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在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上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期,成人身份与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匹配使大学生有较多的心理冲突。同时,大学阶段是对“自我统一性”进行追问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和我应该成为什么”等问题,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往往是和困惑甚至痛苦联系在一起的[7]。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属于发展性问题,而学生社团在预防和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①学生社团能为成员提供归属感,社团作为一种较班级管理松散的自由团体,成员的联系也是暂时的,成员间没有固定的交往模式,更谈不上个人利益的冲突。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更加轻松、更容易在群体中受到接纳和帮助,较少有受到排挤的感觉和不安焦虑感。②学生社团具有分散不良情绪的功能。自我意识高涨的青年学生,也是较为敏感、脆弱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有时,不良情绪累积还会转化为长期压抑的心境,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有突然爆发甚至失去理智的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无所事事的闲散环境将是悲观的最好温床,社团活动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充实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愉悦人们的身心、锻炼意志、分散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8]。③学生社团具有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功能,人都需要良性发展环境,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可,以及在得到别人的认可过程中完善自己。社团活动的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各自特长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才干,去赢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获得自尊心的满足。而这种自尊的满足,就能更加充分地激发、展示人的潜能。④学生社团有支持成员互动的功能。学生社团打破班级、院系的界限,来源广泛,学生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在交往中分享经验、在辩驳中逐步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⑤学生社团为成员提供角色转移的可能。传统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习惯和依赖心理,而在社团中,学生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发起者、管理者,甚至是领导者。这些角色的转换,增强了他们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他们换位思考,从而形成全局意识。
大学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成的群众组织,有着最宽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社团人员和活动的特点来看,社团人员和活动的广泛性可以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焦虑、抑郁、强迫、偏执和敌意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有些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但是大学生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极低,大多数人碍于面子没有接受心理治疗。已有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大脑中胺代谢水平的提高可引起积极的心理效应;体育舞蹈可以降低抑郁、紧张和焦虑水平,使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在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等方面得到改善;音乐治疗对神经衰弱、失眠、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公益性质的志愿者活动对人格障碍中的偏执和敌意具有类似于治疗的效果。因此,通过良好的指导,体育类、音乐类和公益类的社团本身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并且,通过相关社团活动的方式开展更容易为学生接受。(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