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属结构的房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通病手册

附属结构的房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通病手册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违反《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第3.0.9条、《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第9.1.2条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6.0.11条关于桥梁使用年限的规定。表18.2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注:对有特殊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可在上述规定基础上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予以调整。③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6.0.11条按照表18.4对附属各构件进行使用年限说明。表18.4桥涵设计使用年限单位:年问题28:钢箱梁支座处局部应力过大,引起结构局部变形。

附属结构的房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通病手册

问题26:钢结构未考虑防腐涂装设计,导致结构耐久性不足。

【原因分析】违反《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第15.0.2节关于钢结构防腐年限应不小于15年的规定。

【处理措施】根据桥梁所具有的结构表面、结构特点及其所处的复杂的大气环境,宜按《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或《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的规定,结合腐蚀环境、桥梁结构的工作条件、结构表面特征和涂装部位、预期防腐使用年限等具体情况选定涂层配套体系,明确涂层的防腐设计年限、涂层性能要求、涂层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和防护涂装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问题27:附属结构各构件设计时未明确使用年限的要求。

【原因分析】违反《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3.0.9条、《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T 51234—2017)第9.1.2条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6.0.11条关于桥梁使用年限的规定。

【处理措施】附属构件的设计需要提出合理的耐久性要求,明确使用年限或更换周期,以便使用管养单位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设计时,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

①可参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中第3.0.9条规定,按照表18.2对附属各构件进行使用年限说明。

表18.2 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注:对有特殊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可在上述规定基础上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予以调整。

②可参照《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T 51234—2017)第9.1.2条规定,按照表18.3对附属各构件进行使用年限说明。

表18.3 桥梁构件的耐久性设计类别

注:①吊杆索、系杆索、斜拉索、伸缩缝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②“∗”表示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60年;
③“∗∗”表示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③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6.0.11条按照表18.4对附属各构件进行使用年限说明。

表18.4 桥涵设计使用年限(JTG B01—2014) 单位:年

问题28:钢箱梁支座处局部应力过大,引起结构局部变形。

【原因分析】造成钢箱梁支座处局部应力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①钢箱梁支承隔板构造复杂,过人洞、纵肋切口或其他贯穿孔等使支承横隔板的截面削弱较多。

②钢箱梁支座局部构造由焊接引起的残余应力及焊接变形较大,横隔板的高度和高厚比也较大。(www.xing528.com)

③钢箱梁支承横隔板受弯、剪、压共同作用,在隔板强度削弱处及构件相交处均易发生应力集中,使其局部产生较大的应力,使结构局部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承载力设计值,致使横隔板及竖向、水平加劲肋易发生平面外屈曲,从而导致桥梁在施工过程或运营中发生失稳,甚至可能诱发桥整体垮塌。

图18.35 钢箱梁支承横隔壁的局部失稳

图18.36 钢箱梁失稳破坏

【处理措施】钢箱梁设计时应考虑以下3点:

①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并保证局部失稳不先于整体失稳。

②根据计算结果对横隔板强度、最小厚度及竖向加劲肋设置位置、竖向加劲肋高厚比、区格局部稳定性进行设计,确保局部稳定和强度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③同时,钢箱梁是由钢板组成的薄壁结构,其截面构件板件较多,结构受力复杂,仅按杆系模型进行近似分析不能真实反映结构的受力状况,必要时需考察其局部弹塑性稳定,采用板壳模型能有效地分析其稳定性能。

问题29:未采取提高钢结构人行道板铺装平整性的措施,影响走行的舒适性。

【原因分析】钢结构人行道板铺装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①由于人行道板板厚设置较薄,板下的加劲肋与面板焊接产生的收缩变形易导致人行道板的不平整。

②当人行道铺装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作为铺装层时,由于人行道板刚度较小或人行道板下缘的加劲肋不连续导致刚度突变,热摊铺时的高温导致人行道板产生的变形。

③当人行道铺装采用薄层铺装方案,铺装厚度未高于板件对接焊缝余高,同时并未设置调平层。

④设计时未考虑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式。当人行道宽度较窄,无法进行机械化摊铺而只有采用人工摊铺,会导致表面凹凸不平。

【处理措施】钢结构人行道板铺装设计时应考虑以下4点:

①保障人行道板的刚度,建议:人行道板厚≥10 mm,板下的加劲肋间距e≤600 mm,板下的加劲肋间距与人行道板厚之比e/t≤40。尽量减少焊接量,更要避免动辄要求熔透角焊缝,同时尽量选择对称焊缝。

②当人行道铺装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作为铺装层时,应计算人行道板在摊铺过程中由高温引起的变形。在构造设计上,则应保证人行道板下方的加劲肋是连续的。

③当人行道铺装采用薄层铺装方案,应考虑板件对接焊缝余高的影响,并设置调平层。

④设计应根据人行道的宽度选择合适的铺装方式,如环氧陶粒铺装和MMA碎石铺装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