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传染病的共同特点及流行特点
(1)传染病的共同特点
①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其特异性的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②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③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动物机体会产生特异性的反应。
④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都能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⑤大多数传染病具有该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一定病程经过。
(2)流行的表现形式根据在一定时间内畜禽传染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流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①散发 发病畜禽数目不多,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个别零星病例出现。
②地方流行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发生,发病数目较多,带有局限性流行特征,比较小规模的流行。
③流行性 发病数目多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能传播到较广的范围。
④大流行 发病数目很多,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
(3)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①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某些传染病经常在一定的季节发生,或在一定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季节影响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在和散播,季节影响活的传播媒介的生存和活动,季节影响畜禽的生命活动和抵抗力。
②流行过程的周期性 某些畜禽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再度发生流行,称为流行过程的周期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畜禽除发病死亡或淘汰外,余下的患病康复或隐性感染的畜禽获得了免疫力,而使流行逐渐停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新一代出生,或引进新易感畜禽,使畜禽易感性再度增高,结果重新造成流行。
2.掌握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发展过程
(1)感染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抵抗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这造成了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一般按患病动物病症是否明显,可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显性感染;症状不明显或不表现任何症状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的动物一般难以发现,多是通过微生物学检查或血清学方法查出,因此在临床上这类动物更加危险。
②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由单一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由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微生物后,随着动物抵抗力下降,又有新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原先寄居在动物体内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最先侵入动物体内引起的感染,称为原发感染。如鸡感染了支原体后,再感染大肠杆菌。
③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从外界侵入动物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都是此类。而病原微生物如果是寄生在动物体内的条件性病原体,由于动物机体抵抗力的降低而引起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④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一般以患病动物的致死率作为标准。致死率高者称为恶性感染,致死率低的则为是良性感染。如狂犬病为恶性感染,猪气喘病多为良性感染。
⑤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病程较短,一般在24h内,常没有典型症状和病变的感染称为最急性感染,常见于传染病流行的初期。急性感染的病程一般在几天到两三个星期不等,常伴有明显的症状,这有利于临床诊断。亚急性感染的动物临床症状一般相对缓和,病程较长,也可由急性发展而来。慢性感染病程,在一个月以上,如布鲁菌病、结核病等。
⑥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而非典型感染则表现或轻或重,与特征性临床症状不同。
⑦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能向全身多部位扩散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从而引起全身性症状,称为全身感染,其表现形式有:菌(病毒)血症、毒血症 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等。而如果侵入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或数量不多,病原微生物常被限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局部病变的感染,称为局部感染,如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创伤。
⑧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有些病毒可以长期存活于动物机体内、感染的动物有的持续有症状,有的间断出现症状,有的不出现症状,这称为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疱疹病毒、副黏病毒和反转录病毒科病毒,常诱发持续性感染。
慢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毒或类病毒感染后呈慢性经过潜伏期长达几年至数十年,临床上早期多没有症状,后期出现症状后多以死亡结束,如牛的海绵状脑病等。
以上感染的各种类型都是人为划分的,因此都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往往会出现交叉、重叠和相互转化。这可以帮助我们对各种传染病进行诊断、预防和有效地控制。
(2)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人们将传染病分成四个阶段,虽然各阶段有一定的划分依据,但有的界限不是非常严格。
①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到动物出现最初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潜伏期不同,就是同一种传染病也不一定相同。潜伏期一般与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侵入途径和动物机体的易感性有关,但一般来说,还是相对稳定的,如猪瘟的潜伏期为2~20天,多数为5~8天。总的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一致;而慢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则差异较大,较难把握。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短时,疾病经过往往比较严重;潜伏期长时,则表现较为缓和。因为动物处于潜伏期时没有临床表现,所以难以被发现,对于健康动物来说是较大的威胁。同时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②前驱期 是指动物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出现特征性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这一阶段一般时间较短,仅表现疾病的一般症状,如食欲下降、发热等,此时对传染病的诊断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③明显期 是疫病特征性症状的表现时期,是疫病诊断最容易的时期。这一阶段疫病动物排出体外的病原微生物最多、传染性最强。
