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韦拔群和廖源芳寻求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道路时,发生了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辱华事件,一时间民声沸腾,全国各地展开游行抗议。孙中山先生发表《讨袁檄文》,“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号召全国人民讨伐推翻袁世凯。韦拔群和廖源芳决定拥护三民主义,追随孙中山先生,带领农民队伍闹革命。韦拔群和廖源芳带领乡民们在东兰和凤山活动,不断招募朋友兄弟壮大革命队伍。1916年1月,贵州都督刘显世决定倒戈,讨伐袁世凯,黔军开始扩充军队招兵买马。韦拔群得知消息后通知廖源芳,两人决定带领同族兄弟、乡邻好友去贵州从军。廖源芳决定带一小部分人先去试探一下,让廖训安带领大部分自卫队员留守八龙山寨,如果黔军的情况好再让廖训安带领大部队一同参军。韦拔群和廖源芳带领近百名乡民加入滇军蔡锷旗下后,就跟随征战讨伐袁军。
黔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和廖源芳他们一样,从各地追随来的年轻农民,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化训练,缺乏战斗经验,尽管奋勇杀敌,可依然伤亡较多,部队不得不继续招兵买马。黔军吸取经验教训,在招兵的同时加强对士兵的军事训练,挑选那些身强体壮、有一定文化的士兵送到贵州的讲武学堂进行军事培训。韦拔群和廖源芳同时被选中,他们在讲武学堂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文化知识。
韦拔群和廖源芳在参加军事培训期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观念,在讲武学堂也开始有了秘密宣传新革命思想的情况,一些印有马克思主义的传单、书籍和笔记在学堂里的进步人士中传阅。一些有志之士经常在深夜进行秘密会谈,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但不时遭到反对派的监视甚至是告密。
1918年5月,孙中山受到联合排挤,被迫辞去了大元帅的职务,离开广州远走上海,致使军阀内部腐败和混战加剧。
1918年底,韦拔群和廖源芳都以优异的成绩从贵州讲武学堂毕业,他们希望能向其他同学一样回黔军部队带兵打仗,可三番五次遭到拒绝,贵州省府说他们是壮族人,军队不会服从壮族人的领导。廖源芳知道这些都是借口,主要是军阀腐败,他们没有靠山和银两疏通关系,再有才能也得不到重用。廖源芳到贵州省府办理手续,呈交贵州讲武学堂的证书和自己的成绩单,并再次申请到部队带兵打仗,还是遭到贵州省府的拒绝。适逢省府缺乏文武双全的人才,历任知事不称职,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就被辞退。廖源芳虽是壮族,但才华出众,省府便把知事的差事交给廖源芳,任他为宜北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部分,时为贵州管辖)知事。
廖源芳担任知事虽然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他更希望在军中干一番事业,实现拯救疾苦大众的理想。而国民政府统治当局倒行逆施,腐败无能,与他在讲武学堂形成的革命理想和远大抱负相悖。(www.xing528.com)
究竟是做知事,还是追求拯救民众疾苦的革命理想?廖源芳更倾向于后者,于是去找韦拔群寻求答案。韦拔群的想法和廖源芳一致,廖源芳辞去了知事职务。
廖源芳背着行囊重返八龙山寨。乡亲们以为廖源芳这次是当了官荣归故里,可没想到他穿着朴素,背包里只有革命书籍、匕首、手雷等。八龙山寨的村民得知廖源芳是弃官返乡,主动放弃升官发财的机会,认为那是错误的选择,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有的乡亲甚至背地里说廖源芳“傻气”。廖源芳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认为他所谋求的大业才真正能带给乡亲们幸福。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族长:他想为八龙山寨图谋更大的幸福,而不是短暂的平安。族长很明事理,听了廖源芳的计划后,十分理解廖源芳辞官的行为,支持鼓励廖源芳带领山寨的年轻人为山寨谋求解放。
廖源芳回到山寨后最欣慰的事,是看到廖训安带领的农民自卫队发展壮大了。自从廖源芳从军后,廖训安团结附近的村民,组织农民自卫队保卫家园,得到群众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农民自卫队。可廖训安只是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文化,不懂什么军事理论和革命思想,不懂怎么管理革命队伍。现在廖源芳从军归来,廖训安喜出望外,正好可以将队伍交给文武双全的廖源芳带领。
廖源芳在山寨的樟树下继续办起了学堂,教山寨的小孩和年轻人读书识字;同时,他将自己在讲武学堂学到的军事理论和文化知识传授给农民自卫队队员,将俄国十月革命讲给有志青年,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给农民群众,将他想带领农民武装推翻腐败统治的革命理想讲给所有村民听。
廖源芳带回的新思想、新知识使村民耳目一新,村民明白了该走什么样的路才是成功之路,该跟谁走才能实现革命之梦。村民热血沸腾,纷纷投身八龙农民武装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