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毕竟是中华文化血脉滋润下的中国领土, 明清时期的澳门又始终处于中国朝廷的管辖之下, 因此西方文化的东来, 反而启动了中华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命力, 从而为清末民初的华人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从19 世纪中, 西方官立教育和教会教育都逐步向华人开放, 甚至为了传教的目的, 以华人为主要对象。 但是, 澳门华人比较保守, 大多数让子女接受传统的教育。 不过辛亥革命后, 澳门众多的学塾、 书屋都纷纷改为学堂、 学校。 由于绝大部分是私人设馆, 因此先后不一, 虽大势所向, 变革亦十分参差。 19 世纪末, 望厦村被葡人占领, 受到更加猛烈的政治和文化冲击, 在此背景下, 望厦村的传统教育亦被逐渐瓦解革新。 随着1905 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澳门的学塾也纷纷改为学堂, 当然望厦村亦不例外。 这是时代的洪流不可抗拒, 但也看到澳门教育民族性的强烈。
如1907 年2 月18 日, 嘉诺撒慈善会的修女们在望厦村创建一所华人学校, 正式命名为“望厦学校”。[21]至1949 年7 月, 由镜湖小学和平民小学合并而成的“镜湖平民联合小学” 望厦新校舍落成。[22]这些学校的建设, 说明望厦地区的教育已近代化。
当然说到澳门教育改革, 就不得不说19 世纪末陈氏兄弟对华人教育的贡献, 其子褒学塾、 子韶学塾的革新, 打破了澳门当地华人的中式传统教育。
陈子褒(1862—1922 年), 教育家, 名荣衮, 字子褒, 号耐庵,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 乡试中举, 与康有为同科, 后入万木草堂二年, 成为康有为入室弟子。 积极参与维新运动。 戊戌政变失败, 于1898 年8 月东渡日本, 考察日本教育, 决心以改革小学教育为救国、 立国之本。 1899 年回澳门设蒙学书塾于澳门荷兰园正街。 陈先生办的学校初名为学塾, 但具有新教育实质。 该校培养了不少人才, 如冼玉清、 李应林、 容启东、 廖奉基等, 均为社会中坚。 1912 年, 改校名为灌根学校。 主张废除读经, 自编通俗浅易的白话文教材; 提倡女子教育, 自号“妇孺之仆”, 1895 年编著《妇孺须知》, 1903 年率先招收女生, 实践男女同校主张; 认为强国非开民智不可, 1899 年在澳门倡议组织蒙学会, 介绍西方先进教育和教学方法, 主张废除体罚; 编辑蒙学教科书共六类50 多种, 编辑出版《妇孺报》 《灌根年报》, 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以妇孺通俗读物为主, 如《妇孺浅解》 《妇孺论说入门》 《幼学妇孺韵语》 等, 除供澳门采用外, 香港、 广东一些地方也有采用。 邻近地区如中山、 新会、 新宁(今台山) 等地有志兴学者, 纷至澳门学习其经验。 提倡工读教育, 影响其弟子开办佩根平民义学、 赞化平民义学及灌根劳工夜学等。 在澳门从事教育二十年后, 1918 年迁校香港,设子褒学塾于坚道, 后又设女校于般含道, 并与颜君裕、 周怀璋等创办联爱会工读义学。 在港办校四年, 培养不少人才, 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对当时的社会有广泛的影响。[23](www.xing528.com)
陈子褒兄弟的教育革新, 促使望厦村的教育机构由私塾、 书屋逐渐转变为学堂, 使该村有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总之, 望厦村的教育经过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其传统教育逐渐消失, 私塾及书屋在“维新塾师陈子褒兄弟” 的影响下, 逐渐改为学堂, 直至至现当代出现学校, 一步一步实现当地教育的近代化, 并走向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