④转归期 是指明显期进一步发展至动物死亡或恢复健康的一段时间。如果动物机体不能控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则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得到加强,病原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或杀灭,症状就会逐步缓解,病理变化慢慢恢复,生理机能逐步正常。在病愈后一段时间内,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马上消失,会出现带毒(菌)现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保留时间不相同。
3.掌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1)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传染病的发生过程,即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感染的过程,因此,传染病发生的条件与感染发生的条件致,即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和外界环境条件。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概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从畜禽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即由个体到群体,数目由少到多,范围由小到大的过程。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其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传染源包括病畜和病原携带者。病畜即传染病的患病家畜,是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上无任何症状,但能携带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由于病原携带者缺乏明显症状,往往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但其却能携带和排出病原体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病原携带者是更危险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②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畜禽所经过的途径,又称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既有直接接触传播,也有间接接触传播;既有水平传播,也有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在动物之间的横向传播;垂直传播则是病原体由亲代向子代的纵向传播。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畜禽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③畜禽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畜禽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感受性。畜群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状态等,都对畜禽的易感性有重要影响。
(4)流行过程的特征
1)流行的表现形式 根据在一定时间内畜禽传染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流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①散发性 发病畜禽数目不多,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个别零星病例出现。
②地方流行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发生,发病数目较多,带有局限性流行特征,比较小规模的流行。
③流行性 发病数目多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能传播到较广的范围。
④大流行性 发病数目很多,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
2)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①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某些传染病经常在一定的季节发生,或在一定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季节影响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在和散播,季节影响活的传播媒介的生存和活动,季节影响畜禽的生命活动和抵抗力。
②流行过程的周期性 某些畜禽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后,再度发生流行,称为流行过程的周期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畜禽除发病死亡或淘汰外,余下的患病康复或隐性感染的畜禽获得了免疫力,而使流行逐渐停息。经过段时间后,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新一代出生,或引进新易感畜禽,使畜禽易感性再度增高,结果重新造成流行。
4.理解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1)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
①有致病力的寄生虫。
②易感宿主。
③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2)寄生虫病的流行条件
①感染来源指感染某种寄生虫的病畜禽或带虫者。
②感染途径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是指寄生虫感染宿主所通过的方式或门户,常见的途径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
③易感畜禽群。
(3)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①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②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③寄生虫病多呈慢性经过,甚至呈轻微或缺少临诊症状,只引起生产能力下降的隐性经过。
④寄生虫病的流行形式较为常见是呈地方性,少数为散发性或流行性,有时为流行性爆发。
⑤许多寄生虫病为自然疫源性疫病。
(4)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两大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由参与免疫反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构成。
(1)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形成、诱导、分化淋巴细胞的器官,即产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法氏囊中发育成熟。
(2)周围免疫器官 周围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也是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器官。包括淋巴结脾、扁桃体、禽哈德尔氏腺和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
(3)免疫细胞 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等。免疫细胞中,T细胞和B细胞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分化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称为免疫活性细胞。
①T细胞 T细胞由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根据T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功能可将其分为七个亚群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放大T细胞,记忆T细胞。
②B细胞 B细胞由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在法氏囊中发育成熟,根据其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协助可将其分为两个亚群:非依赖性的B 细胞,依赖性的B细胞。
6.理解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1)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某种特定异物的免疫,属于后天获得性免疫,在发挥作用时具有对异物的特异选择性。
