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条件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连襄樊市保康县,西接重庆市的巫山和巫溪两县,南临宜昌市的兴山县和恩施州的巴东县,北倚十堰市的房县和竹山县。地理坐标109°56′~110°58′E,31°15′~31°57′N。
本次规划的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范围,位于神农架林区的西北部,涉及红坪镇大部分、松柏镇西部、宋洛乡西北部3个乡镇和红花朵、红坪、温水3个林场的36个行政村(分场、林业队)。地理坐标110°12′~110°39′E,31°31′~31°52′N。东西长42.5 km,南北宽38 km,规划面积89161.4 hm2。
2.地质地貌条件
神农架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淮地层区的大巴山—大洪山分区,区内地层出露较全,出露最老的地层为神农架群。出露的地层多为火成岩,按其成岩特征分为侵入岩和火山岩两大类。侵入岩以基性岩为主,其次有超基性岩;火山岩主要分布在神农架群乱石沟组、大窝坑组、台子组、温水河组和马槽园群的火烧尖组中,属扬子期火山岩。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主要以志留纪以前富含钙质的板岩、页岩组成,岩溶地貌比较发达,喀斯特溶洞及落水洞时有所见。
神农架在“中国地貌区划”中属大巴山中山与低山(三级地貌单元)。在“湖北省地貌区划”中称“神农架侵蚀构造高山地貌小区(三级地貌单元)”。区内山峰多在海拔1500 m以上,海拔3000 m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 m,是大巴山脉主峰和湖北省的最高点,也是华中地区最高点,故又称“华中第一峰”。神农架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398 m,是区内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 m。山脉呈东西走向,山南向北过渡。区内地貌主要有:山地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冰川地貌。
据统计,本次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海拔在1000 m以上的山峰有548座,其中1000~2000 m的山峰263座,2000 m以上的山峰285座。
3.气候与土壤条件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日照少,气温低,雨量充足。气候类型多样,年平均气温3.2~12.1℃,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4%~82%,年均降水量974 mm,年平均风速1.8 m/s。低海拔地区冬长夏短,冬季持续时间136~264 d,夏季持续时间4~71 d;海拔1500 m以上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适宜避暑度假休闲。境内有暴雨山洪、低温冻害、滑坡落石等自然灾害;海拔1700 m是本区粮食作物生长的上限。
境内土壤呈东西向地带状分布,土壤垂直分布明显,由亚热带的山地黄棕壤,向暖温带的山地暗棕壤呈明显垂直带谱,南坡的山地黄壤向暖温带常绿针叶林的灰化暗棕壤呈有规律的更替演变。规划公园范围内的土壤主要由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和山地灰棕壤三个主要类型组成。
4.水文与植被条件
规划公园范围内主要水系为香溪河水系和南河水系。香溪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神农架山脉的南麓,经秭归、兴山两县注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884 km2,共有大小溪流95条,其中季节性溪流52条。南河水系系汉江支流,处神农架北麓,发源于鄂西北南部山区,南河水系流域面积1368 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5 m3/s,该水系共有大小溪流112条,其中季节性溪流57条,主要支流有关门河、古水河、洛溪河和鱼头河等。
神农架植被属于中国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绿落叶桦类华山松植被试的东缘部分。自然植被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和沼泽6个植被类型,其中针叶林划分为中低山常绿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共7个群系;阔叶林划分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类,共15个群系;竹林划分为4个群系;灌丛划分为3个群系;草丛暂定1个群系;沼泽植被1个群系;共31个群系。
(二)神农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概况
1.森林分布情况
已有的研究将神农架不同海拔高度上发育的植被分别划分为3、4或5个垂直带。《神农架志》一书中,按垂直分布划分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亮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暗针叶林带3个带谱。
2.林地资源情况
据1999森林资源清查(不含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同),神农架林地总面积229431.5 hm2,其中森林174259.2 hm2,占林地面积的75.95%,疏林地192.1 hm2,占0.08%,灌木林地39589.8 hm2,占17.26%,无立木林地15343.8 hm2,占6.69%,苗圃地46.6 hm2,占0.02%.森林覆盖率68.5%。
森林中,针叶林6 927.1 hm2,占森林面积的3.98%,阔叶林158705.5 hm2,占91.07%,针阔混交林8578.8 hm2,占4.92%,农林间作林47.21 hm2,占0.03%。
规划森林公园范围内,总面积89161.4 hm2,占圈区国土面积的27.4%。其中,森林面积77 947.5 hm2,占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的87.4%,其他11213.9 hm2,占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的12.6%:森林面积中,针叶林3313.5 hm2,占3.7%,阔叶林74634.0 hm2,占96.3%。森林公园内的森林覆盖率为85.4%。
3.林木资源情况
神农架林区活立木总蓄积l1980400.9 m3,其中,森林11939173.2 m3,占99.66%,疏林地3 693.9 m3,占0.03%,散生木37533.8m3,占0.31%,森林面积中,针叶林面积458469.2 m3,占3.84%,阔叶林10 972183.9 m3,占91.90%,针阔混交林508520.1 m3,占4.26%。
4.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
神农架林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据初步统计,维管束植物约有3239种,隶属于1027属236科。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为0.997/km2,单位面积内的维管束植物物种数量丰度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值0.004/km2。境内含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地区特有种属。
境内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以动物物种最丰富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例,该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36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脊椎动物有39种。
森林公园规划范围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北部,神农架山脉的北坡。虽然不可能包含神农架所有的生物物种,但由于该旅游地海拔高差从800 m到2751.8 m,区内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所以含有神农架地区相当数量的生物物种。就生态旅游资源而论,该旅游区内所含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在拓展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容、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体现神农架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竞争性,突出“人与自然”同生共荣、和谐发展的主题,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康体保健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科学考察、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系列旅游产品,完善现代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国内著名、国际知名和强吸引力、世界性美誉度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公园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科学地进行规划,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避免盲目、无序、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www.xing528.com)
