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的任务是通过种猪的配种繁殖,提高种猪年产断奶仔猪窝重。公猪年产断奶仔猪窝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公猪的遗传特性、配种能力、年配种母猪的数量和精液品质;母猪年产断奶仔猪窝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年产仔窝数、窝断奶仔猪数和仔猪断奶体重。其中,母猪的年产仔窝数多少与其繁殖周期的长短有关。发情技术和配种技术可以缩短母猪的空怀期,早期补料和早期断奶技术可以缩短母猪的哺乳期。通过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可以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母猪窝断奶仔猪数的多少主要与窝产仔数和仔猪哺乳期成活率有关。母猪窝产仔数主要受母猪情期排卵数、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仔猪的断奶体重主要受母猪泌乳力高低和早期补料技术的影响。
(一)种公猪的生产管理
种公猪的主要任务是参加配种繁殖。在本交或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可以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人工授精时,一头公猪可以负担400 头以上母猪的配种任务。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是种公猪生产管理的关键。
1.种公猪的生理特点和生产要求 种公猪的一次射精量较大、交配时间长、精液组成复杂。要求种公猪有较强的雄性表现、性欲旺盛、体质健壮、体质结实而紧凑、肢蹄强健、睾丸发育良好、精液品质好。
2.种公猪的饲养
(1)满足公猪的营养需要 要满足公猪的营养需要,首先要满足其对于蛋白质的需要。公猪精液中蛋白质大约占精液干物质的74%,参与公猪精液形成的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中,最重要的是赖氨酸。为改善公猪精液的数量和质量,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搭配使用,并提供氨基酸齐全且生物学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饲科如血粉、肉香粉等。
公猪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以及缺乏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会降低公猪的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从而导致配种受胎率下降。
维生素A、 D、E、B1、B3、烟酸、泛酸等对公猪的精液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饲料原料霉变或含有有毒成分以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制剂等,可以严重降低公猪的精液品质。
(2)科学配合公猪日粮 为了满足公猪的营养需要,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应据公猪的饲养标准和生产中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合公猪的日粮。
公猪的日粮,要求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合理的日粮结构,日粮体积不能太大;组成公猪日粮的饲料原料应多样化;严禁饲料原料的霉变和有毒,并尽量减少粗饲料的使用;不得在公猪日粮中长期添加抗菌制剂。
(3)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 种公猪的饲养方式应该根据其配种利用方式确定。种公猪的配种利用方式可以分为季节集中配种和全年分散配种两种。
季节集中配种 主要适于小规模猪场和母猪实行季节产仔。一般采用配种季节加强营养的饲养方式,即在配种季节开始前约1.5 个月,逐渐提高公猪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并在整个配种季节内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而在配种季节过后,逐渐降低公猪日粮中的营养水平。
全年分散配种 适于集约化大规模猪场和母猪实行计划分散产仔,公猪常年负担配种任务,要采用一贯加强式的饲养方式,即全年均衡地保持公猪配种所需要的高营养水平。
