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不断改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全省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队伍发展壮大。甘肃省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搞好甘肃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对省直文化单位2001—2005年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对甘肃文化系统2006—2010年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各类文化人才评定条件、办法等人才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使甘肃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先后组织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50多期,培训专业人员1.2万多人次。2007年,甘肃省文化厅通过进修、代培、联合办班、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积极争取为县(市、区)剧团艺术专业人员、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评定职称。先后举办全省各类艺术专业比赛,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全省文化队伍建设。举办各类大奖赛、作品展评、艺术节及参加国家级艺术评比、赛事等形式,为专业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涌现出一大批能够代表全省最高艺术水平的人才。文艺创作日趋活跃。以敦煌壁画艺术为题材,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古乐多》等享誉海内外,大型舞剧《苏武牧羊》《悠悠雪羽河》《情系万佛峡》《扎西德杰》等颇受观众喜爱。陇剧作品如《枫洛池》《草原初春》《万家春》《旌表记》《天下第一鼓》《胡杨河》《官鹅情歌》等,扩大了陇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陇剧表演艺术。作为甘肃地方艺术特色之一的花儿,从表现形式的挖掘到演唱内容的创新提高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大型花儿舞剧《花海雪冤》《牡丹月里来》《雪原情》等拓展了这一新型剧种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南木特藏戏代表剧目如《松赞干布》《降魔》《达巴丹保》《努达美》《朗萨雯波》等受到藏区和其他地区群众欢迎。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创作等进入创作繁荣期,美术、书法、摄影、杂技、曲艺、电影、广播文艺、民间文艺等各文艺门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这一时期,甘肃省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逐渐活跃。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兰州举办,正式参演剧(节)目32台,共演出120场次,观众达12.7万人次。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民间民俗美术展等数百个文化艺术展览,观众近百万人次。其中,群众性广场舞蹈组合《陇原风》,由2000多人参加的15个方队表演白马藏族火把舞、龙灯舞、云阳板舞等,《金城狂欢之夜》有1.2万多人汇聚广场,6000多人表演火把舞、花环舞、龙舞等。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群众性广场舞表演,在甘肃群众文艺史上是空前的。2006年,以推介敦煌艺术、宣传甘肃特色文化、扩大甘肃影响为目的的甘肃文化进京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西望敦煌——甘肃美术作品展”是1949年后甘肃美术作品的第一次整体展示。文化部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县道情皮影。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和成都西部文博会。开展的“书香农家”农民读书活动、“百乡千村”对口帮扶活动、“情系陇原”艺术团赴基层演出、“百首歌曲颂陇原”主题歌曲评选演唱、农民书法展等活动,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2007年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工作中,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和瓜州县文化馆被评定为一级馆,麦积区文化馆等7个县级文化馆被评定为二级馆,红古区文化馆等18个县级文化馆被评定为三级馆。群众喜闻乐见、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全省城乡得到普及,部分群众文艺团队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代表当地参加省内外演出,获得较高声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120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其中乡镇文化站达1030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全省75个专业艺术团体,1163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常年在基层演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正式启动,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培训业务骨干,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动员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各级政府主导、社会关注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工程。环县道情皮影、兰州鼓子、临夏花儿、保安腰刀、藏族民歌等52项进入国家级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民间艺人史呈林和高清旺、花儿歌手马金山、华亭曲子戏艺人康和等34人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两批、20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全省12个市(州)的79个县(市、区)公布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入市、县保护名录达到近千项。这标志着全省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一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