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讲“人性善”,荀子讲“人性恶”,而要“持善避恶”或者“去恶就善”,唯一途径是人格教育。[8]孔子要学生“见贤思齐”,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就是道德教育。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讲的就是改变气质,成仁成德,成仙成圣,而不是具体的、实证的知识传授。所以,在中国古代,无论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学校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载体,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人”,其次才是治学,即首先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
在西方,古希腊以来的美德主义传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强调的是对人美德的培育,是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苏格拉底把教会人过一种道德的生活作为哲学研究和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把在林荫小道边散步边与学生讨论什么是美德、幸福和至善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曾说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样做了它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性。”[9]爱因斯坦则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0](www.xing528.com)
可见,在中外历史上,培养健全人格,致力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家们共享的一种价值观念。当今世界,教育界对学生的价值观及德育教育均非常重视。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曾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受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评估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11]英国教育部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信用、尊重别人权利,爱惜他人财物的良好品质。[12]日本则以其良好的国人素质,让世人看到了道德教育之成效。关于德育为本的重要性,蔡元培先生也曾作过精辟论述:“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也。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舀矣。完全人格,男女一也”[13]。蔡元培先生强调“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14],“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15]
因此,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需要社会尤其高校真正把握教育本质,切实树立德育优先的理念,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从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治久安的高度理解和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育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