(4)采用合适的饲喂方法 公猪饲喂应坚持两个原则,即“定时定量”和“生饲干喂或湿拌料、定量不喂饱”。同时,要供给公猪以充足清洁的饮水。
3.种公猪的管理 种公猪的管理除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阳光充足等良好的生活条件外,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或制定种公猪的工作日程或作息时间。
(2)采用单栏管理方式 单栏管理可使公猪比较安静,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保持正常的食欲,并防止公猪间互相爬跨和自淫恶习现象的发生。
(3)加强公猪的运动管理 运动可以增进公猪的食欲、增强公猪的体质,可以锻炼公猪的神经系统和四肢、防止公猪肥胖。公猪的运动一般遵循“夏早晚、冬午间”的原则,尽量避开恶劣条件,每天的运动量以运动行程不短于2Km为标准。
(4)重视公猪的皮肤健康 公猪的体表应每天定时刷拭1~2次,夏季气温较高时可结合淋浴冲洗,保持公猪皮肤的清洁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
(5)加强公猪舍地面管理 公猪圈舍的地面应平坦防滑,以减少肢蹄病。必要时,应经常对不良蹄形进行修整,以免因肢蹄不良而刺伤母猪和影响配种。
(6)健全公猪精液品质检查制度 实行人工授精的公猪,每次采精都要检查其精液品质,实行自然交配的公猪,应每15d检查一次精液品质。而后备公猪参加配种前,以及季节集中配种者、进入配种季节前,都应严格检查公猪的精液品质。精液品质检查的主要指标一般为:射精量(150~500mL)、精液感官(乳白色或灰白色、气味强烈、云雾状)、精子活力(0.7以上)、精子密度(0.3亿~3亿个/mL)和畸形精子的比例(低于18%)。
(7)改善公猪的居住条件 种公猪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18~20℃。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的发生;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对公猪而言,防暑应重于防寒。一般猪场可以采取加大通风量、冲洗淋浴、猪舍喷雾、在公猪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如维生素 C、电解多维、小苏打等)、遮阳等防暑降温措施。
(8)防止公猪咬架 公猪好斗。要避免公猪打架,首先应尽量避免公猪间相遇,特别是公猪刚刚参加配种后。发生公猪打架,要尽快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伤亡事故。
(9)重视配种调教 在后备公猪达到7~8月龄时,应开始对其调教。适时调教有利于公猪的健康发育和性行为的正确引导,并对其今后的配种工作影响很大。
公猪调教的方法为:首先选择发情好、正在接受公猪爬跨的、体格大小适宜的母猪,让小公猪进行试配,然后让不会爬跨的小公猪,隔着配种栏观摩老公猪配种,最后将老公猪赶走,驱赶小公猪爬跨。对屡不爬跨的小公猪,可以在试配前注射雄性激素,并准备好发情母猪,驱赶小公猪配种。
4.种公猪的利用 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强弱、精液品质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不但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配种利用强度。
(1)确定初配年龄 初配年龄是指公猪参加第一次配种的时间。公猪的初配年龄一般在9月龄以后。小型早熟猪种或者地方猪种一般为9~10月龄、体重80~90kg以上;大中型猪种或者引进的外来猪种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90~120kg。
(2)掌握配种强度 配种强度是指公猪两次配种之间的间隔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的配种次数。公猪的配种强度应根据年龄和体质强弱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2岁以下的青年公猪,以每周配种或采精2~3次为宜;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可以每天配种或采精1~2次。但需要每天配种两次时,应分别在早晚进行,间隔8h以上,并且每周休配一天。