特异性免疫包括主动特异性免疫和被动特异性免疫两种,前者是动物机体对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后者是动物从体外直接获得抗体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www.xing528.com)
主动特异性免疫的免疫应答过程免疫应答包括识别、激活和效应三个阶段,由抗原识别开始,随后导致淋巴细胞激活,最终产生免疫效应。识别阶段是抗原与体内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激活阶段是与抗原结合的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殖与分化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抗体、淋巴因子、致敏淋巴细胞或效应细胞等结合抗原、清除抗原的阶段。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或效应细胞,合成与释放多种免疫效应物质,杀伤抗原或把细胞的过程。细胞免疫对细胞内抗原起主要作用。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抗原激活的淋巴细胞产生的除抗体以外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的总称,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以下七种:趋化因子移动抑制因子淋巴毒素因子、皮肤反应因子促有丝分裂因子、转移因子和干扰素。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是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再由免疫球蛋白结合抗原清除抗原的过程。体液免疫对细胞外抗原起主要作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抗体。
(2)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对病原微生物或异物没有特异选择性的免疫,是动物生下来就具有的免疫机能,属于先天性免疫,其作用是阻挡病原微生物侵入及杀灭、吞噬病原微生物。非特异性免疫由机体的防御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炎症作用,以及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的体液作用共同构成,受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防御屏障结构主要是指机体的皮肤与黏膜构成的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吞噬细胞包括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和血液中的中性细胞、大单核细胞等共同构成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血清中的一组特殊的能协助和加强抗体免疫效应的蛋白质,在激活过程中表现杀菌和容菌作用,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吞噬细胞,还具有免疫黏附、中和病毒和产生过敏毒素的功能。
7.了解抗原、抗体和血清学反应
抗原
(1)抗原的概念 抗原是种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产生的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种物质要构成抗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异物性,大分子胶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子构型。
(3)抗原的特异性 一种抗原物质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称为抗原的特异性,或称专一性、针对性。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上具有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所决定的,这些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是抗原与抗体结合的部位,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空间位置和排列,对免疫应答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4)抗原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 角度,可以把抗原分为多种类型。
①根据抗原的性质,把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是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的抗原;不完全抗原是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即半抗原。根据半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又把半抗原分为复合半抗原和简单半抗原。
②根据抗原的来源,把抗原分为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
③根据对T细胞的依赖性,把抗原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④根据天然、人工、化学性质分类,把抗原分为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
⑤根据微生物的情况分类,把抗原分为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表面抗原、菌毛抗原、细菌的毒素抗原和病毒抗原等。
⑥同种异体抗原,主要包括红细胞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⑦肿瘤抗原。
抗体
(1)抗体的概念 抗体是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目前发现的免疫球蛋白有以下五种:IgG、IgA、IgM、Ig D、IgE。
(3)免疫球蛋白的双重性免疫球 蛋白既是抗体,但对异种动物来讲又是抗原,这就是免疫球蛋白的双重性。
(4)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抗体在体内产生时,主要有以下两条规律:
①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不一样初次应答 是抗原物质初次刺激机体时抗体的产生过程,产生抗体速度慢,滴度低,维持时间短;再次应答是同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机体时抗体的产生过程,由于在初次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因此在再次应答过程中,产生抗体速度快,滴度高,维持时间长。
②IgM→IgG→IgA顺序规律最早出现的是IgM,其次是IgG,IgA出现最晚。
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很多,有抗原和机体两个方面,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抗原的性质,抗原的用量,注射途径,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佐剂的应用,机体的健康状况年龄、营养状况等。
(5)母源抗体通过初乳、卵黄、胎盘等途径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6)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由抗原刺激单个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单一的高度同质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目前,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制备标准诊断血清及治疗用的高效价血神,同时应用于免疫机制的探讨和抗原决定簇的研究。
血清学反应技术
(1)血清学反应的概念 在动物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
(2)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血清学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特异性和交叉性。②结合的可逆性。③最适比和带现象。④反应的二阶段性。⑤影响反应的因素:电解质、温度和酸碱度。
(3)常见类型常见的血清学反应有以下几种:
①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的反应称为沉淀反应。包括液相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免疫电泳。其中液相沉淀试验包括环状沉淀试验和絮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包括单向单扩散、单向双扩散、双向单扩散和双向双扩散。环状沉淀试验和双向双扩散琼脂扩散试验应用较为广泛。
