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甘肃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贫困的省份之一,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扶贫开发,始终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1983年,国家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安排“两西”专项资金,支持全省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河西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1986年开始实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以南部山区为重点的困难地区扶贫开发。1993年实施《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先后提出“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四个一”(即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经济林果园,一户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转移一个劳动力)及“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等扶贫开发路子,以整村推进为基本形式,继而形成连片开发、整流域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国家28个部委定点帮扶35个县,天津市对口帮扶13个县,省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帮扶45个县,省、地、县各级领导都建立了帮扶联系县、包乡包村制度,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形成涵盖全社会的帮扶网络。二十多年来,在贫困地区建成90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输变电工程7.03万公里,梯田面积累计达到25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84万亩,基本解决了205万人、611万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贫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4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3万亩,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04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45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783万亩,牛存栏达到11.64万头,羊存栏达到19.13万只。培育了一批带动和服务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收入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贫困地区每年培训乡村干部1万多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40多万人次,累计推广各种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每年新品种应用面积在1100万亩以上。每年输出劳务人口达400万人次以上,贫困县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1/3以上。到20世纪末,全省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68万人,贫困面由74.8%缩小到3.36%,实现了全省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阶段性扶贫目标。根据新的扶贫标准,2007年全省有69.92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81.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196万人减少到126.1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560万人减少到278.24万人,农村贫困面由37%缩小到19.44%,51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44元增加到1814元,年均增长7.5%,和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农村移民工程。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以来,甘肃省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特困地区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先后向河西地区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迁移12.68万人,向沿黄提灌区及有灌溉条件的县就近安置36.91万人,向省外劳务输出移民30.37万人。截至2007年,全省贫困地区共有86.16万人(含疏勒河移民6.2万人)实现了异地安置。主要包括:开发河西走廊水土资源,远距离跨区域安置移民,开发建设了3个移民乡、61个移民村和190个移民点;新建疏勒河灌区,搬迁安置11个贫困县移民6.2万人,设立了7个乡、35个村;加大沿黄灌区水资源利用,就近安置移民,新开发土地96.49万亩,新建农民村、点307个。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有组织地开展省外劳务移民,每年有组织地向新疆输转劳动力2万人次左右,累计已达30多万人次。(www.xing528.com)
实施以工代赈工程。甘肃省以工代赈工程始于1984年。1984年至1995年是实物型以工代赈阶段,国家先后实施了七批以工代赈,包括粮棉布、中低档工业品和粮食以工代赈等,其间国家和甘肃省以工代赈总投入为14.8亿元。1996年至2008年是资金型以工代赈阶段,以工代赈转为财政资金支付,特别是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了国债以工代赈投资,国家和甘肃省以工代赈总投入为44.9亿元,加上同期甘肃省财政、甘肃省养路费等配套资金,累计投入59.7亿元。其中,投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13.5亿元,占全省以工代赈总投入的22.6%,并阶段性地扶持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利用这些资金,全省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6万亩,发展集雨灌溉面积100万亩;治理洮河、大夏河等重点险段800多公里;解决和改善了353万人和26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建、改建等级公路8950公里,修筑大小桥梁1500多座,修建乡村道路4.9万多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修筑梯田165万亩。其中2000年安排1.5亿元资金,用于49个县的退耕还林还草和7个县的草场改良建设,共完成39万亩的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坡造林种草任务和70万亩“三化”(即草场退化、沙漠化、盐渍化)草场治理任务,积极配合全省的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环境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