(3)提供配种地点 公猪配种的地点应该选择在安静、平坦、不易滑倒的地方,并远离其他公猪。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应设立专用、独立的配种区,以使公猪能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顺利地完成配种任务。公猪的配种区宜为八角形,直径3m以上,墙壁结实、无突出物(如饲槽、饮水器等),地面结实平坦。
(4)选好配种时间 公猪在饲喂前后1h内不应参加配种,配种完后,也要严禁喝冷水、吃冷食、洗冷澡。尽量保证公猪配种时间的固定。
(5)重视配种前的消毒 配种前,应严格清洗消毒公母猪的生殖器官,以防止母猪子宫炎和阴道炎、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6)严格公猪的淘汰 要求每个猪场,都应该建立起严格、健全的种公猪检测、淘汰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后备公猪选育制度。一般猪场对种公猪群的年淘汰更新率应在50%以上。
(二)母猪的生产管理
1.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一般地方母猪或早熟猪种,可以在6~8月龄、体重80kg以上时参加第一次配种;引进猪种母猪,一般在8~10月龄、体重90kg以上时参加第一次配种。
2.空怀母猪与配种技术 对空怀母猪进行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母猪及时发情、增加排卵数量、适时配种或输精、提高情期配种受胎率。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是生产的关键。
(1)空怀母猪的发情技术 空怀母猪发情技术的关键,在于消除影响空怀母猪发情的因素。这些因素大多属于获得性因素,如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内分泌失调以及繁殖障碍疾病等。
①采用短期优饲技术 短期优饲,即在母猪配种前,通过加强营养而促进发情、增加排卵数的一种饲养方法。加强营养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二是增加饲料喂量,三是完善饲料营养。其中,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日粮能量浓度确定为两倍的维持能量需要量,二是在母猪日粮中添加5%~10%的油脂;增加饲料饲喂量的方法,是指增加饲料喂量50%,即正常饲喂量的1.5倍。
同时,钙磷比例失调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造成母猪不受胎或产仔数减少;维生素A、 D、E、B2、生物素、胆碱、叶酸等也能影响母猪发情;而霉菌毒素对母猪发情的影响是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
②科学管理 空怀母猪一般采用单栏饲养和小群饲养两种管理方式。单栏饲养需利用联体母猪限位架,通常适用于现代养猪生产中。小群饲养时,每栏饲养4~6头,运动比较自由。为使母猪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要实行“四定”管理制度:“定时”饲喂,使猪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促进消化腺的分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定量”饲喂,避免母猪饥饱不均,采食均匀,保证其采食以后的正常休息;“定式”,是指固定饲喂方式,以少给勤添为原则,防止饲料的浪费;“定质”,是指尽量保持母猪的饲料配比的稳定性,保持饲料的清洁、新鲜,严禁饲喂霉变和有毒饲料。
③建立空怀母猪发情观察制度 及时发现发情母猪并进行发情鉴定,做好发情记录,是空杯母猪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④保持舒适的猪舍环境 干燥、清洁、温湿度及光照适宜和清新的空气等条件,对空怀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有一定的影响。
⑤严格卫生防疫 加强猪舍的卫生消毒、驱虫、预防接种以及母猪分娩、配种或授精时的卫生消毒工作,是防止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及时的重要措施。
⑥加强运动管理 空怀母猪过肥的现象相当普遍。防止母猪过肥的主要措施是严格限饲和适当运动。
⑦充分利用试情公猪进行诱情并实行仔猪早期断奶和母仔隔离饲养制度。
⑧母猪产仔后或配种前进行子宫冲洗,可以有效地防止子宫炎和阴道炎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⑨母猪断奶后,用FSH400IU和HCG200IU同时肌肉注射,母猪2~3d后即可发情,或者用PMSG1000IU,或氯米芬80mg,或LRH-A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00μg注射也有较好的催情效果。
