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邦定陶即位,楚国平定,韩信被解除军权,刘邦成帝

刘邦定陶即位,楚国平定,韩信被解除军权,刘邦成帝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邦确认项羽已死以后,部署联军逐一平定楚国及其盟国各地。刘邦大怒,亲自统领大军围困鲁县,扬言攻克后屠城不赦。刘邦一行,由谷城东南而下,迅速抵达定陶,马不停蹄,一路驰入韩信军大营,当即召见韩信,解除了韩信的军事指挥权。韩信、彭越安排妥当以后,刘邦召集各国诸侯王和主要将相大臣会聚定陶,协商称帝的事宜。汉五年阴历二月初三,汉王刘邦在定陶县城北的汜水北岸正式即皇帝位。

刘邦定陶即位,楚国平定,韩信被解除军权,刘邦成帝

垓下之战结束,项羽身死乌江。刘邦确认项羽已死以后,部署联军逐一平定楚国及其盟国各地。

临江国是项羽分封的王国,领有秦帝国时代的南郡等地,首都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第一代临江王是共敖,在楚怀王时代,曾经出任国务大臣,以楚柱国的官职,领兵攻下秦帝国的南郡等地,因功被项羽封为王。共敖于汉三年(前204)七月死去,王位由他的儿子共继承。在楚汉战争中,临江国始终站在楚国一边,协助项羽作战。项羽死后,共继续抵抗,刘邦派遣将军卢绾和刘贾进攻临江国,江陵被围困数月之久。汉军攻克江陵后,共被俘,带回洛阳处死。

楚怀王时代,项羽被封为鲁公,封地在鲁县。鲁县在现在的山东曲阜春秋战国时代是鲁国的首都。鲁国(前1046—前256)是周公的封国,西周初始封建国,国祚延续了将近八百年,直到战国末年才被楚考烈王所灭。因为周公的缘故,在诸侯各国中,鲁国保存西周文化最多。鲁国又是孔子故乡,孔子继承周公,开创了儒家文化。受此伟人世风的影响,多年以来,鲁县成为文化之乡,礼仪守节之国。

项羽是鲁国的封君,鲁国是项羽的领地,其民是项羽的子民。按照古来封君立国的传统和理念,子民必须为封君尽忠。垓下之战前夕,形势已经非常不利,鲁县周围的城邑,大多已经被韩信军攻克,唯鲁县坚守不下。垓下之战结束,楚国各地纷纷归服,唯有鲁县,恪守古来封建遗风,坚持为项羽守城。刘邦大怒,亲自统领大军围困鲁县,扬言攻克后屠城不赦。

刘邦是沛县人,离鲁县不远,对于崇尚周公、孔子的鲁县民风文化,早有所闻。他年轻时做过游侠,看重然诺义气,如今要坐天下当皇帝,对于守节尽忠的伦理,自然在意。他对鲁县的古风不能不有所触动,经过与谋士们协商,他下令将项羽的头展示给鲁县父老。鲁县父老由此确认项羽已死,他们与封君项羽间的君臣义务也自然解除,于是开城投降。

鲁县投降以后,刘邦对项羽的葬礼以及项氏一族的未来做了精心的安排。他选定谷城(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作为项羽的墓地,以鲁公的规格、礼仪筑墓安葬。下葬之日,刘邦亲自出席葬礼为项王治丧,哭泣举哀。

对于项氏一族,刘邦宽待怀柔,一律赦免不究,承诺礼遇封赏。一年后,他封项羽的叔父、项氏一族之长项伯为射阳侯,封项羽的侄儿项它为平皋侯,又封项襄为陶侯。项氏一族,都赐姓刘,纳入皇族,与刘氏共荣。这已经是后话了。

安葬了项羽以后,老谋深算的刘邦,马上着手安排韩信。垓下之战结束,韩信指挥齐军参与平定各地残敌,东进到东郡定陶县(今山东定陶),筑营休整。刘邦一行,由谷城东南而下,迅速抵达定陶,马不停蹄,一路驰入韩信军大营,当即召见韩信,解除了韩信的军事指挥权。想来,此时的韩信,一方面对刘邦的突然出现感到惊诧,另一方面,对刘邦夺军收权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同样的事情,已经多次在刘邦和自己之间演出,他哭笑不得,很无奈。

