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确立阶段,标志是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开始起步。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9年),农业市场化阶段,标志是培育市场机制,取消计划收购和销售,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1994年和1996年,贯彻国家粮食定购价格政策,全省先后两次大幅提高粮食定购价格。1998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全省粮食产量达到87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和肉蛋奶产量持续增加,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标志是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通过30年改革开放,全省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动态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性难题,实现了由农产品调入省份向调出省份的转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方面,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增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果菜外调、特色农产品出口。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24万吨,与1978年相比,油料产量增长5倍、棉花增长37倍、蔬菜增长16倍、水果增长19倍、肉蛋奶增长10倍。销往外省的农产品达到1160万吨,出口创汇接近3亿美元。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全省有效灌溉和集雨节灌面积达到2100万亩,农机总动力增长4倍,建设草原围栏4480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种植面积发展到108万亩,小区规模养殖畜禽达到3500万头(只),累计建设农村沼气32万户。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突破以粮为主的格局,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啤酒大麦、酿酒葡萄、果品、蔬菜等优势产业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一半,食用百合、油橄榄等十多个地方性特色产品位居全国前列。农业发展内涵方面,由单纯的种养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16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281个,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100万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产地准出、产品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环保得到重视,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绿色植保、资源节约利用和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步确立。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集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畜禽规模化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苹果套袋、节水灌溉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一大批青年农民成为带头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农民增收方面,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9元,是1978年的23倍,年均增幅11.4%;农民增收渠道日趋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三大来源;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通电、通广播电视,农村和牧区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