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社团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社团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社团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作用,自觉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高的层次与标准进行自我约束,时刻注意自身的社会影响。学生社团的活动、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及大众给予的定位与期望。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社团社会责任体系构建

无论从现实还是从未来发展看,构建学生社团社会责任体系对社团、学校、社会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这一体系的目标是使学生社团切实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领社会文化与精神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成为社会可予信赖的道德平台。

1.外部约束机制的建设

社会责任的实现不能完全靠学生社团的自觉,还必须探索建立起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理顺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领导体制,以及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关于学校对学生社团的领导机制,其实就是采取何种观念对待学生社团,采取何种方式指导、引导学生社团良好尽职,督促其通过自身的治理、管理、运作不偏离航向。如果仅强调其配合属性,始终将其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而不是与课堂教授等主流渠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则不可能在宏观上出台更有力度的鼓励政策。如果仅强调其自治属性,则不可能在微观上对其实施更直接的管理和支持举措。因此,必须将学生社团的建设,整体纳入人才培养大局进行考虑,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学生社团的改革发展、治理监督,进行统筹考虑,并加大政策及资源支持力度。关于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建设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建设起社会参与、社会监督与学生社团的结合机制。社会对学生社团发展的影响实际上已无处不在,更是学生社团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因素。学生社团也已越来越注重社会舆论与社会形象,把社会的反映与评价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参照。但是,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学生社团与社会缺乏全方位的对接、结合,更遑论相互促进,如何通过机制建设使学生社团正确反映社会需求已成为学生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因此,平衡好管理与开放、引导与监督、评价与激励间的关系,在制度、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学校和社会共同促进、约束学生社团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体系至关重要。

2.发展思想与内容的拓展

社会责任既是一种敢于担当的态度,也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观与理念,更是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着眼点。当前以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时代趋势,要求学生社团必须转变理念,拓展建设发展路径,把社会责任的履行纳入社团战略发展大局并贯穿于全过程,使之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南与价值追求。既要关注自身发展,更要注重对社会健康发展的促进,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既要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法律规则的践行、道德理念的倡导,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关注自身建设,更要着眼社会现实,深入探究未来,实现与社会的共同发展。(www.xing528.com)

3.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机制的建立

承担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就是要全面、充分地考虑到与己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社员、合作者、其他社团以及其他参与群体。学生社团有必要建立起相关沟通协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决策、管理、执行过程,有义务保障相关权益,接受各方监督。通过这些方式,使社会责任变成一种可以更加清晰的行为。

4.学生社团的自觉与约束

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仍需靠学生社团的自觉与约束。学生社团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作用,自觉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高的层次与标准进行自我约束,时刻注意自身的社会影响。社会对大学、对大学生,总是怀有很高期望,这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社团的社会效应。学生社团的活动、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及大众给予的定位与期望。任何细小的疏忽都会造成负面影响,都可能成为对社会责任的违背,以致使自身及学校的声誉、形象、信用受到重创。这对学生社团的举办以及学生社团管理者的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学生社团要以如履薄冰的心境、勇担责任的心态,不断提高办社水准,坚守各方所珍视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良心。可以说,如果学生社团确实珍视自身的形象,确实热爱自身的兴趣爱好,就应该通过自身言行,为之施加正面影响,而不是带来负面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学校的重视,赢得社会的认可,也才能真正尽到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