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望厦村研究:莲峰庙的历史和文化

澳门望厦村研究:莲峰庙的历史和文化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告(时) 雍正元年岁次癸卯仲秋谷旦除以上碑外, 还有“鼎建题名碑” “莲花社稷之神坛碑” “重修莲峰庙关圣帝君殿题芳名碑” 等。清乾隆十七年 重修莲峰庙观音殿, 并撰有碑记——《莲峰观音大士殿宇记》:圣天子自御极以来, 既观民以观我, 复克宽而克仁。肇造宏丽, 惟兹莲峰慈护一宫。慧日煦祥云, 永覆莲峰岑。

1. 碑刻

《鼎建纪事碑》 记载了莲峰庙的创建时间, 又称《莲峰山慈护宫序》, 此碑于清雍正元年(1723 年), 由罗复晋撰书。

五岭之南, 皆濒大海, 而澳门尤为南交极塞, 明万历间, 彝人叩准卢居聚, 其族须载货与海外诸番往来, 遂以其地为聚。 而中华旅客, 亦以其地为聚货之乡。 然由陆而来, 喻岭度山, 路纡而阻险: 由海而至, 巨浪滔天, 洪涛荡日。 非有神相, 不敢鼓抛而行。侧闻载货之舟, 当风波震作, 辄有祥云覆盖, 赤火驻桅, 其舟遂定。 卜者谓祥云为观音降神, 赤火为天后显圣, 以二圣为群生大母。 其于舟人急遽, 犹孩赤之呱呱, 其极而救之也固宜。 独澳为彝人所居, 未有庙坛, 以隆祀事。 居者行者, 恒叹于心。 岁在壬寅,澳中诸君数十辈, 偶集于入澳之莲蓬山, 览其奇胜, 谋建庙于侧以为二圣香火。 因筮得吉, 复得勑事者若而人, 遂平基裂石, 石随斧开; 聚木取材, 材随海至。 人心欢协, 时事顺适, 不日告成。 其外为天后殿, 其内为观音殿, 其后为无祀坛, 其左为社、 为客堂、 为僧舍, 统曰慈护宫。 予告假南还, 偶游其地, 与澳中诸亲友登莲蓬之顶。 东望扶桑, 西瞰瑶池, 银波碧浪, 万里澄空, 而南海孤屿,所谓罗万山、 横琴山、 零丁、 鼓(鼓) 角、 牛角、 飞沙, 森森罗列, 如髻如螺。 庙旁则怪石峋嶙, 如龙翔、 如凤舞, 如屏列千寻、如铺席十亩, 千形万象, 不可名状。 俯而睇之, 芦花钓艇, 与江凫出没于波心; 近而听之, 断岸渔歌, 与羗笛游扬于水面。 青洲烟树, 隐含出塞雄关; 锦石烟村, 间接望洋古寺。 深叹其地擅山川之胜, 其神必萃天地之灵。 况澳中人物日蕃, 土风日上。 春秋俎豆,集彼都人士, 济济跄跄, 将使衣冠礼乐, 大变其毛衣披发之风。 其于圣天子休明之化, 未尝无补焉。 因述其事以为序。 告(时) 雍正元年岁次癸卯仲秋谷旦

除以上碑外, 还有“鼎建题名碑” “莲花社稷之神坛碑” “重修莲峰庙关圣帝君殿题芳名碑” 等。

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 重修莲峰庙观音殿, 并撰有碑记——《莲峰观音大士殿宇记》:

圣天子自御极以来, 既观民以观我, 复克宽而克仁。 累业重熙, 慈德丕著, 广矣大矣。 中外成欢, 诸番毕至。 凡若暹罗(泰国)、 若西洋。 若吕宋等国, 莫不从此来享来王。 澳门实为香邑重地。 层峦迢遴。 绝磴逶迤。 拱挹青洲之山。 环绕绿洋之水。 星桥萦映。 云榭参差。 而其中基址广延。 肇造宏丽, 惟兹莲峰慈护一宫。直并象教鹫岭。 其前为天后宫。 其后为观音殿。 建自雍正元年。 迄今三十余载矣。 观音殿木蠹为灾。 墙垣剥落。 天边六幅。 青山未免笑人。 松下三间。 白鹤依然待客。 澳门罗君三锡等。 乐布黄金。 鸠良工。 聚木石。 修故址。 复旧观。 计工若干。 计费若干。 不日而告落成。 若有神助焉。 由是月上霞舒。 与璇题而并色。 松吟竹啸。 共宝铎以谐声。 此因景运之重新。 实天人之共庆。 罗君属余为记, 余亏不文, 聊志气实。 爰盥手而为之颂曰: 圣迹住香山, 莲话涌海畔, 普度亿万千, 一切登彼岸。 因思生生德, 人人不可禁。 慧日煦祥云, 永覆莲峰岑。 莲台日清净, 法身长住坐。 岭海无边春, 天花散朵朵。 诸君子果能默契本真, 岂独入庙告虔, 无愧于观音大士。抑且革薄从忠, 益洽于圣太子仁慈之雅化焉尔。 是为记。

