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研究

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类型1.高山冻原带景观海拔高度超过5000 m,终年被冰雪覆盖,是现代冰川作用强烈的区内极高山。(三)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的原则根据景观结构的整体性、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

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研究

(一)卧龙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种省汶川县境内,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45′,总面积20万ha,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珙桐、水青树、四种红杉等珍稀濒危生物以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

1.地貌情况

卧龙地区属于四种盆地边缘山地,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及河流的侵蚀作用,区内山高谷深,相对高低悬殊。四姑娘山海拔高达6250 m,东部木江坪海拔高度仅1150 m,两地水平距离48 km,相对高差达5100 m。区内主要河流有皮条河、正河、西河和中河,河流西侧发育许多支流,形成树枝状水系,河谷呈V形,落差较大,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如皮条河的平均比降为275‰,40 km流程,相对落差1200 m)。

2.气候情况

卧龙自然保护区属青藏高原气候区,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据沙湾气象站(汶川县)1982—1984年统计表明,平均气温9.8℃,最低气温(1月)-1.7℃,最高气温(7月)17℃,年日照时数926.7小时,年降水量1800 mm,蒸发量873.9 mm,相对湿度80%。

3.土壤情况

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万儒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本区发育有从亚热带到冰缘环境的各种土壤类型。从河谷到山顶,主要土壤类型垂直分布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

4.植物(植被)情况

地势高低悬殊,利于不同适应性生物的生长发育,形成明显的动植物及植被地理垂直带谱。1150~1600 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82科199种,动物38科118种;1600~22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植物95科254种,动物45科174种;2200~2700 m的针阔混交林内植物60科231种,动物42科151种;2700~3800 m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带中植物41科184种,动物38科116种;3800~4500 m的亚高山灌丛、草甸里植物34科275种;动物20科53种;4500~5000 m的高山流石滩动植物种类稀少。

(二)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类型

1.高山冻原带景观

海拔高度超过5000 m,终年被冰雪覆盖,是现代冰川作用强烈的区内极高山。虽无野生生物分布,但为岷江流域分支河流的水量来源之一,具有参与地球水分大循环的生态功能。由于地势陡峭、人迹罕至,是天然维持的景观系统。

2.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景观

海拔4400 m至现代冰川的前缘,其土壤是由流石风化作用形成的区内分布高度最高的高山寒漠土,发育处于原始状态。因气候严寒,植物种类贫乏,主要是凤毛楚、虎耳草红景天属植物,还有几种特产的珍贵药用植物呈零星分布,如水母雪莲花、梭砂贝母、雪茶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动物种类很少。

3.亚高山及高山草甸景观

海拔高度3600~4400 m,土壤由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组成,植被类型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及高山草甸,主要植物为高山草类,如扭盔马先蒿,长葶鸢尾,大黄橐吾、柳兰、糙野青茅、老芒麦、珠芽蓼、圆穗茅、羊茅和矮生蒿草等约34科275种,野生动物20科53种,它是卧龙特区牧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终年有数百头牦牛游牧其中。(www.xing528.com)

4.原始森林植被景观

海拔1150~3600 m,土壤包括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棕色暗针叶林上,是卧龙自然保护区保存较完整,人为影响较轻,且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之地,占全保护区的85%以上。森林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直到寒温性针叶林,共5个植被垂直带。

5.天然次生林景观与原始森林植被景观

沿保护区河流两岸呈镶嵌分布,海拔高度1150~3200 m左右,主要由一些常绿阔叶树(樟科灌木状植物等)、落叶阔叶树及禾本科植物组成的植被景观,其中分布着一些落叶珍稀植物,如珙桐、光叶珙桐、金钱槭、连香树、水青树、圆叶木兰等。野生动物少量分布其间。由于农民燃料问题(据估计大概每年需砍伐灌木6.7万kg,折合原木6702 m3),对这一景观影响较为严重。

6.河漫滩灌丛植被景观

呈间断性沿保护区各河流的台地、漫滩及河内沙丘分布,主要由大叶醉鱼草、胡颓子属植物、沙棘、马桑以及各种柳树构成景观植被组分。具有调节洪峰流水量,保持泥沙,减缓河水流速等生态功能。

7.人工栽培植物群落景观

包括四川红杉、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以及栽植牧草(多年生黑麦草)等,在保护区内呈随机块状分布。

8.农村聚落地理景观

农村聚落是指农宅、村镇等人工建筑物、道路、桥梁以及人类生活物资、农作物及饲养家禽,分布于保护区内河流两岸的冲积台地上。建筑结构包括木石、石和木3种结构类型。庭园经济十分贫乏,除蔬菜外,主要为杏、桃、苹果花椒等几种经济林木。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品种为玉米小麦马铃薯等,马铃薯产量较高,亩产750~1000 kg或1500~2000 kg不等,其余很低。

(三)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的原则

(1)根据景观结构的整体性、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

(2)根据景观的地貌学特征和植物学特征以及人类影响的强度。

(3)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设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区域。

(4)兼顾珍稀濒危生物的种群数量地理分布,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