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农业发展30年: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提升44%

甘肃省农业发展30年: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提升44%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30年间,甘肃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比重提高到44%。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动物防疫和抗灾减灾工作,降低因灾损失,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每年挽回农业灾害损失10亿元以上。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监管和农民负担监管,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其中三个“全覆盖”农民是主要受益群体。

甘肃省农业发展30年: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提升44%

农民增收。改革开放30年间,甘肃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比重提高到44%。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12个,认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23家。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100家,带动农户17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233个,带动农户121万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920元。突出市场运作,建成各类农产品市场2303处,增加了农民在流通领域收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突出劳务培训输转,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固的劳务基地,搭建管理、培训和输出平台,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突出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农业税,农民人均减负72元,2004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农业各类补贴资金超过20亿元,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多劳务岗位。坚持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入户,将科技转化措施落实到位,每年有上万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超过1000万亩。强化关键技术推广,将增产增收措施落实到位,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面积28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到1500万亩。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动物防疫和抗灾减灾工作,降低因灾损失,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每年挽回农业灾害损失10亿元以上。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监管和农民负担监管,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30年间,全省农民收入由主要靠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靠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61.3%,工资性收入占30.7%,财产性收入占1%,转移性收入占7%。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已超过1/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328.92元,比1978年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1084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7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8.4%下降到2007年的46.8%。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甘肃省各地农村饮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型、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的情况,特别是部分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村人口吃水处于特困状态。在水质不达标地区,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饮水困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省农村饮水严重困难人数为1127万人。为尽快改变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省组织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立100平方米的集流场,打两口水窖,发展一亩庭院经济)和两年解困工程,筹集10.8亿元专项资金,建成各类饮水工程95.09万项,其中水窖90.5万眼、集中供水工程4.59万项,全省严重缺水地区近900万人的饮水困难不同程度地得到缓解。2000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正式纳入各级水利部门建设计划,各类水利资金都可以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固定了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投资。2001年至2005年,在国债资金支持下实施“人饮解困工程”“氟病改水工程”及“抗旱应急工程”,饮水解困与水质提高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19.46亿元,稳定解决了540.4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24.87%。2006年至2008年,利用国家实施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共投入资金12.61亿元,建成各类工程4.51万处,稳定解决了292.2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35%。在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过程中,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农村饮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转变小型、分散、低标准、低层次的规划思路,尽可能统筹城乡发展集中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转变仅满足水量不重视水质的意识,坚持水量水质统筹,突出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入户,实现农村供水自来水化;建立由县人饮管理总站、乡镇人饮管理所、乡镇管水委员会、村社群管小组或农民用水者协会、受益户组成的“五级管理网络”;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核定水价,实行有偿供水,实现以水养水。集中供水工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分散工程(水窖、小电井)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材料招标制。建立国家补助、省市县配套、受益区群众自筹等多元筹资渠道,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设资金设立专户,封闭运行,实行县级报账制。针对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地下水供水,采取不同的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措施,水质良好,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

医疗服务“四个全覆盖”工程。2007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要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重点落实好“四个全覆盖”,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合作医疗制度(即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市非职工人群;医院床位补贴翻番,建立济困病床制度覆盖省市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其中三个“全覆盖”农民是主要受益群体。2003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2007年6月全省86个县(市、区)实现新农合的全面覆盖。2008年,全省参合农民已达到1869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93.2%。2003年到2007年,全省累计筹集新农合资金13.61亿元,累计有1485万多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9.08亿元。农民住院率由2003年的1.54%提高到2007年的3.41%,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03年的27.02%提高到2007年的38.67%。全省已逐步形成大病统筹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统筹基金的补偿模式,在以住院医药费用补偿为重点的同时,兼顾门诊费用的补偿。取消县城内和相邻县域之间的转诊制度,建立替代弱势群体的个人参合缴费机制和补偿机制,探索单病种最高限价付费方式,开展门诊慢性病定额补偿,不断减轻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和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从2006年开始,实施床位补贴翻番和济困病床制度,覆盖省、市、县公立医院。省财政对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费补贴由原来的7100元增加到1.52万元,并在省属公立医院设置济困病床,设置比例不少于总床位数的10%;要求市、县两级将医疗机构床位费补贴翻番、设置济困病床政策在全省全面推开。2006年,省属8所医院设置济困病床22张,对城乡困难患者给予“两免一减(即免挂号费、床位费,住院费用实行分档减免)的优惠政策。2007年,省财政下达1.07亿元,专门用于公立医院床位补贴翻番和建立济困病床;年内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济困病床,14个市(州)共设置3517张。2002年实施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覆盖全省乡镇,全省乡镇卫生院全部划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统一管理,但由于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长期实行差额拨款,职工工资难以全额发放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2007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补助资金,省财政对部分困难地区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自当年起,省财政每年增加转移支付资金9000万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供给资金达到3.9亿元,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基本实现全额供给。(www.xing528.com)

贫困助学。高等教育助学济困。2000年,甘肃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后又逐步在各普通高校建立起“奖、货、助、补、减”多渠道助困资学机制。2006年底,省属普通高校由农村信用社在学生户籍所在地办理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2007年8月,全省普通高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建立起国家奖学金、甘肃省国家励志奖学金、甘肃省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的新资助政策体系。2000年以来,全省共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累计发放各类助学贷款3.44亿元,资助人数6.67万人。2007年,为3.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81亿元;为36所普通高校下达奖助经费1.7亿元,7.3万人获得奖励和资助,占当年在校学生的30%多;为38.6万名学生发放资助金额1.01亿元。“普九”教育的助学济困。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15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资助,全年“两免一补”投入总资金2.18亿元。2006年,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全省406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62万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了免费教科书,53万多名贫困寄宿生得到生活补助,用于“两免一补”的总资金达到9.61亿元,3.8万名辍学贫困学生重返校园。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和享受免教科书费的学生达401.3万人,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0.52%;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53.56万人,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84.28%。县城所在地学生全部纳入了免杂费、免教科书费等政策资助范围。全省“两免一补”总资金达13.81亿元。提高牧区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基本补助标准,对人口较少民族义务阶段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补助标准。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全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农家书屋”工程和“三下乡”活动。2005年7月,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方案出台,确定“十一五”期间在全省行政村或农户家庭建成1万个左右的“农家书屋”。当年12月中旬,在兰州、定西、天水等地的行政村或农户启动“农家书屋”工程试点,这一具有创举意义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的肯定。2006年“农家书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全省加快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步伐,明确提出到2015年之前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截至2007年,全省新建农家书屋319家,标准化改扩建和整合281家,农家书屋总数达到600家。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日趋完善。1996年后,全省建立“常下乡”工作机制,使“三下乡”活动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健康生活、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发展的品牌载体。全省面向农村放映电影40多万场,送戏20多万场次,赠送图书200多万册,培训农村文艺骨干15万人次。2002年以来,“情系陇原”艺术团先后赴全省40多个县(市、区)演出6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300多万人次。2007年,组织全省74个文艺团体先后赴1207个乡镇开展各种形式的演出5939场次,其中公益性演出2164场次、商业性演出3775场次,覆盖全省乡镇总数的99%,观众累计达530多万人次。开展科普之冬(春)、“科普大篷车陇上行”、科普赶集、科普展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多个大类1000多项,举办各类培训班6万多期,培训人员700多万人次,编制科普教材7000多种,发放科技培训资料400多万册,赠送科普器材1300多件,选配科技特派员2825名。开展“送党报党刊进万家”“法律进村入户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女性素质工程”等集中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开展“光明行动”“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乡联动项目”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