嘉庆六年辛酉(1801 年) 的“重修莲峰庙题名碑” 记载了此庙得名缘由:

昶少时游于瀚星卢夫子门, 得读所作莲峰庙碑记, 知其地为山海之胜, 亟欲一至, 以快游观, 未暇也; 吾师语昶: 邑东南百里,重岚迭峨, 岿然秀出, 为凤皇山。 蜒蜿曲折, 趋南一路, 为莲根;二十里, 为莲花, 即濠镜澳也; 将至甲许, 攒矗一峰, 横截海巾,奇秀甲于诸峰, 曰莲蓬山。 比拱凤皇, 群山拥卫, 如儿孙、 如狮象; 献奇早怖, 骈日惊心! 庙处莲蓬中, 插天之石、 拔地之树, 嶙峋蚴蝉, 盘踞门外, 赫然, 濯然, 不可仰视。 韩吕黎所云: ‘众速而独为宗, 其神必灵’ 者, 殆是之谓欤! 又言吕黎谓清淑之气盛而不过; (蜿) 蟵扶舆, 磅礴郁积, 水土之生, 神气之感, 必有忠侨才德之人十其问。 盖忠信者, 神明之所依, 而涉晦者之所凭也。 是岂独此都人幸, 抑亦为诸番幸! 助国家之化, 节风雨之平。 于神明卜之, 亦于此都人卜之。 盛气所钟, 彬彬乎以忠信之本发才德之华, 将骏骏乎日上也。 昶志吾师言, 以为他日游左验。 今春承司马丁公延昶主凤山书院讲席, 书院胎息凤皇, 门临澳海, 左则莲根路也。 暇与诸同学仰止莲蓬山川人物, 果如吾师昔之所言。 晋谒神庙, 天后殿居前, 中为观音殿, 后文昌阁, 左关帝殿, 右仁寿殿。堂皇而深, 壮丽而固, 瑰伟绝特, 较前倍之. 妥神复而肃观瞻, 于是至矣! 吾师碑文, 屹然殿侧, 回环朗诵, 恍如昨口, 裴褢不忍去。 首事崔世等以重修碑文属昶。 唯庙创于雍正初, 部郎罗君记之, 继修而让, 为吾师, 再而孝廉杜君, 兹又属于昶。 屈指吾师时, 五十余年矣; 昶亦老矣; 辞小获命, 即以闻于师者次弟忆述之, 此外无能为役矣, 谨志。

光绪元年(1875 年) 又一次重修连峰庙, 并有碑记之。 这次重修奠定了庙宇的格局。[88]

2. 楹联

后之尊母至亲保斯民如赤子, 河以清海以晏知中国有圣人。

澳庙新得天然坐天乙向天门仗天力镇天涯丽水涌南天恩波光满天天布鸿祥俨如九天阊阖开宫殿, 香火永承国命护国家生国器庇国民兴国利声名溢中国英灵在粤国国来燕贺疑是万国衣冠拜冕旒。

镜海覆慈云紫竹凤摇千里泽, 莲山开宝座绿杨露拂万家春。

如日月在天宜乎振古尊亲咸知立庙, 以春秋经世允兹薄海内外莫不来王。

禾德配天海国慈航并济, 母仪称后桑榆俎豆重光口。

显迹湄洲山三十六天齐胜概, 流若东粤甸百千万载壮威光。

濠镜藉神庥陆处舟居共沐和风甘雨。

志在春秋气塞天地, 忠昭日月义薄风云。

出纳无私存藻鉴, 标题有意核蒲编。

德克配天现莲台大造, 仪感奉母惠镜海羣生。(www.xing528.com)

星象启文明雨粟天惊开圣治, 海隅讫声教结绳世易迓灵庥。

义扶汉室重臣心贞铁石, 学本尼山岩斧钺志在春秋。

放下浦团忘世味, 且同檀越悟禅心。

果丌万愿佛客为弟子, 岂真不许作闲人。

识透禅机方式释, 争开俗事可为僧。

夙夜在公告成此夕, 春秋匪懈赫鉴斯心。

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物林。

启帝治以开一画之天后先勷赞, 辟凹颛蒙而泄两仪之秘古今宣昭。

尝草著奇方上古照肝传妙术, 题壶留活业当年泻液转回春。

圣德静波涛迹着莆田共沐大川利涉, 母仪垂雨露恩流镜海群沾厚泽靡涯。

光五帝二启羣医功高寿世, 配三王二尝百草道着回春。

药石有灵调剂保赤, 河台作字惠福留青。

继一画精微两史文章高后牧, 开六书体例万方冠带拜轩辕。

莲花涵海镜, 峯景接蓬瀛。

随处化身慧眼照人已向莲峰飞法雨, 寻声救苦婆心保赤更从镜海布慈云。

莲峰崇庙貌民安物阜欣看舞巷歌衢。

慈云密绕莲花地, 皓月长留贝叶天。

瑶阶成草铺新露, 树倚莲峰纳晚霞。

四面湖光□□□, 一帘花影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