韩信是军人,他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连百万之军,攻必克战必胜。垓下之战,他获得最高统帅权,指挥六十万大军与项王决战,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用兵取胜上。胜利之后,他难免惆怅茫然,不知所向。刘邦是政客,他的人生最高境界,是获取天下,执掌最高权力,做秦始皇。垓下之战,他将全部军权交与韩信,既期待又不安,心多用在战后的安排上。胜利之后,他是放船出港,顺风扬帆,一步一桨驶入预定的航道。

解除了韩信的指挥权以后,刘邦全面控制了军队,他重新部署将领,精心安排人事,调整疆土封邑,开始做称帝的准备。

汉五年正月,刘邦宣布天下大定,从此休战息民,赦罪人,赏有功,重新安排天下。他下令说:“楚国已经平定,义帝没有后代,楚国地区需要安定,楚国人民需要抚慰。齐王韩信,熟悉楚国风土人情,变更改立为楚王。王淮北之地,定都下邳。”同时下令说:“魏相国彭越为国操劳,亲民爱兵,多次以少胜多击破楚军,今以魏国旧地封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将楚汉战争中左右胜负的两大功臣做了妥善的安排。

韩信、彭越安排妥当以后,刘邦召集各国诸侯王和主要将相大臣会聚定陶,协商称帝的事宜。经过慎重协商和周密安排以后,由楚王韩信领头,联名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前衡山王吴芮[18]、赵王张敖、燕王臧荼一道向刘邦上劝进皇帝号疏。疏中申明,刘邦在各诸侯王中军功最高,德行最厚,汉王的称号已经不能与此相称,一致请求刘邦接受皇帝的称号[19]。刘邦故作推辞以后,正式接受了皇帝的称号,成为汉王朝的开国之君,第一任皇帝。

于是,在博士叔孙通的主持之下,按照秦王朝的礼节制定了即位的仪式,刘邦嫌麻烦,噼里啪啦一阵大删减,只愿意接受最简略的即位礼,精明柔顺的叔孙通一一照办了。

汉五年(前202)阴历二月初三,汉王刘邦在定陶县城北的汜水北岸正式即皇帝位。即位仪式,简略而盛大,起台筑坛,告祭天地先祖,以韩信为首的六位诸侯王领头居首,以太尉卢绾为首的汉与诸侯各国大臣、将军三百余人跟随,共同奉进皇帝尊号。想来,即位的场所可能就在军营中,千军万马,呼声雷动。

刘邦即位后,汉国王后吕雉尊称皇后,太子刘盈尊称皇太子,又尊称已经过世的母亲刘媪为昭灵夫人,各种名目头衔礼仪制度,都要一一制定,由战乱到安定的种种安排,都要逐一处置,从此以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联合帝国——汉帝国的时代[20]

————————————————————

[1] 《史记·淮阴列传》曰:“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史记·陈丞相世家》作:“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足。”合理地推想,古人席地而坐,接见韩信使者时,陈平站在刘邦身后,所以能“蹑汉王足”而不引起使者注意,张良年岁大、地位高,坐在刘邦身边,所以能够“附耳语”。

[2] 巨鹿之战前,张耳和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陈馀驻军在秦军包围圈外,因为兵力单薄,一心等待各诸侯国援军前来共进解围。张耳派遣张黡、陈泽突围到陈馀军中求援,陈馀不得已派兵五千由张黡、陈泽率领救援张耳,结果全军覆没。巨鹿之战后,张耳怀疑陈馀不愿发兵,张黡、陈泽二人为陈馀所杀,从此友情断绝,反目成仇。事见《史记·张耳陈馀传》,也见拙著《秦崩》第六章之九“巨鹿之战”。