⑩坚持严格的母猪淘汰制度。
(2)空怀母猪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技术
①空怀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 母猪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通常被称为发情周期。猪的一个发情周期为18~23d,平均21d。猪的一个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持续期和休情期两个阶段。猪的发情持续期是指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的间隔时间。猪的发情持续期一般为2~3d,平均2.5d,猪在发情持续期内发生排卵,而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的中后期或者发情开始后的24~36h,并持续10~15h。
②空怀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 发情鉴定,是根据母猪的发情表现,判断其发情和排卵时间,确定其适时配种或输精时间的过程。
母猪的发情鉴定的方法一般有直接观察法、试情法等。母猪发情初期精神不定,外阴部逐渐红肿;中期,外阴部肿胀情况由加剧到开始消退,阴道黏膜红色,愿意主动靠近公猪并允许公猪爬跨,按压母猪背部时,母猪出现“呆立反应”,两耳直立,精神集中,两条后腿主动分开;发情后期,母猪的外阴部红肿逐渐消退,开始不允许公猪爬跨或拒绝按压背部。最后,母猪外阴部恢复正常。当采用试情公猪和压背反射、母猪表现呆立反应时,应该即行配种或输精一次,然后间隔8~12h再配种一次。
③空怀母猪的配种技术 经过发情鉴定的母猪,可以采用自然交配(本交)或人工授精(输精)的方法进行适时配种或输精。适时配种或输精的时间应该是母猪排卵前2~4h,并间隔8~12h再配种一次。
输精时,首先应做好输精前的准备,对母猪的外阴和输精器具、操作员进行清洗消毒;将稀释后并经过品质检查的精液升温到35℃,检查精子活力0.7以上。然后,用少量稀释液涂润输精管,一手将母猪阴唇分开,一手将输精管插入母猪阴道,先略向上推进、后平直慢慢推进,边推进边旋转输精管并反复抽送2~3次,直到不能继续推进为止。一般情况下,输精管插入的深度,初配母猪15~20cm,经产母猪25~30cm。随后,将输精管稍微拉出一点,同时借助压力或推力缓慢注入精液。如果感觉有阻力或出现精液倒流,可以将输精管反复抽送后,再注入精液。应注意,自流式输精应将输精器倒举高于母猪。通常,输精时间为3~5min。输精完毕后,缓慢抽出输精管,并用手按压母猪背部和捏动母猪外阴,防止精液倒流。经过一倍稀释的精液,每头母猪输精量为20~80mL,有效精子数为5亿~20亿;为保证受胎率和产仔成绩,可以间隔8~12h重复输精一次。
在单次配、重复配、双重配和多次配这四种配种方式中,生产中最常用的配种方式是重复配。
3.妊娠母猪与接产技术 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产仔的时期称为妊娠。对妊娠母猪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胚胎成活率及保证仔猪的初生窝重。
(1)母猪的早期妊娠诊断
①外表观察法 如果母猪配种3周后不见发情,并伴有妊娠表现,即可初步判定母猪妊娠;6周后仍不见发情表现时,即可基本确定母猪已经妊娠。一般母猪的妊娠表现为:贪睡能吃易上膘,性情温顺皮毛亮,行动稳、夹尾走,外阴缩成一条线。应用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②生物学反应法或激素法 根据母猪妊娠后体内的孕激素水平提高的原理,在母猪体内注射少量雌激素后,妊娠母猪不会出现发情现象,而未妊娠母猪则一般会出现发情现象。具体做法为:母猪配种后16~17d,耳根皮下注射雌激素或己烯雌酚3~5mg,3~5d内,不见母猪发情,即可判定为妊娠,准确率约95%。
③超声波妊娠诊断仪诊断法 即利用超声波感应测定胎儿心跳而进行母猪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
④酶免疫测定法 应用孕酮或雌激素酶免疫测定法,测定配种后18~21d的母猪体内孕酮或雌激素水平,可以确定母猪是否妊娠。
(2)母猪预产期的推算 推算母猪的预产期,便于安排生产中的各项生产操作,并提前做好接产准备。预产期的起始时间为最后一次配种或输精时间,妊娠期按照114d计算。
母猪妊娠期的推算方法通常采用口决法,“月加4、日减6、再减大月数,过2月加2d、闰年2月加1d”。例如:1月26日配种,预产期为5月20日(闰年5月19日):4月3日配种,预产期为7月26日。利用这种方法将母猪一年中每一天配种的预产时间计算出来,列成一个表格,可以供养猪场随时查阅。(www.xing528.com)
