民众的反抗,二年后,都护府就被迫内徒辽东;六年后,撤除驻在朝鲜半岛上各地的华官。此后该都护府所能控制的地区,大致只限于辽东。到至德(756—757)后,辽东甚至不再作为唐朝的羁縻州地区。

再看看西北。置于西突厥故地的诸羁縻府州,开元七年(719)以前大致以碎叶川为界,以东也许可以视为极不稳定的境内民族自治区,以西则尽管有时能控制不多几个城镇,但五弩失毕部的大片牧地,就不在唐土内了。开元七年以后,羁縻州的名义可能已经全部废弃了。在天山以南,可以分为葱岭东、西二区:葱岭以东,唐设有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西至于今天的塔什库尔干,这一区域内所设的羁縻州就相当于民族自治区。等到八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就被吐蕃所陷。葱岭以西,显庆三年(658)以后设置于今天的锡尔河北岸、阿姆河两岸、远抵古代波斯边境的诸羁縻州,最初都只能算是唐帝国境外的藩属,后来就渐渐地连藩属也不能算了。最远的一个是置于龙朔元年的波斯都督府,它并不象我们有些教科书所说的达到今天的红海沿岸,而是置在托庇于吐火罗、驻在疾陵城(今伊朗锡斯坦的席翼)的波斯残部内。这个东起葱岭西至波斯边境的广大地区,自显庆以后的百余年间,一直是在唐、大食、吐蕃和西突厥余部这几股势力争夺之下,因此,这些小国在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极不稳定,并不一定就一直从属于唐帝国。唐设置在这一区域内的羁縻州,也就时存时亡;即使是在其存在时期内,对唐朝的关系也或密或疏,不断变化。随着大食(阿拉伯)势力逐步向东、向北发展,唐朝势力相应地逐步撤退。及天宝十载(751),唐朝的将领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江布尔)被大食击败后,唐人的势力退出了这一区域。因此,这一区域内原来所置的羁縻州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唐土的西部,自贞观元年到十年(627—636),拓地西至积石山,设置松州都督府以管党项生羌部落25(一作32)州。不过这也就维持那么十多年,到永徽以后,羌戎叛乱,制置不一。此后,吐蕃渐次东侵,故土沦陷,所置的羁縻州不复存在。至天宝时,唐人又在这一区域内设置了大量羁縻州。安史乱后,复又沦没,从此唐土“剑南尽西山”。贞元中(785—804),西山八国及近界诸羌蛮内附,唐人又在这里设置了羁縻州。不过,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些羁縻州内的少数族并不严格地依附于唐人,也和吐蕃交好,于是唐人很刻薄地称他们是“两面羌”。

唐土西南部分的羁縻州,武德及贞观初年开剑南道戎州以南诸蛮部落,至贞观八年(634)戎州都督府领羁縻州16,拓地南至今云南玉溪通海,东南至于南盘江,东至贵州兴义、普安一带,西包楚雄彝族自治州。既而又西展至洱海周围的六诏地区,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三大块政区格局:南盘江以东、以北为戎府所领,曲江以北为姚府所领,南盘江、曲江以南则为安南都护府所领。不过,正是由于这一地区为山岭重重阻隔,管理极不易,唐人也没有施行有效的治理,其羁縻州也同样极不稳定。到天宝九载(750)以后的不几年间,南诏政权席卷了姚府所领的羁縻州的全部和戎府羁縻州的大部分。西南地区所设的羁縻州,最后无不是限于今天川南、黔西北赤水河、南广河流域以北这一区域;而原来唐江南道内的羁縻政区,也大致在相当今天的贵州江口、石阡、开阳、黔西以西南,西至大方、睛隆、安龙,南至广西南丹、凌云这一线以内。到中晚唐时今天的金沙、安顺、册亨以西可能渐次弃而不问。

唐土南端的岭南道,最初,安南都护府所领在今云南曲江南盘江以南诸州,天宝后渐为南诏所并,至大中时(847—859)安南府北界基本上退到今天的中越国界一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