[3] 《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说韩信文为:“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同一事,《汉书·蒯通传》作“大夫种存亡越,伯勾践,立功名而身死。语曰:‘野禽殚,走犬烹;敌国破,谋臣亡’”。据《国语》、《史记·越世家》,文种和范蠡辅佐勾践灭吴称霸后,范蠡隐退江湖,经商成功,文种继续从政,终于被勾践所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语,是当时常用的俗语,范蠡劝文种隐退时用之,蒯通劝韩信中立时用之,文辞不同而意义相同,最常用的文辞当是韩信在陈县被刘邦抓捕时的回叙:“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www.xing528.com)

[4] 《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载蒯通说韩信文为:“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战国秦汉游士的话,说起来东西南北顺口得多,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多要补充鉴定。龙且统领救齐的楚军,号称二十万。当时,楚军主力与汉军对峙于广武一带,不可能抽调二十万大军救齐,以理度之,龙且的楚军,不会超过十万,合齐军号称二十万。韩信潍水之战所破的二十万敌军,正是楚齐联军。所以,我在文中将蒯通的话改为“平定齐国,消灭二十万楚齐联军,击杀龙且”,去文采而近事实。

[5] 诸家的精彩评论,见《史记·淮阴侯列传》,《笺证》所引。

[6]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王世贞《短长说》下,我都作为附录收于书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照参考。

[7] 毛遂自荐事,见《史记·平原君列传》。

[8] 陈下之战,是垓下之战前楚汉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不了解陈下之战,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垓下之战。由于史书记载的缺漏混乱,千百年来,陈下之战几乎被忽视不见。陈下之战的再发现,起因于现代历史地理学家们对于垓下地理位置的探讨。具体而言,历史地理学家们在复原项羽从荥阳撤退到垓下的路线时,注意到了陈下之战的存在。诸位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精彩讨论,可以参见卜宪群、刘晓满所撰写的综合性评论《垓下位置研究评议》,刊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笔者在仔细对比了诸家的意见后,重新核对史料,做了实地调查,大致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一,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是前后继起的两场战役。二,陈下之战在陈县(即今河南淮阳)一带,垓下之战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和固镇之间)一带。三,决定楚汉命运的大决战是在垓下。本文的叙事,就是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写成的。

[9] 关于垓下城的具体位置,学界有多种意见。笔者以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的古城遗址为垓下城故址,是目前最优的选择。我的考察和意见,参见本章之七“垓下行”及注释。

[10] 古书中关于战争的记事,往往语焉不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难以写实详尽地表现物事。《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垓下之战的记事如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这段共87字的文章,已经是古史中难得一见的详细的战争记事。从这段记事中,联军三重纵深的六军阵的布阵比较清楚,楚军的布阵完全没有提及,笔者只能用古代战争中常见的前、中、后三军阵来填充,作为一种聊胜于无的参考,也作为一种铺垫性的假说。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中军队的编制阵法,可以参见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

[11] 垓下之战的详细战况,史书上没有记载,留下历史的空白。前军苦战后佯作败退,由后备军开阵接应,然后迎击追兵,再用奇兵获胜,是韩信得心应手的战法,背水之战时他就用此战法获胜。我据此推想垓下之战时韩信再次活用该战法,简略补写该段叙事。