(3)妊娠母猪的体重变化和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
①妊娠母猪的体重变化 母猪妊娠后,在激素和酶的作用下,母猪处于“妊娠合成代谢”状态,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大为提高,体重逐渐增加。在妊娠中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发育以及胎衣、羊水的增加,使母猪的体重增加迅速。母猪在妊娠前期增加的体重主要是母猪自身的体重,母猪在妊娠后期增加的体重,除了母猪自身体重外,主要是胎儿的体重。只有为妊娠后期的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仔猪的初生体重。
②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 受精卵形成后,经过20~30d后,沿输卵管移行到达两个子宫角内,形成胎盘。该时期被认为是妊娠前期。在此期间,胚胎生长发育很慢,并处于游离状态,非常容易出现死亡。此时期的母猪应留在空怀猪舍饲养。妊娠60d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开始加快。妊娠90d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达到最快,占仔猪初生重69%的增重在此期间完成。
(4)妊娠母猪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 妊娠母猪有两个时期最关键。母猪妊娠15~25d内,是胚胎附植和胎盘形成的时期,胚胎很容易因胎盘不能正常形成而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并发生死亡。此时期是提高胚胎成活率或母猪产仔成绩的关键。母猪妊娠90d后,胎儿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而母体胎盘却停止了生长。胎盘生长的停止,使胎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得不到满足,部分胎儿因为营养不良而发生死亡,于是便出现死胎、木乃伊、化胎等现象。
(5)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
①传统饲养方式
“抓两头促中间” 即在母猪配后一个月和产前1个月,主要饲喂以精饲料为主的日粮;在母猪的妊娠中期,主要以青粗饲料为主,提供适当营养。该方式主要适合于断奶后较为瘦弱的经产母猪。
“前粗后精式” 即在母猪妊娠60d内,以青粗饲料为主,只提供少量精饲料;在妊娠后期(妊娠60d后)增加精饲料以促进胎儿增重。该方式主要适合于断奶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步步登高式” 从妊娠前期开始,逐渐增加母猪日粮的营养水平,在产前7d要减料20%。该方式主要适合于初产母猪和繁殖力较高的经产母猪。
②现代饲养方式 传统的饲养方式存在四大弊端:传统方式缺乏与各生产环节的连贯性,不能适应现代养猪生产;妊娠期间过高营养水平饲养,可导致在泌乳期采食量降低,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发挥,造成母猪泌乳期失重过多;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过高,会使母猪过肥,难产、死胎和化胎现象增多;妊娠期高水平营养,可降低饲料利用率20%~30%,明显地增加了养猪生产成本。
“低妊娠高泌乳”是现代母猪饲养方式,是指在母猪的妊娠期进行适当限饲,而在母猪的哺乳期增加饲喂量,提高母猪泌乳力的饲养方法。采用该饲养方式的关键是根据母猪的膘情确定出饲喂量。
(6)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①重视饲料营养 要求日粮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多样化。在妊娠90d前,应重视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生物素、胆碱、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钙、磷、锰、锌、硒等可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和成活。妊娠90d后,要重视母猪日粮的体积,减少青粗饲料的喂量,防止日粮体积过大压迫胎儿。
②保证饲料原料品质 严禁饲喂霉变、有毒和冰冻饲料,防止流产和死胎的发生。