(2)资源整合原则。神农架林区内有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神农架九大湖湿地公园和天生桥、神农坛等著名景区;有杉树王、千年杉后、金丝猴等极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独具魅力的野人传说;有源远流长的《黑暗传》等文化旅游资源。应当立足大神农架,整合旅游资源,科学地发展大神农架的旅游业。
(3)市场导向原则。发展大旅游,开辟大市场,立足大神农架,面向全中国,放眼全世界。神农架的游客目前主要来自湖北省内和西安、重庆等周边地区,继续努力发展周边旅游客源市场;大力拓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逐步开辟东南亚、欧美及韩国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4)前瞻性原则。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的旅游形式是观光旅游,“21世纪将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型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旅游发展趋势。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必须把握时代脉搏,适度超前。
(5)个性化原则。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神农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在规划中应充分突出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原始森林、神农文化、野人野趣,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探险猎奇、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会议旅游胜地。
(四)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
1.天然林保护
(1)加强对森林公园范围内该项目林地的火灾、病虫害的监测与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及时发放资金。
(2)全面停止商品材采伐,木材产量调减到位;关闭木材加工、运输、销售等企业;严格控制薪材和自用材采伐量。
(3)对于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区内的残次林、疏林地,应进行林相改造,有目的地提高其景观效果。
(4)严格控制在森林公园范围尤其红坪镇周边的山体开山取石,禁止对林木乱砍滥伐。
(5)为解决农村的生活烧柴和取暖,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应积极推进森林公园范围内农村能源替代产业建设,包括兴建沼气池、省柴节煤灶等。
2.退耕还林
(1)加强对森林公园范围内已划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林地的抚育和管护,防止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成林。
(2)对于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尚存的宜林荒山、荒地,应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和景观需要,建设名特优经济林或营造景观林。
(3)为减少人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生态移民相结合,将居住在边远山区和生态脆弱区的居民按照梯次搬迁的思路安置在公路沿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3.封山育林
森林公园范围内,海拔较高,土壤厚度较薄,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人工辅助下的封山育林,促进森林的演替,引导群落向正向、有利方向演替。宜采取封山育林的地类参考《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153—2004)实施。
4.古树名木的保护
(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公园范围内进行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境内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拍照、编号,建立资源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2)古树名木由林区、政府设立保护牌,对于游客可能会对古树名木带来破坏的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其不受到游客的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应当标明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和基本特征等内容。对位于道旁和人畜活动频繁地段的古树名木,应加修坚固的围合或围栏,并定期进行检查。
(3)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保护、认养古树名木。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不得损害和随意处置古树名木,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有批评、劝阻和举报的权利。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
(6)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或者遭受人为和自然损伤,出现了明显的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5.区域绿化
森林公园范围内的绿化在满足亲近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精神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为旅游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森林公园范围的绿化主要包括国道沿线、步游道沿线、旅游服务管理区和公园大门入口处。
(1)国道沿线。209国道是进入神农架景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对外宣传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209国道两侧的植被已经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建设无序,风格不一。为丰富道路景观,在配置形式上力求多样化组合,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以实现高低错落有致、色彩对比显著、移步景变的景观面貌和舒适凉爽的环境效果。树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考虑神农架地形复杂,公路弯多坡陡,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要在服从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达到绿化、美化和防护的效果,应避免树种选择和配置不当而影响交通功能的发挥,留下交通安全隐患。应结合车速与视点不断移动的特点,考虑视觉与心理效果,做到尽量与周围景观、自然环境相协调。
(2)游步道沿线绿化。游步道沿线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以原有的植被为主,通过“借佳景、摒劣景”,依山就势,使游览道与景区环境自然融合。各游步道根据其不同用途,两侧分类加以绿化修整,林下自由配植灌丛花卉,形成生态型景区“幽、雅”的风格特色。
(3)旅游服务管理区绿化。旅游服务管理区的绿化要求精致、美观、现代,以栽植常绿树种为主,适当栽植观赏价位较高的果树或花卉灌木,以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不引进外来草皮。
(4)公园大门绿化。以神农架珍贵观赏树种(如珙桐、秦岭冷杉等)和乡土野花野草巧妙搭配烘托入口气氛。尽量移植大树,让游客一进公园大门就能感受到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朴幽野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