②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明显的凝集块的反应称为凝集反应。凝集试验有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两种类型。直接凝集试验分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直接凝集试验又称为平板凝集试验,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
③免疫标记试验免疫标记试验主要包括荧光标记试验和酶标记试验。其中酶标记试验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以定性、定量定位,无需特殊设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8.理解变态反应的类型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对机体有害的异常免疫病理反应,表现出机体生理机能的紊乱和组织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根据变态反应的反应原理和临床特征,变态反应一般分为四种,即I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和Ⅳ型变态反应。前三种反应较快,统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第四种发生反应较慢,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找出变应原,避免再次接触脱敏疗法;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扑尔敏、肾上腺素等。
9.掌握生物制品及其保存和使用方法
(1)生物制品的概念 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制剂统称为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的产物或免疫动物后加工制成的产品,包括疫苗、诊断液和免疫血清三大类。疫苗是用于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即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严格区分又可以分为疫苗、菌苗和类毒素三类;诊断液是用于诊断的生物制品,分为诊断抗原和诊断血清两类;免疫血清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根据抗原种类不同,可分为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和抗毒素三种。
(2)生物制品的保存 保存生物制品,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通常将生物制品保存于冷藏库或冰箱中,温度以2℃~8℃为最适宜,一般不超过10℃,但有些生物制品需要冻结保存或贮存于液氮中,才能更好地保持效力。生物制品的保存期,不得超过该制品所规定的有效保存期。运送生物制品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寒冷季节要避免生物制品冻结,也要注意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生物制品的反复冻结和融化。
(3)生物制品的使用 正确使用生物制品,是免疫接种的重要环节。使用生物制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生物制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免疫的效果。在使用生物制品时必须仔细检查,玻瓶或安瓿应无破损如有瓶口封印破坏,瓶塞不严,玻瓶破裂,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没有检验批号,瓶内生物制品混有异物、霉菌,有摇不散的片状或絮状沉淀物。色泽不正常等情况,均不得使用。已过有效期或未在规定条件下保存,也不可使用。
②在使用某种疫苗之前。应首先调查当地是否有该种传染病的流行和畜禽的健康状况,再应备好相应的疫苗,如猪丹毒多流行于夏秋季节,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则在春季预防接种。
③使用疫苗时,先除去封口上的火漆或石蜡,再以乙醇棉球擦净瓶塞,然后把消毒针头插入瓶内,用注射器吸取疫苗。如一次不能吸完,不要把瓶塞上的针头拔出,可用乙醇棉球包裹,以利再次吸取。忌用注射过的针头吸取,以免污染。
④疫苗一经开封,极易腐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未用完的经消毒处理后弃掉。
⑤注射疫苗应先剪毛清毒,碘酊涂擦要从注射部位的中央向四周扩展,严忌上下、左右乱擦。注射后再以碘酊涂擦。
⑥接种疫苗之后,必须在反应期内进行认真观察,如有反应,应及时给以对症治疗。
⑦在传染病流行地区使用疫苗时,应先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对受威胁的畜禽必须逐头详细观察和测温,如无体温反应和临床表现的畜禽,应立即接种疫苗。对与病畜禽同圈、槽饲养的成已有症状出现的畜禽,必须立即隔离,注射免疫血清。
⑧接种疫苗前要认真填写登记表格。把畜别、头数、制剂名称、剂量、接种方法、接种反应、填表人等分别填入登记表格内。
(4)生物制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免疫血清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免疫血清治疗动物疫病时,应注意做到:早期使用,途径适当,多次足量。
②疫苗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时,应注意做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不能随意改变疫苗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正确对待接种疫苗反应;用活苗给幼畜食免疫时应注意母源抗体的影响;对主要侵害初生幼畜禽的传染病,可通过对母畜禽进行免疫,使幼畜禽获得天然被动免疫;某些产生免疫力快的疫苗,可用于在已发生疫情的地方,对尚未发病的动物在隔离条件下进行紧急接种。
(5)生物制品的简易制备
①灭活疫苗 将免疫性好的菌种或毒种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其杀死而制成,故又称死菌。常需要加入佐剂如明矾、氢氧化铝凝胶等,以提高其免疫性能。
②弱毒活苗 用人工培有减弱的病毒(菌)株或天然的弱毒株,经大量繁殖制成。
③类毒素 将细菌外毒素用适量甲醛处理(通常用0.4%甲醛在39~40℃处理20~30d),外毒素即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抗原性,即为类毒素。
④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包括康复血清、高免血清和抗毒素。康复血清是利用患病自然康复的动物,在康复后一定时期,采血分离获得的血清;高免血清是人工使动物高度免疫后所制成的血清;抗毒素是用类毒素或毒素反复免疫后所制成的免疫血清。
(6)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检查 一是将制成的疫苗、免疫血清接种于厌气肉肝汤、普通琼脂和普通肉汤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48h,应无杂菌生长:二是将制成的疫苗、免疫血清接种非疫区健康家畜,在24~48h应无明显症状。
10.了解疫病预防和扑灭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建立健全各级兽医防疫机构。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3)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善医政策法规。兽医方面的主要政策法规有:《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1.掌握疫病的预防技术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畜禽机体的抵抗力。
(2)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管理制度,减少疫病的传播。
(3)拟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计划和补种计划,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水平。
(4)搞好卫生消毒,定期杀虫、灭鼠,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5)认真贯彻执行防疫、检疫工作制度。
(6)各地兽医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进行协作联防,防止外来疫病侵入。
12.掌握疫病的扑灭技术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和地区做好预防工作。
(2)迅速隔离病,对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若发现危害性极大的疫病,如一类动物疫病,应采取封锁、扑杀等综合扑灭措施。
(3)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对患病畜禽进行及时合理治疗。
(4)合理处理病死和淘汰的畜禽及其污染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