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湿地景观规划主要方法:生态视角研究

湿地景观规划主要方法:生态视角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湿地景观生态规划是解决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以南京市玄武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为例来说明湿地公园规划方法,玄武湖是著名的城市湖泊,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规划设计主要从环境生态、视觉景观、人文活动3个层面展开。现以湖南目平湖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为例,介绍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湿地景观规划主要方法:生态视角研究

湿地景观生态规划是解决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要重视湿地的创建,科学制定退田还湖政策、法规,在空间布局上明确划分湿地保护区、恢复区、创建区和可转化区,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相应的生态工程措施。借鉴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方法,可将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分为3种。

(一)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加入人工湿地

西方很早就已将人工湿地引入景观设计,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他们经常将凹地改造成水渠或池塘用以收集雨水,再在周围种上植物,也有的用渗透性较好的材料铺地,使雨水渗入地下进行循环。这样既节约了水源,又能创造出美丽的城市景观亮点。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厌氧池,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戏水池以及连接各个工艺的水流雕塑和自然水沟等5个部分。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园区水系统包括6个部分:位于地下的园区内各建筑组团产生的生活和实验室污水收集系统;位于园区西北的生活污水处理室,收集的污水在这里进行2级处理;环绕园区的线状湿地系统,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缓慢绕园1周后成为干净水源;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群落为主的中央湿地;屋顶和园内绿地系统,在降雨情况下形成的径流直接进入湿地系统,在绿地需要灌溉季节,可以直接从湿地系统取水;园区和外界的水交换系统。

(二)建设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园概念。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湿地公园”,如中国香港米埔国际湿地、澳大利亚的Moreton Bay湿地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城市区域内的湖泊、河流等天然湿地可以采用建设湿地公园的途径。

现以南京市玄武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为例来说明湿地公园规划方法,玄武湖是著名的城市湖泊,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规划设计主要从环境生态、视觉景观、人文活动3个层面展开。

1.环境生态

主要从水体保护规划、岸线保护设计、陆地保护3个方面进行,目的在于形成一个洁净、健康的湖泊水体。作为城市的明眸,城市湖泊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丰富的景观区域,同时也受到外围城市人工景观的衬托。

2.视觉景观

为了在视觉感官上保护湖泊自然景观的纯净与周边城市建设的协调,视觉景观生态规划主要考虑建筑高度的控制、风格形式、色彩、体量以及细节处理形式的统一与限定条件,还有景观时间变化控制等等,通过相应的控制与限定,最终达到规划所构想的创造一个“水面、绿地、建筑”交融的城市湖景观环境。因此,视觉景观生态规划包括景观高度的保护控制、景观风格风貌的保护控制、景观时间变化控制3项内容。

3.人文活动(www.xing528.com)

人文活动保护主要包括湖泊历史人文遗产的保护、人类景观活动的保存延伸两个方面,前者指玄武湖五洲及其沿岸历史遗迹文化胜景、传说演义的开发利用,后者是指与水文化有关的风俗、民俗的保护。

(三)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对于大面积的天然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湿地景观保护与管理的主要途径。同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一样,湿地自然保护区通常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3部分。由于湖泊湿地具有较高的观光旅游、教育科研等社会价值,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因此,湖泊湿地的自然保护规划往往与生态旅游规划结合在一起

现以湖南目平湖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为例,介绍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洞庭湖西部,沅水、澧水、松滋、太平、藕池等洞庭湖区8条河流汇合处。保护区总面积3.5×10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2×104hm2,主要保护目平湖及周边地区的湿地水禽、水生动物及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包括以下中心内容:

1.划分景观类型

目平湖观鸟游览区内的主体景观类型分为沅江入湖口景观、内陆湖泊湿地景观、退田还湖堤垸景观、湖岸景观、岛屿与湿地景观。

2.植被改造

为了改善目前植被的单调结构,增加景观多样性,吸引野生鸟类,并遮蔽游人活动,规划沿湖堤开展植树造林。在废堤浅水区和季节性水淹区配植水松、落羽松等耐水淹的乔木树种,恢复大型树栖鸟类巢区;堤坡上配植碧桃、垂丝海棠、小蜡树等小乔木,大红泡、金樱子、小果蔷薇等灌木;堤顶配植本地杨、柳,从而形成多层次植被结构。树种的选择除注重地带性特点和耐水淹外,也可搭配一些核果类、浆果类及果皮多肉的类型,以便吸引食果鸟类,增加色彩和美感。

3.改造小生境

为更好地保持湿地生境,规划在堤坝缺口处建立水闸以保持枯水期垸内水文条件的稳定性;在垸内明水面适当位置建立一至两个土滩(或小岛,其植被可自然恢复),形成水陆相间地带,并投放饵料,饲养一些驯化水禽,如绿头鸭等,以招引野生鸟类;秋季开始拦网蓄水留鱼,利用网箱进行育种,汛期过后在垸内放养一些鱼虾蚌类,为水禽类提供良好觅食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