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厦多闽潮人氏, 其落籍于此, 或耕种, 或渔猎, 间有从事贸易者, 渐且繁衍, 日久成村。 望厦初期的形态, 完全是与中国内地一样,属传统的中国乡土型社会,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渔农社会。 乡土社会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育出稳定而完善的宗法礼治秩序, 皇权对乡土社会的控制乃通过绅权与族权得以传递与延伸。 在乡土社会, 最稳固而常见的血缘性组织, 具体表现为以家族、 宗族构成相互独立而又密切相连的乡土组织, 而宗祠则是其具体的载体。 关于望厦的宗族及血缘组织, 据王文达称: “望厦村民, 除何、 赵、 沈、 黄、 许各族建有宗祠外, 村内尚有许多他姓人氏留居, 如陈、 郑、 韦、 杨等, 皆为邻近人流落是间, 而在此开族者, 数代相传, 俨然成为土著矣。”[37]许氏宗祠则于澳葡开辟马路时, 由于其族人子孙移迁于关闸外之西瓜埔村中, 该祠堂消失。 不过至20 世纪末尚有何氏宗祠、 沈氏宗祠、 黄氏宗祠等, 依然如昔也。 在现今观音堂一带的屋中, 也可能会看见一些家庙或氏族所建的书塾的遗迹。
(一) 何氏祠堂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俗称“何家祠” 的何氏宗祠, 故有俗谚“未有望厦村, 先有何家祠”。 现今美副将大马路一带留存下来的氏族宗祠,也只剩下何氏宗祠了。 就是这样, 也很少有人能看到何氏宗祠的庐山真面目。 因为它躲在观音古庙附近一个偏僻的角落, 前面被一座葡式小别墅挡住, 后头又有澳广视遮掩, 即位于美副将大马路30 号和34 号之间。
望厦村中最古老的祠堂是“何氏祠堂”。 “何氏宗祠” 在望厦有二,一是番禺何, 一是长乐(福建) 何。 这最古老的“何家祠” 是指番禺何, 据说, 他们是番禺沙湾何族的一支, 是南宋时期由浙江逃难来粤的, 是宋之遗子。 “何家祠堂” 创建于明朝初年, 曾多次重修, 其最近的一次修葺是在清末宣统三年(1908 年)。 据王文达称, 祠中有颜曰“务本堂”, 其两旁联云: “自光州固始以来甫, 由化郡新安而入诏。”于此叙明其族乃由北南移, 更由闽而迁粤也。[38]
“何氏宗祠” 为望厦村落基祖, 据其间数百年之久, 葡人没有将其毁坏, 倒是何氏不肖子孙将其“贱卖” 给葡人的, 民国初年, 望厦何姓族人将田地卖与他人, 将所卖的钱分配殆尽, 各散东西, 自行谋生,其中大部分人去了香港, 少数人留在澳门街, 也有上石砌上广州省城谋生的。 后来葡人要在望厦村征地建自来水厂, “何家祠堂” 位置适中,何氏余族竟然把祠堂也卖了给自来水公司。
“何氏祠堂” 是澳门半岛的文物古迹之一, 明末的大文人何绛、 何衡两兄弟曾来澳, 就驻歇在望厦村“何氏宗祠”。 汪兆镛叟曾有诗咏:“北田高士记陈何, 放废佯狂自啸歌, 为访遗臣游海外, 漫天风雨泣铜驼。”[39](www.xing528.com)
祠内无其他神像, 尽供奉何族先人。 正面屋檐下的墙上有不少绘画和书法。 内设祭台一座, 摆供何氏先世神像及其他祖先牌位。
(二) 赵氏祠堂
陈炜恒说, 赵家在澳门曾有两个家祠, 一在望厦村, 一在赵家围(巷), 后者为后期出现的一个分支, 地因人名, 澳门赵氏遂被人称作望厦赵家。
望厦赵氏祠堂初称“赵氏家庙”, 位于普济禅院对面右侧, 1840 年11—12 月, 澳门望厦村赵氏家族赵封石得观音堂对面望厦村陆氏故园一区, 遂决意兴建赵氏宗祠。 赵家修祠30 年前即有此议, 但终未能成。赵封石此意一发, “族人感其意诚, 无不鼓舞欢欣, 捐资襄助”。[40] “又与叔弟画堂、 书堂等合力营谋, 鸠工材, 于冬月兴工, 至明年腊月竣工”。[41]宗祠建成, 其门榜曰: “赵氏家庙”。 进士鲍俊撰联称: “迪惟前光, 蹫追未孝, 无忝乃祖, 克承厥家。” 并立有《赵氏家庙碑记》 一通, 由嘉庆十三年(1808 年) 举人梁尚举撰文。 赵封石, 名勋, 为澳门赵氏第六代, 赵允菁长子, 道光三年(1823 年) 取郡庠, 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 为贡生, 敕赠征仕郎。 赵邺生《家乘略钞》 说其“贞固足以干事, 明哲又能保身”。[42]
赵氏家庙早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 年) 八月间, 遭遇一场亘古未有之暴风, 全座毁塌, 后未建回, 该址遂成为葡兵屯营矣。 如今随着澳门经济的繁荣, 望厦村原始村庄早已消失了,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高楼大厦、 商店林立的繁荣市区。 而原来的赵氏家庙仅仅剩下一个偏殿,即被政府确认的重要文物单位“赵氏父子私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