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已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正悄然发生。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未来的课堂新生态会是什么样?未来的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未来的学校如何治理?“互联网+”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教育的未来一切都那么令人向往。
一、行百里者半九十:教育现代化正处于冲刺关键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构想。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也是区域现代化的先导。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第五个纲领性的教育顶层规划,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浙江,原浙江省书记车俊提出了“优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召,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然成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现代化”既是当前社会关注的前沿、热点,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难点问题。对其的研究汗牛充栋,观点纷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2013年在宁波举办的主题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质量、责任”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我们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达到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培育出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也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要求在思想理念、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1]荣长海等人认为,可以描述一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基本轮廓:在继承中国传统教育优良基因、吸收世界职业教育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服务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突出地位,全面彰显现代性特征的职业教育。推进这个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现代化。[2]诸多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都在相关侧面触及“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治理者、实践者,我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前提,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以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为根本目的,是一场以教育理念现代化推动技术运用,以技术迭代推动教师理念的变革。
二、七年磨一剑:教育信息化在城市学院的生动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更是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即从一个形态逐渐变化成另一个形态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沉淀和积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4年就把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列为全校的重点工作,开启了教学信息化之门,以教学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改革。
(一)以“学”为中心,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现代化,学校创新教学形态信息化,通过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等形式,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提高课堂学生的“抬头率”“参与度”和“成就感”。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评价,实现基于课堂数据的教学过程性和学生主体性评价模式,广泛开展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打造“以学为中心”的优质高效课堂。经过七年实践,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逐年提高,学评教平均分从2015学年的87.4分提高到2019学年的90.5分。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共有51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84名学生获得省级奖励;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485名学生获网络创业/创业实训合格证书,2019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7.5%,起薪4206元。
(二)盘活信息化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信息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共享提供了可能。学校盘活原有精品课、网络课、资源库等信息资源存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提升资源应用效果;优化增量,树立“用即建”的观念,以课程应用为导向,推动课堂教学管理由外部监控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转变,使教学改革持续改进内化为教师自觉行为,形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有效路径。经过七年实践,38门在线课程在爱课程、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宁波市慕课联盟等平台开课运行,选课人数近80万人次,涌现出一批“一门课万人选”的在线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5门,认定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全国领先。协同爱课程中国职教MOOC、学堂在线、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等第三方平台,共建共享,服务社会。共有30多门课程被四川、西安、呼伦贝尔等地的200多所兄弟院校引进使用。
(三)依托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截至2020年6月,校务服务网提供服务4448人次,已上线的89项事务全部实现了一网通办,其中80%实现了“零次跑”;3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方便师生24小时自助办理业务。通过推动优化流程、精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式,为高职院校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样本。以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自2018年纳入浙江省23所试点院校以来,学校出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工作方案》,启动目标链、标准链和考核方案制订。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理顺部门职能和人员岗位职责,分解“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学校开展“互联网+校务服务”和大数据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加强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的应用。2020年,建成校本数据中心、全量数据中心,完成学校数据管理办法,推进信息门户建设。
七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14年和2019年就“课程准入”和“现代化课堂”改革创新成果两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书记校长读书会上做典型交流,得到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学校获评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示范校和高校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浙江教育报、光明网、中国网、浙江省教育厅网站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学校成为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秘书处及承办单位、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工作组组长单位。相关工作获教育部在线教育基金优秀项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优秀案例、中国高教学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典型案例,相关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获得全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席会首批案例评比二等奖,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省内外兄弟院校中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一场疫情,一轮反思。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过崖”,它促使我们停下脚步,审时度势,思考未来教育。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及迈向教育现代化中的短板与不足。线上教学硬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教师线上授课适应性不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欠佳,学校线上管理、居家办公有效性不强……看到这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疫情是把“双刃剑”。