③防止便秘 长期饲喂配合饲料的母猪以及体温升高的母猪,容易发生便秘,引发死胎和流产。妊娠期间,要在日粮中增加一些轻泻性的饲料原料如青绿饲料、麸皮或镁盐等,保证清洁饮水的供给,做好猪群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防止高烧性疾病的发生。
④实行原圈观察制度 母猪配种后,要留在空怀猪舍饲养3~4周后再转群。在此期间。对母猪进行妊娠诊断,并防止环境变化产生应激,影响胚胎成活。
⑤改善妊娠猪舍的设施条件 妊娠后期采用母猪限位架单栏禁闭式饲养,可减少死胎、流产的发生。如进行小群饲养,要为母猪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每群数量不要超过2~3头,防止出现咬架、挤撞现象。
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清洁、干燥、卫生、通风、防寒暑,是母猪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加强猪舍环境的消毒,是防止疾病影响猪的繁殖力的重要措施。妊娠期间,要重点控制皮肤病、肢蹄病和体外寄生虫病,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猪的影响。
⑦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 要禁止饲养人员管理粗暴。驱赶母猪时不能太急、殴打、惊吓,防止发生流产。饲养人员要对母猪的腹部、乳房部位和后臀部位进行触摸训练,以有利于接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⑧及时转群 预产期前7d,要将母猪从妊娠猪舍转入产房。转群前,要对母猪进行沐浴、消毒,先用温水冲洗母猪全身,然后再对乳房部位和外阴部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7)母猪的分娩与接产 经过大约114d的妊娠,胎儿发育成熟。母猪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中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称为分娩。
①产前准备 母猪临产前,要做好产房或产仔栏(产床)准备、母猪转群前的清洗消毒、接产用品和用具等工作。在转群前7d,要对产房和产床进行彻底清扫并用高压水冲洗产床、地面和墙壁,以眼观不见污物为准,然后通风、消毒,在母猪饲槽内投放饲料,布置好仔猪保温区或保温箱,将猪舍温度保持在18~23℃,最后转群。母猪转群后,要立即进入产前限饲程序。需要准备的接产用品或用具,主要有产仔哺乳记录卡、剪刀、耳号钳、毛巾或棉纱、水桶水盆、磅秤、钟表、5%碘酊、高锰酸钾、来苏儿、肥皂、手术刀、缝合针线、应急照明灯、耳标(耳号牌)、耳标钳、耳标钳专用针、标签笔(耳标笔)等。
②母猪的临产征兆 母猪临产前,在生理和行为上产生的变化称为临产征兆。母猪的临产征兆主要表现在乳房、外阴部和行为上的变化。
乳房变化 产前15d左右,母猪乳房开始逐渐膨大,当前部乳头能挤出乳汁时,大约24h后产仔,当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大约12h后产仔,当最后乳头能挤出乳汁时,3~6h后产仔。
外阴变化 产前7d左右,母猪外阴部逐渐红肿松弛,产前3d,尾根下凹,骨盆开张,随后可见从外阴中流出黏稠的黏液,2~3h后产仔,如果黏液由浓稠而变稀薄,则可能马上开始产仔。
行为变化 临产前,母猪表现出明显不安,“衔草絮窝”,6~12h后产仔,随后母猪表现呼吸加快、时起时卧、犬坐姿势、频频排尿。如果母猪表现侧卧,四肢伸展,阵痛和努责,则可能即刻分娩。
③母猪的分娩过程 母猪的分娩过程是从子宫阵缩开始起,直到胎衣排出为止。整个分娩过程,是在母猪的内分泌和胎儿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内在特征,血浆孕酮含量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垂体后叶释放大量催产素。外在特征,子宫颈扩张,子宫肌肉出现节律性收缩,胎膜连同胎水进入已经松弛的子宫颈,子宫颈扩张,尿膜绒毛膜破裂,尿囊液(羊水)顺阴道流出体外,准备阶段结束。
胎儿产出阶段 指从子宫颈完全开张到胎儿产出为止。此时,子宫肌肉阵缩更加剧烈和频繁,母猪表现侧卧并开始努责(伸直后腿、提起尾巴)、经过10~30min,可以产出第一头胎儿,后后每间隔5~15min产出一头胎儿。母猪产出全窝仔猪通常需要1~4h。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假死仔猪。母猪的产仔间隔时间超过30min或者产程超过8h,应该视为难产,要立即进行人工助产。
