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乐村内红色场所:八龙纪念馆、八龙国民学堂、巴岗古寨

百乐村内红色场所:八龙纪念馆、八龙国民学堂、巴岗古寨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八龙革命烈士公园八龙革命烈士公园位于百乐村八龙屯。纪念馆展厅内有百乐村32位烈士的遗像及革命前辈斗争过程中曾使用过的武器及生活用品等。(五)八龙国民学堂遗址八龙国民学堂遗址位于百乐村八龙屯中。(八)巴岗古寨巴岗古寨位于凤山县长洲镇老里、百乐、郎里村交界处的巴岗山上,距离凤山县城直线约7公里。2017年,凤山县人民政府发展红色旅游,重新修建了八龙山寨。

百乐村内红色场所:八龙纪念馆、八龙国民学堂、巴岗古寨

(一)八龙革命烈士公园

八龙革命烈士公园位于百乐村八龙屯。八龙是凤山县农民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八龙人民为凤山的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2007年3月,凤山县人民政府兴建了八龙革命烈士公园,公园占地5.5亩(1亩≈667平方米),内有纪念塔、群芳亭、革命陈列室、文化长廊、石围栏、休闲亭、景观灯塔等。八龙革命烈士公园是凤山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八龙革命历史纪念馆

八龙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百乐村八龙屯,2007年开始建设,2009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纪念馆展厅内有百乐村32位烈士的遗像及革命前辈斗争过程中曾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等。八龙革命历史纪念馆还包括群芳亭、革命烈士纪念碑、32位烈士的墓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指挥部遗址、八龙乡苏维埃纪念馆、砦久山寨反“围剿”战斗遗址、苏维埃旧址、八龙革命历史长廊、国民学堂等场所,是凤山县组织部党员教育基地,中共凤山县委员会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河池市关工委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三)八龙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八龙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位于百乐村八龙屯,2018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666平方米。纪念馆展厅内有八龙乡苏维埃政府8位革命领导人的雕像、反“围剿”战争遗址及反“围剿”战争中军民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纪念馆现为凤山县组织部党员教育基地,中共凤山县委员会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河池市关工委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四)廖源芳烈士陵园

廖源芳烈士陵园位于百乐村八龙屯,占地5.5亩,位于八龙革命烈士公园右上方的小山丘上,由纪念墓、纪念亭等组成。廖源芳,壮族,字萱城,1880年出生于广西凤山县长里区(今长洲镇八龙屯),是凤山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人。1931年6月2日,在东凤边界的隆维峒对敌作战中,廖源芳遇伏壮烈牺牲,时年51岁。2008年7月24日,凤山县人民政府在其出生地八龙屯修建廖源芳烈士陵园。

(五)八龙国民学堂遗址

八龙国民学堂遗址位于百乐村八龙屯中。1923年3月,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思想,廖源芳与王子雄等人一起在弄通峒创办了八龙劳动小学堂,开设“新国文”等课程,聘请进步知识青年任教,宣传孙中山的主张和革命思想。1925年12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八龙劳动小学堂更名为八龙国民学堂,韦秀明、王子雄、廖庆华、廖训凯任教师,廖源芳兼任校长,开办县、区、乡农运骨干培训班,共6个班280多人。八龙国民学堂成了革命的摇篮和开展活动的阵地。1931年,桂系军阀和凤山县土豪武装“围剿”苏区,把八龙国民学堂烧成一堆灰烬。2007年3月,凤山县人民政府在八龙国民学堂的遗址上重建该学堂。学堂占地面积约667平方米,设有图书室、文化室、教室、办公室、学员宿舍等,学堂内空地上安放了廖源芳烈士的铜雕像。(www.xing528.com)

(六)八龙诗词碑林

八龙诗词碑林位于百乐村八龙屯八龙烈士公园北面。2012年,为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优良传统,教育青少年,凤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及社会爱心人士,共建八龙诗词碑林。邓成、罗伏龙、龙群文、韦英辉、邓有文等人分工负责碑林建设的各项组织工作,廖庆鹏、邓刚、廖熙录等投工投劳。在中华诗词学会、广西诗词学会及广西各市诗词学会的倡导下,京、津、冀、闽、黔、桂等地诗人赠诗词250多首,远在加拿大的华人也写楹联赞颂。

(七)砦久山寨战场遗址

砦久山寨坐落在百乐村境内一座高大的石山顶上,东、南、北三面是十几丈高的悬崖,只有西面的崖壁较矮,可架楼梯而上。1931年初,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桂系军阀和当地民团趁机集结兵力,进攻革命根据地。1931年4月22日,红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第一营副营长廖熙英率领13名红军和八龙乡赤卫军、130多名群众进砦久山寨躲藏。营主力外出作战,寨内兵力很少,4月23日,寨里军民还来不及备足日常生活用水,即遭到桂系军阀和地方民团1000多人“围剿”。敌人依仗人多势众,在机枪掩护下,接连不断向寨口凶猛进攻。寨里的军民在廖熙英副营长和廖源秋连长的指挥下,凭着有利地势,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激战七昼夜,打死打伤敌人40余人。廖源秋等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廖熙和、廖训德、班述妹、罗三妹等人宁死不降,舍身跳崖。

(八)巴岗古寨

巴岗古寨位于凤山县长洲镇老里、百乐、郎里村交界处的巴岗山上,距离凤山县城直线约7公里。巴岗山又名更社山,为东凤岭山脉南端的最高峰。古寨被当地群众称为“巴岗更社”,意即山顶上的营寨。古寨中有一泉水蜿蜒外流,古寨四周是悬崖峭壁,极难攀登,只有两条小路,一条通往百乐村,一条通往郎里村。自宋代以来巴岗古寨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12月20日,红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第一营副营长廖熙英等在巴岗古寨召开了关于夺取国民党枪弹的军事会议,会后取得了久隆坳夺枪大捷。1987年,经广西文物考察队确认,巴岗古寨为广西境内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宋代兵事遗址。现在巴岗古寨成了景点和举办歌圩的场所,附近乡村群众逢年过节,络绎不绝前来古寨聚会。

(九)八龙山寨

八龙山寨位于百乐村八龙屯后山的山顶上。寨前一马平川易瞭望,寨后山高林密可依托,寨左侧河流陡壁当屏障,寨右侧崇山峻岭路难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八龙山寨为战略要地。百色起义后,参里区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2月在八龙屯建立。红七军北上后,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韦拔群与廖源芳提出“背靠大山,坚壁清野”的反“围剿”防御方针,要求八龙人民要把山寨建筑加固,四周筑厚墙,墙外挖战壕,战壕外扎木叉,设障碍,木叉外再埋竹钉。1931年3月,黔桂反动武装2000多人来犯,他们火烧八龙屯,攻打山寨,被竹钉木叉扎得人仰马翻,敌我双方鏖战三天三夜,敌军仍攻不下山寨,狼狈而退。八龙山寨取得了反“围剿”胜利,在这场反“围剿”战斗中,红军排长廖训安壮烈牺牲。2017年,凤山县人民政府发展红色旅游,重新修建了八龙山寨。现八龙山寨上有红七军六十三团一营战斗指挥所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