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志概述:草原保护建设与草产业发展

甘肃省志概述:草原保护建设与草产业发展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加大草原保护工作力度,甘肃省以加快草原保护建设和发展牧区畜牧业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牧区改革,在草原法制建设、草原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保护、草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等方面努力探索,加快草原保护建设和草产业发展步伐。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96万吨,规模种草基地面积达到15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面积22万亩,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甘肃省志概述:草原保护建设与草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加大草原保护工作力度,甘肃省以加快草原保护建设和发展牧区畜牧业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牧区改革,在草原法制建设、草原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保护、草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等方面努力探索,加快草原保护建设和草产业发展步伐。先后颁布和修订《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办法》等2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7年实施《甘肃省草原条例》,全省成立省、市、县三级草原监理机构48个,有草原执法人员580人,草原法治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执法体系初步形成。2003年以来通过退牧还草工程,投资13.85亿元建成草原围栏5880万亩,牲畜暖棚圈舍260万平方米,牧民定居点8600多处,人畜饮水点10万多处,防火储备库1800平方米,草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初步改善。截至2007年,全省共落实草原承包面积17843万亩,占全省草原可利用面积24100万亩的74%,重点牧区草场承包到户工作基本完成。全省种草规模每年基本稳定在5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向优势区域集中。到2007年底,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702万亩,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是改革开放前的38倍。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79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居全国第一位。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96万吨,规模种草基地面积达到15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面积22万亩,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草原退化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区域草原植被开始出现良性演替,甘南草甸草原的植被盖度平均由60%左右提高到75%以上,退牧还草项目区禁牧三年后,植被盖度达到90%,休牧三年后植被盖度达到80%;河西荒漠草原禁牧三年后植被盖度由20%提高到40%以上;黄土高原退耕还草区实施封山禁牧后,草地植被盖度增加到85%左右,草原生态治理初见成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