[12]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段历史故事,已经成为汉语的常用成语“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13] 项羽统领二十八骑突破汉军重围的这次战斗,史家称为“东城快战”,其作战地点,在秦东城县境内一座无名小山,《史记》没有记其山名,只是说项羽在山上布置二十八骑,“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分二十八骑为四队,从四个方向冲下山坡。《汉书·项籍传》记载同一事说:“于是引其骑,四山而为环阵外向。”称这座小山为四山。,斜行下降。四山,当为四面斜坡之山,想来因山势得名。据历代地理书的记载和今人实地考察,四山在今安徽全椒、和县与原江浦县(今南京浦口)交界处,山高约五十米,山顶宽平,四面梯形缓坡,正合于史书所载。学术界关于东城快战所在地讨论的综述,请参见张大可文《项羽“乌江自刎”讨论综述》,刊于《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4]  从垓下到乌江的实地考察,我与爱媛大学藤田胜久教授同行,得到安徽大学李修松教授的关照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15]  垓下城的准确位置,至今未能确定。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的这座古城遗址,俗称霸王城,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可能是汉代的洨县故城。《汉书·地理志》沛郡洨县条:“侯国。垓下,高祖破项羽。”《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洨县条:“洨有垓下聚。”梁刘昭注:“高祖破项羽也。”据此,垓下之战的战场在洨县境内,垓下聚是洨县境内的一地名,是战事最集中的地方。垓下之战,是一场七十万军队参战的大规模战争,战事当在广阔的空间多处进行。综合文献记载,专家研究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来看,以濠城霸王城为中心,洨水两岸的广阔平原地带(也就是今灵璧县和固镇县之间的沱河两岸),应当就是垓下之战的战场,而项羽战败后退守的城池,极可能就是濠城镇垓下村霸王城。我个人以为,在没有更可靠的考古发现之前,将濠城镇垓下村霸王城遗址比定为项羽退守的垓下城遗址,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关于垓下的所在,牵涉到相当广泛的内容,史学界积累了大量的成果,有兴趣者,可以参考上引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也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论文:1.陈怀荃《垓下和垓下之战》,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2.袁传璋《垓下之战遗址考》,刊于《古文献与岭南文化研究》,华文出版社,2010年;3.藤田胜久《中国古代の情報伝達と戦略——項羽の事跡をめぐって》,刊于《日本史における情報伝達》,創風社出版,2012年。

[16]  垓下在灵璧县东南,古来没有争议。1965年,安徽省划出灵璧、五河、宿县一部,新置固镇县。由此,垓下战场,以沱河为界一分为二,于是出现了争议。比较合理的说法应当是:垓下战场在今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和固镇县濠城镇之间的沱河两岸。

[17]  据专家的意见,阴陵大泽的位置大致在今定远县西卅店镇以南一带,位于汉代阴陵县城的东南,为古濠水、古洛涧水、古池水等水系在低洼处所形成的沼泽,梁代尚存,唐代已经不复存在。参见袁传璋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研究方法平议》,刊于《文史哲》2010年第2期。据此考虑项羽从垓下去乌江的路线,经过阴陵县境内大泽东边后,往东南直接去了东城方向。我在实地考察中不时注意到,民间传说的附会添加,随着时代和地形、交通的变迁,常常会转移地方。萧何追韩信处如此,虞姬墓如此,陈铎祠或许也是如此。既需要做史学的考辨,也需要做文学和民俗学的分析。

[18]  《汉书·高帝纪》五年,诏曰:“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吴芮为衡山王,为项羽所封,后来被项羽褫夺王号,改称番君,所以被称为“故衡山王”。刘邦即位后,恢复王号,改封为长沙王。吴芮何时何故被褫夺王号改称番君,史书没有记载。考英布是吴芮的女婿,败亡之后,妻子皆被诛杀。合理地推测,吴芮被褫夺王号改称番君的原因,可能是受英布叛楚失败的牵连,时间当在英布兵败的汉三年十二月。楚国灭亡以后,吴芮的罪名自然消失,念及旧功,恢复王位也是顺理成章。

[19]  刘邦即皇帝位的基本理念,在于功与德。功,即使用武力之所成就,也就是军功。德,即封赏之施行,也就是恩德。值得注意的是,在刘邦即皇帝位的过程中,看不到天命的说法。详情请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四章第三节“汉帝国皇权之起源”,三联书店,2000年。

[20]  刘邦所建立的汉帝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于秦始皇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帝国,而是一个在汉朝的政治主导下的有统一法制的四级制国家联合体,笔者称其为联合帝国。在这个四级制联合帝国中,汉帝国包含了汉朝、复数的王国和复数的侯国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列侯拥有对于侯国的统治权,诸侯王拥有对于王国的统治权,皇帝所在的汉朝,兼有对于皇帝直辖地的统治权和对于侯国和王国的政治主导权。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结语第二节“汉帝国国家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