(一)疫情是教学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摆渡船”
疫情当前,对教育教学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激发了高校变中求进和改革发展的新动力。教育部先后发布“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通知,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
1.催生了互动教学“新生态”
通过信息技术支撑、资源优化配置等,实现教学“线上与线下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现场教学的课堂模式。从过去注重教师“我教了什么”到更加注重学生“我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一种契合信息化时代,更加高效、生动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教育进入一种“新生态”。
2.激发了教师转型“新动能”
疫情打破了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催促育人路径的升级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职业认知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我们的老师通过在线上开展“小组学习、自主学习”,从原来单向的“教授”向“指导”转变;不断顺应新环境、担当新角色,产生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课程”“网红教师”。根据相关调查:“90后”“00后”的大学生被称为“网上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新时代学习的新特点更易接受、更加适应,大家对线上教学满意度高,甚至超过了传统教学。
(二)疫情是教育管理从治理走向“智理”的“加速器”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确新方向、提出新要求、做出新部署。疫情当前,更迫切地要求各高校在各部门、各环节主动提升理念,完善运行机制,及时补齐短板,形成治理合力。
1.助推了教育管理“新发展”
为了适应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各高校创新管理模式,产生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新方法、新手段,助推了教育管理“新发展”。比如视频会议、每日打卡,突破了时空上的局限,实现了精细管理。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各个大学为了有效管控校园,频出高招、巧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借助“钉钉”等工具,实行每日打卡制度,有的推出了微信二维码验证系统,还有部门开发了门禁人脸自动识别系统,这些探索为精准管理提供了新案例。另外,有的高校创新了校园招聘形式,开办了毕业生“云上”招聘会。
2.促成了服务改革“新突破”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方便居家办公、师生办事,各高校实时更新“最多跑一次”校务服务平台,争取做到从“最多跑一次”转变为“一次都不跑”。如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教职工在财务报销过程中流动性较广、接触密集的问题,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各高校加快财务报销网上审批改革,甚至实现了在手机上即可进行审批和财务核销申请。同时,各高校推出课题申报、教职工考勤报送等流程;支持线上办公。面向学生,学校还陆续推出了课程免听、课程免修、毕业生推荐表审签等系列“一次都不跑”服务事项。
四、变与不变:新时代“美好教育”的未来想象(www.xing528.com)
当前,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在悄然地经历着一些变化。如果说以蒸汽技术驱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延伸了人的肢体,拓展了人类的力量,那么,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拓展人类的智能,极大提升人类智力所能创造的价值。比如青岛港的无人码头,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工人,只有自动化导引车、全自动化轨道吊等各种机械设备在“行云流水”地高效运转。远程操控,9个人干80人的活儿像玩一样,节省了70%的工作人员。再比如,就在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攻克心血管识别,比传统心血管识别速度快百倍。我们知道,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率极高的病种之一,由于血管系统复杂而又难以判别,给医生的诊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苦不堪言。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医院不改变,我们就改变医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为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切都那么令人向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向未来教育,我们该如何谋划,如何应对?歌德说:“最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何处,而是你将走向何方。”不明未来,就会失去未来。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一书中提出:“高层主管如果不甘于只是做一个懒散的人才管理员,就应该承担开创未来的责任。”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者、实践者,我想对未来教育可能的变与不变,谈点自己的期待。
(一)未来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颠覆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对课堂形态、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法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1.课堂形态会变——“互联网+”课堂现代化的设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形态实现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与生态重构,推动传统沉默单向的课堂变为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现代化课堂”。打造“现代化课堂”是未来教育趋势——围绕加强学生交互、开展灵活性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更好地提供适应学生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现代化课堂”更加适合“数字原住民”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的虚拟实验实训室,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场所。未来学校,虚拟现实的互动为学生提供逼真的互动模式和学习环境,不仅能提供简单合适的实践机会,降低实践成本,而且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革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由固定不变的教室拓展到真实现场,将课程内容与真实现场紧密联系,教学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技术实现的移动学习等更加注重将教学活动、课程内容与真实现场相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学习、实践、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会变——“互联网+”教学内容的设想
一方面,更加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未来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是信息。[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信息社会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同传统文化基础的“听、说、读、写”一样重要。例如,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智能信息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内容个性化成为可能,教学内容将同时满足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程教学的不同需求,学生可以追求自我个性,而不是被迫与他人“统一”。不同学科的课程、同一课程不同老师的教授等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程无法大规模实施的局限,课程、教师将面临被选择,优质课程、优秀教师将更受学生的青睐。