胎衣排出阶段 全部胎儿产出后,经过数分钟的短暂安静,子宫肌肉又重新开始收缩,经过10~60min,可排出两堆胎衣。当胎衣排出后,应立即将其放在清水中进行清点,注意胎衣是否完全排出,核对胎儿数量是否与胎衣上的脐带头数量相符。
④接产程序 母猪分娩时,要由其饲养员接产。接产时,需要剪短指甲、洗净手臂,并进行严格消毒。
擦黏液 当仔猪产出后,应立即将其口、鼻和全身的黏液擦干净。要求先掏除口鼻黏液,后擦干净仔猪全身。胎儿被包裹在胎衣中同时产出的现象被称为胎盘前置,容易发生仔猪假死现象,要立即撕破胎衣、抢救仔猪。
断脐带 仔猪产出后,会拖带20~40cm长的脐带,要进行断脐。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距离仔猪腹部4~5cm处,用手指将脐带钝性掐断,断端用5%碘酊消毒,一般不用结扎。
断大齿 仔猪出生后有8枚犬齿(黑齿),齿冠非常尖锐,很容易咬伤母猪乳头和同伴,应将其断掉。断齿时,要用消毒过的专用断齿钳。
称重、编号 用磅秤称取的仔猪体重,作为仔猪的初生重。编写仔猪耳号常用耳号钳法或耳标法。
断尾 为了防止仔猪发生咬尾现象,方便小母猪配种,仔猪出生后,应及时进行断尾。断尾时,要用消毒过的断尾钳,在距离仔猪尾根部1~2cm 处将其尾巴剪掉,并用碘酊消毒。
吃初乳 初乳是母猪产后3d内分泌的乳汁。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白细胞、酶、维生素和溶菌素等,可提高仔猪抗病力;初乳中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的,可促使仔猪排出胎粪,促进仔猪胃肠蠕动;初乳中还含有多胺和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仔猪小肠细胞分裂;初乳的酸度较高,可以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仔猪出生后应尽快吃到初乳,一般不要超过1~2h。在仔猪吃初乳时,要进行固定乳头,将体小瘦弱的仔猪,固定于泌乳较好的前1、2、3对乳头上吃奶,使仔猪群体发育整齐,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
登记、清理胎衣和死胎 登记仔猪的编号、性别、初生重、畸形、死胎、木乃伊等情况,将胎衣和死胎深埋或焚烧,以防母猪产生恶癖。
清洗消毒 最后,清洗消毒母猪的外阴部,向母猪子宫中注入80万~160万IU青霉素,防止母猪发生子宫和阴道炎症。经常发生母猪子宫炎和阴道炎的猪场,建议在此时进行一次子宫冲洗。
⑤假死仔猪的抢救 假死是指仔猪出生后只有心跳而无呼吸的现象。造成仔猪假死的原因有三方面,母猪产程过长,子宫收缩无力,仔猪滞留产道导致窒息;仔猪出生后,未能及时擦除口鼻黏液造成呼吸障碍;仔猪胎位不正,在产道中滞留时间过长等。
抢救假死仔猪,首先要擦净仔猪口鼻的黏液,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如:左手倒提仔猪的两条后腿,用右手有节奏地拍打仔猪的后背部,直到仔猪发出叫声为止(拍打法);或者一手托住仔猪肩背部,一手托住仔猪的后臀连同后肢,然后反复伸屈,以助其恢复呼吸(伸屈法);或者用碘酊或乙醇涂擦仔猪口鼻,以刺激其恢复呼吸(刺激法)。
⑥母猪的助产 为母猪助产,可以缩短母猪产程,防止仔猪假死,处理难产。
母猪难产的原因有:母猪骨盆发育不全、产道狭窄(早配初产母猪多见)、死胎多、产程长、子宫迟缓(老龄、过肥和过瘦母猪常见)、胎位异常、胎儿过大等。当母猪经过剧烈阵缩和反复努责,仍无仔猪产出时,表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肤发绀,如不及时处理,常能造成母仔双亡。
养猪生产中通常可以采用的助产措施,可以概括为“五字诀”:推、拉、掏、注、剖。
“推” 接产人员蹲或坐于母猪腹部后侧,面向母猪腹部,双手掌心向上插到母猪后腹下,轻轻向上托起母猪腹部,配合母猪阵缩和努责的力量与方向推压数次后,即可帮助母猪产出胎儿。
“拉” 当见到胎儿头部或腿部在母猪产道中时进时出时,用手拉住,顺势将仔猪拉出母猪产道。
“掏” 接产人员先将手臂和母猪外阴部洗净、消毒,然后手臂涂以清洁的灭菌润滑剂,五指并拢呈锥状,慢慢伸入母猪产道,触摸并抓住胎儿,慢慢将其拉出。如果产道干燥,可先向产道内注入润滑剂后,再施行此法。对胎位不正者,应先矫正胎位后,让其自行产出或人工拉出。
“注” 对于产程过长、年老体弱、阵缩努责不力者,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催产素(垂体后叶素)20~40单位或苯甲酸雌二醇4~8mg、己烯雌酚8~12mg。
“剖” 对于以上措施无效者,即可施行剖腹产。猪对剖腹产的耐受性较强,成功率可达92%。
