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铺装历史久远,中外各国自古十分重视城市中各类型空间环境的地面铺装。虽然使用的材料没有现在种类多,施工技术也不一定先进,但不能否认的是,古代铺装的艺术性十分突出,对所在环境的美化、装饰效果甚至高于现在丰富多彩的材料所形成的效果。
在一个农业、手工业生产为主导的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节奏缓慢,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薄弱,景观铺装无疑受到自然因素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顺应自然环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最早的道路往往是人们用脚踩出来的,均为土质,有条件的也只是铺上一层黄土垫层。但是这样的道路经常是尘土飞扬,而且长期承受压力之后,容易形成凹凸不平的路况,一旦下雨则又会泥泞不堪,难于行走。中国古代的所谓“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并不单纯是为了显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也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净化空气、改善路况的“无奈之举”。如果在土路上铺上一层坚实的石质材料,情况就可以大大改善了,这就是早期地面铺装最重要的作用。而后慢慢发展出其审美方面的功能,使得铺地发展成为一种铺装艺术。早期的铺装大都是用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景观铺装则应当追溯到统治者修建的皇城大道及园林中的铺装。
西方较早的铺装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最初是用于住宅的列柱中庭的地面铺装上,后来开始在公共建筑的庭院或围合而成的场地中使用,譬如当时的体育场里就出现了“用大理石嵌边的长椭圆形跑道”。后来在古罗马的公共造园中,铺地已经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铺装形式。最初的铺装以实用为主,石材作为一种耐用和容易获得的材料一直为欧洲的人们所喜爱。
欧洲中世纪时期建造的城市中,道路和广场铺装随处可见。而且由于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历史,铺装材料也以石材居多。人们漫步其中,感受到的是地面铺装那宜人的尺度、古朴的质感、美丽的图案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些石材铺就的道路和广场,经过千百年的脚踵磨砺和风吹雨打,出现了微妙的起伏变化,宛若一幅幅韵味独具的石材镶嵌的画作,记录着发生在其上的古老故事和不朽的美丽传说。(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人们大都就地取材,因此路面铺设的材料以砖、石材、碎石和沙砾为主,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的需要。中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用来铺地的带有装饰花纹的地砖。在长期的营造活动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铺装经验和技术,尽管使用的是比较原始和粗粝的材料,但仍创造出很多精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铺装杰作。
中国古代的铺装也有许多精美之作,尤其是在宫殿、寺庙、陵墓和风景园林等大型公共场所,以及达官显贵和文人营造的私家园林中。在那些环境优美、自然朴实的小镇中,街巷的铺装就地取材,自然素朴,雅致大方。北京紫禁城中大片的方砖铺装严整而有序,以对称式布局烘托出一种庄严神圣、不容侵犯的皇家气派;几处沿着中轴线精雕细琢、满是云龙的“御道”,不但强调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而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则是另一番景象。铺地小巧别致,纹样丰富多变,以小见大,匠心独运。不但做工考究精致,而且与其他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充满文人趣味的氛围。
时至今日,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给景观铺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景观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也给铺装设计注入了新的动力。设计者们对景观铺装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外不断涌现出大量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观铺装设计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