3.学习方式会变——“互联网+”教学体验的设想
一方面,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方式将日趋流行。学生能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人沟通、协作,实现学生个体知识建构。比如,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或是移动智能设备,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积极学习的参与者,提升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学生借助互联技术的优势,脱离传统教室的束缚,实现在真实的体验和实践的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最终达到“学”与“做”的统一。比如,近年来,敦煌推进文化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以“数字敦煌”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让敦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未来,我们的学生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观看学习历史遗迹,足不出户就可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满足学生实时可学的需求。
4.评价方法会变——“互联网+”教育评价的设想
利用“大数据”测量和评价学习过程。未来学校将充分利用技术设备收集“教”与“学”,以及教育管理过程中累积的大量数据,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全面、客观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利用成熟的技术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动态,不仅可以记录如学习时长、测试成绩等简单变量,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等细节信息。这些信息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培养提供了依据,同时可以帮助教师调整个性化教学的课程设计。比如,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体质健康评价。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学生健康运动、能量消耗、身体状况等各类数据,通过将数据导入体质健康分析管理系统,便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整体体质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管理模式会变——“互联网+”治理现代化的设想
未来学校将实现从管理走向“智理”,管理业务数据全面数字化、可视化,招生就业、设备资产、人事档案等教育管理业务都将通过互联网实现无缝整合与共享,实现校园人、财、物等各方面状态的可视化。比如,未来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利用智能数据分析手段,获得“第一手”全面、准确的信息,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实现高效管理。再比如,班主任能够更加及时掌握有关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结果,使问题能够直观地呈现。动态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态度和心理发展状况,有利于班级管理。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技术发展为实时监控教育运行状况、预警教育危机提供了可能。比如,实施课程预警,通过采集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分析预测每一位学生课程学习成功的概率,根据分析结果形成预警,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学习资源,提高其课程通过率。
(二)未来教育的初心和本质始终不变
未来教育在变化中也有不变,就是教育的本质不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教育的初心和基因不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功能不会变;教育提倡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教育向往的目标不会变。
1.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项战略任务,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何为“根本”任务?根就是树根,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基础、最本质、最不可或缺的。《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为学之道、为人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如今国家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回归正道,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培养品行端正、个性鲜活、符合时代发展、能够融入世界的人。[4]
2.教师传道育人的职业使命,不变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不断革新变化,新技术在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后,紧随而来的是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等的转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传道育人的职业使命没有变。在今天,很多的知识可以上网查到;在未来,更多的知识机器会帮你查到,教师的知识优势正在不断遭遇挑战。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未来教师角色将发生极大转变:教师知识性的教学角色,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的育人角色将越来越重要。《礼记》上有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只懂得教授知识的“经师”一定会被替代;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能与学生同行,和学生有情感交流的“人师”则更受欢迎。我们的老师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3.学生精神交流的需求天性,不变
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没有师生关系的建立,孤立的教和学都是不存在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真实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即提出,不顾他人的情感和理智倾向的师生关系,不是真正的社会化关系,只能是一种工具性的关系。把教育的目的理解成培养完整自主的人,并不意味着人可以在孤立于他人的环境中发展。相反,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人的发展不能离开他人而单独实现。[5]一个学生能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学生的成长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借助互联网,纯粹知识性的课程学习很有可能集中由最优秀的老师通过网络或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但是机器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学生精神交流需求的天性,必须由教师来完成。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学校各项主流业务中扩散应用,将实现资源共享、数据融合、智能管理,给我们的学校带来了无限可能,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更将被广泛地应用。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使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进教育管理治理和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育的“互联网+”,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注释】
[1]瞿振元.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理论先行[C]//范笑仙,等.改革·质量·责任:高等教育现代化——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7.
[2]荣长海,高文杰,赵丽敏.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界定[J].当代职业教育,2019(6):23-27.
[3]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一)[J].管理信息系统,2001(5):3.
[4]文东茅.立德树人是每个人的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9-8-4(03).
[5]朱旭东.现代教师该有怎样的情感教育能力[EB/OL].(2014-10-17)[2020-7-6]http://edu.people.com.cn/n/2014/1017/c1053-25857873.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