⑦胎衣不下的处理 胎衣不下,可以导致母猪子宫内膜炎症、子宫炎和子宫积脓并引发母猪乳腺炎,降低母猪的泌乳力和繁殖力,母猪因此可能遭到淘汰,给养猪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母猪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炎症所致的胎盘粘连,以前者多见。生产中的常见处理方法为:皮下或肌肉注射催产素20~40单位;静脉注射由25%葡萄糖100mL、10%氯化钠50mL和10%安那加5mL组成的混合液体。胎盘粘连时,可向子宫内反复注入5%~10%盐水1000mL,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
⑧母猪的产后护理 母猪产后表现疲乏、口渴、厌食、懒动,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力是产后护理的关键。农户散养时,可为产后母猪提供温热的“盐水豆饼麸皮汤”,不宜饲喂大量配合饲料。规模猪场可采用以下做法: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第一天上午饲喂配合饲料0.5kg/头,第二天上午1.0kg/头、下午1.0~1.5kg/头,第三天上午和下午分别饲喂1.5kg/头,以后逐渐增加,分娩5~7d后执行哺乳母猪饲喂标准。
4.哺乳母猪的管理技术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和仔猪的断奶窝重。
(1)母猪的乳房和泌乳特点 母猪拥有乳房6~8对,但各个乳房之间互不相通,没有联系;母猪各乳房泌乳能力高低不同,一般前三对乳房泌乳能力较高;母猪乳房没有乳池;母猪产后3d内连续性泌乳,3d后泌乳需要在仔猪反复拱揉和吸吮刺激下进行,仔猪拱奶不力是母猪无乳或少乳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4~5d,母猪泌乳量开始上升,到产后21d左右,泌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需早期为仔猪补料。
(2)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能够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因素,除了猪种、年龄和哺乳仔猪数量以外,主要是饲料营养水平、饲喂量、环境条件以及各种管理措施等。
(1)合理配制日粮 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要在空怀母猪能量需要量的基础上,每头哺乳仔猪再提供5.23kJ消化能;哺乳母猪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要达到15%左右;要保证饲料原料多样化、易消化、品质优良,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和有毒饲料。
(2)采用科学的词养方式 哺乳期间,母猪每天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其体重会下降15%~20%。传统养猪中,一般采用两种饲养方式,对瘦弱的经产母猪采用前精后相方式;对腰情较好或初产母猪采用一贯加强方式,现代养猪中,要采用低妊娠高泌乳饲养方式。
③哺乳母猪的管理 要为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圈舍或产仔栏的清洁、干燥、通风、保温;要特别重视保护母猪乳房和乳头:为母猪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会导致乳房炎和泌乳不足;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粪便、精神状态和仔猪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及时断奶。
(3)常见生产性问题的处理
①母猪无乳或少乳 母猪产后无乳或少乳的原因,主要与仔猪拱奶不力、母猪乳房炎或高烧、饮水不足和营养不良等有关。仔猪拱奶不力,一般是由于体弱造成;母猪乳房炎或高烧,主要与母猪妊娠期便秘、产前不减料、产后即提供大量精料以及高烧性疾病有关;营养不良主要是由蛋白质不足、品质差造成。
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对产后母猪进行乳房按摩;在母猪日粮中增加品质优良的易消化蛋白质饲料;治疗母猪乳房炎,防止仔猪吃到乳房炎乳;采用中药和激素类药物催奶。
②母猪产后不食 产后不食多在产后7d内出现,常因产程过长、大量采食高营养饲料、产后便秘、乳房炎、饲料适口性差等造成。母猪产后3d内不能采食大量精料,在产后不食母猪的饮水中加入多维素和葡萄糖,严重者静脉注射10%葡萄糖1000~2000mL,也可以使用中药方剂促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