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成果

生态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上,学者们均有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在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进程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迫在眉睫。乡村景观规划自然受人欢迎,但一些规划却没能与乡村的现状紧密联系。乡村景观规划要突出乡土特色,这是因为乡村景观作为一种风土与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

生态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成果

(一)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空间分布与时间演进上,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反映着现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反映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上来看,乡村景观是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上来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以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的科学艺术,其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体现了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和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确保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安全、舒适。

(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就是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并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上,学者们均有自己的观点。王云才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7大原则:

(1)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2)保持自然景观完整性和多样性。

(3)保持传统文化继承性。

(4)保持斑块合理性和景观可达性。

(5)资源合理开发。

(6)改善人居环境。

(7)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探讨现阶段中国乡村景观意向、景观适宜地带、景观功能区、田园公园与主题景观和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谢花林等认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整体综合性、景观多样性、场合最吻合、生态美学原则。

对于中国高强度土地利用区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肖笃宁认为必须坚持4项原则:

(1)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

(2)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

(3)控制、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塑造优美、协调的人居环境和宜人景观。

(4)水山林田路统一安排,改土、治水、植树、防污综合治理

(三)乡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亟待转变思想观念

在乡村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到乡村经济、设施等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乡村景观的发展,简单地将乡村的发展等同于向城市的发展模式靠近。不难发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效仿城市,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使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一些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正在兴建村镇标志性建筑、广场等。一些在城市早已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殊不知,乡村居民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乡村居民还缺乏规范的规划设计观念,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的、缺乏设计的平顶式、甚至没有外墙装饰的建筑屡见不鲜,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把景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

虽然一些地方有“见缝插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绿化”的意识,但不是通过规划设计,而是自作主张,完全随意行事。这些观念认识上的偏差都将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和畸形发展。不可否认,在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进程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迫在眉睫。

2.乡村景观规划缺乏乡土特色

中国63.46%的村庄已经编制乡村总体规划,但是总的看来,规划不尽如人意。乡村景观规划自然受人欢迎,但一些规划却没能与乡村的现状紧密联系。简单地把村庄用地当成白纸,要求齐刷刷“画”出“理想”的新农村景象,他们认为“规划就是要推倒重来,就是要把农村建成城市小区那样,才能让村民都过上城里人那样的小康生活”。乡村景观缺乏规范、任务又繁重,再加上时间紧、经济条件的限制,所做出的规划难免粗糙,缺乏分析研究,必然影响对“景观”问题的考虑。修宽马路、建高洋房,似乎成为村镇建设的首选模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从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景观规划要突出乡土特色,这是因为乡村景观作为一种风土与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里,乡村景观所附着的风土色彩和组含的文化氛围,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代替的。单一化的发展,使得新建村落平庸无味、千村一色。许多地区的文化景观都面临着压力,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渐褪色。

打破在地域上、历史上形成的乡村景观,会破坏原有乡村景观的和谐,造成乡土特色的丧失。这不仅会限制乡村功能的发挥,还会对乡村景观的生态保护以及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产生影响。

3.乡村景观规划对生态的保护不够

从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中不难看出,学者把乡村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的增长,造成对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树、河(溪)流、池塘与自然植被等是任何一个乡村地区固有的特征。然而,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很少考虑乡村这些所固有的自然元素。原有浓荫的大树不见了,河边、池边的自然植被被毫无生气的混凝土驳岸所取代,还出现大面积硬质铺装的广场……这一切不但使乡村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大面积标准化农田的建设,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生产结构和简单的生态循环关系,破坏物质多级循环和重复利用的生态结构,使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简化,不利于景观多样性的建设,不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且由于廊道固有的过滤隔离分割作用,大量田间宽马路的建成在作为人流输送和物质运送主要通道的同时,也会影响斑块间的连通性,降低连接度,造成景观的破碎化,改变景观的固有格局。景观分割往往阻碍斑块间一些陆生物种的迁移,影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降低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养分、水分的运动特征,破坏水源的涵养,进而影响该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四)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1.加快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www.xing528.com)

乡村景观规划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国内乡村景观规划学科的产生,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从事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景观组成的复杂性为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带来很大难度。结合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给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以准确的定位,探索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乡村景观健康有序地发展。

2.吸取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经验

应该尽量寻找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避免它们走过的弯路。法国曾经一度农业贡献率急剧下降,乡镇似乎失去一切活力。而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城乡之间的生活条件就达到相同的水平,乡村不但拥有城市生活的一切舒适,还有城市所没有的美好环境。新型乡村空间不但有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而且具有居住、娱乐、工业和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功能。人们在乡村社会找到在城市社会所难以找到的个性化、归属感的空间。

英国的《21世纪地方发展纲要》从4个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规划设计:

(1)采取生态学的方式去考察社区,重新研究社区与其背景的关系。

(2)应尽可能强化地方社区独立和综合的功能。

(3)采用人的尺度、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人群的混合居住、维护地方的社会资本等基本准则。

(4)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使每个人都能负起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责任。

目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是中国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研究的捷径。当然,国外的成功经验与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相结合必不可少。

3.制定相关乡村景观的法规和政策并注重宣传

目前,中国实行村镇规划的一套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涉及乡村景观层面的内容非常有限。乡村景观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实属正常现象,应进一步制定有关乡村景观规划的法规和政策,作为规划实践中执行的标准。而乡村居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更不清楚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应加强对乡村居民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

4.乡村景观规划要突出乡土特色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形成不同特色的乡村景观。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没有发展就没有现代文化的产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乡村的更新与发展正好保证乡土文化的延续,同时为新的文化得以注入提供前提。在文化整合的同时,借助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强调和突出当地景观的特殊性,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这不仅可以使乡村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对于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乡村多种经济是非常有益的。

5.加强乡村景观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乡村景观目前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如垃圾随处可见、乱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房建新房……这都是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因此,乡村各级政府需要成立相应的景观监督与管理机构。对影响乡村景观风貌的违章行为和建设加以制止,而且对于建成的乡村景观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管理,保持良好的乡村田园景观风貌。

(五)生态视角下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实现乡村景观优美、稳定、可达、相容和宜居的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特征。不同区域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重点不同:城市近郊区主要是都市农业,以园艺业和设施农业为主,同时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景观生态规划应注意控制区域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生态脆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重点在于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以改善受胁迫或被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如荒漠化地区的林一草一田镶嵌景观格局、平原农田区的防护林网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高速发达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自然植被斑块所剩无几,通过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立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现代乡村景观变得十分迫切。

针对中国乡村建设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活贫乏、聚落零乱等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国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1.乡村景观意象设计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从乡村景观意象规划的目的来看,重点关注乡村景观的可居性、可投入性和可进人性,体现现代乡村作为居住地、生产地和重要的游憩景观地的三大景观功能。

2.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

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是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要素分析与景观整体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行为相容性而进行的景观生态规划。乡村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等十大类30个小类。乡村人类行为,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采矿业、加工业、游憩产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六大类33个小类。根据景观行为相容性程度分级,建立景观相容性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行为体系。

3.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

依据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与乡村可持续景观体系建设的原则将乡村景观划分为4大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这4大景观区域的划分,标志着人类活动对景观的不合理利用程度、景观区域存在的主导矛盾、景观区域在乡村景观中的价值功能所在。

4.田园公园规划设计

田园公园是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游憩地建设过程中的一种主题园,是以乡村景观为核心形成的自然、生产、休闲、康乐的景观综合体。田园公园的功能区通常应包括中心服务区、乡村景观观赏区、农事活动体验区、乡村生活体验区、绿色农产品品尝区、休闲度假区、公共活动区、主题园区、康体活动区等功能区。

5.乡村聚落为核心的景观生态规划

乡村聚落为核心的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性质和功能规划,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平衡,聚落形态及扩展空间景观生态规划,聚落规模与功能区规划,聚落体系与乡村聚落风貌塑造,乡村道路系统与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区划与区域景观控制规划,自然景观灾害控制等规划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