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猪的生物学特性1.繁殖特性 繁殖力高,多胎高产,是猪繁殖特性的主要表现。猪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粗纤维。缺乏粗纤维和消化酶以及大肠微生物体系遭到破坏,通常是导致猪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二)猪的行为学特点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1.繁殖特性 繁殖力高,多胎高产,是猪繁殖特性的主要表现。

(1)公猪一次射精量大(150~500mL)利于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2)母猪性成熟早,要选择好初配时间 我国的本地品种猪一般在2~3月龄就可以达到性成熟,新培育品种猪一般在4~5月龄达到性成熟,而引入品种猪一般在5~7月龄达到性成熟。一般母猪的初配时间是母猪达到性成熟后第三个发情期。

(3)母猪的繁殖周期短,可以实现一年多胎 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三个时期,即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其中,只要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和哺乳期,就能够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其范围为111~117天。

(4)母猪的窝产仔数多 母猪在每个发情周期可以排出几十枚卵子,称之为猪的潜在繁殖力。一般母猪窝产仔数可以达到10~15头,称之为猪的实际繁殖力。每次产仔最终都能提供9~13头成活仔猪,称之为有效繁殖力。母猪窝产仔数少的原因有:母猪的排卵数量少,卵子受精率低,受精卵质量差,胚胎成活率低等。如果采用特殊的处理,母猪的排卵数还要增加,其产仔数也要增加。

(5)猪的繁殖不受季节的影响 通过繁殖控制技术,可以对一定数量的母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实现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同期出栏,并最终实现养猪生产的工厂化和集约化。

2.生长特性 新陈代谢旺盛,增重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是猪生长特性的主要表现。

旺盛的新陈代谢是猪的生长特性发挥的基础。只有为猪提供可靠的营养来源,才能满足其新陈代谢的需要,加快商品猪的增重速度,缩短肉猪的肥育周期,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

猪的增重时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胚胎期、哺乳期、保育期和生长肥育期。胚胎期增重速度快慢的标志是仔猪初生重,加强妊娠后期母猪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初生重的重要措施。哺乳期增重速度快慢的标志是仔猪断奶重,提高母猪泌乳力以及采用仔猪早期补料技术是提高仔猪断奶重的重要措施。保育期增重速度快慢的标志是仔猪保育体重或70日龄体重,主要受断奶应激和断奶后营养采食量的影响。生长肥育期增重速度快慢的标志是猪体重达到90~100kg的时间长短,主要受猪种类型、饲料营养、饲喂方式、环境条件和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影响。

3.采食和消化特性 杂食性强,食性广,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高,是猪采食和消化特性的主要表现。

(1)猪的牙齿发达 猪有发达的门齿和犬齿,表明猪有很强的采食能力。猪有发达的臼齿,表明猪有很强的咀嚼能力。因此,猪的饲料来源非常广泛。但刚初生仔猪生长有齿冠非常尖锐的犬齿,在哺乳时可能会咬伤母猪乳头,导致母猪拒绝哺乳或咬伤、咬死、踩死、压死仔猪,所以仔猪生后一定要断犬齿。

(2)猪的消化腺和消化管发达,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高 为刺激猪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并增强消化液的消化效果,可以采用定时饲喂限饲技术,也可以在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和消化酶等饲料添加剂。猪的消化管主要由胃、小肠大肠组成。猪的胃容量较大,为了使猪的日粮保持一定的体积,可以使用青粗饲料。小肠的主要作用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为了增强小肠消化和吸收的效果,可以先将饲料原料进行微粒粉碎,然后再经过压制,于是便有了颗粒饲料。猪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粗纤维。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分解主要依靠大肠中的微生物和酶类,在猪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和活菌制剂,可以明显提高猪对饲料粗纤维的消化率。缺乏粗纤维和消化酶以及大肠微生物体系遭到破坏,通常是导致猪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

4.感官特性 听觉发达,嗅觉灵敏,视觉不发达,是猪感官特性的主要表现。

(1)猪的听觉发达 猪的耳廓大,外耳腔深而广,即使非常微弱的声音也能敏锐地觉察到。猪的头部转动灵活,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猪的听觉分析器完善,可以识别声音的强度、音调和节律。在多数情况下,猪发达的听觉对养猪生产是不利的,故生产中要求:选好猪场场址,避开较大的声源;保持猪场和猪舍环境的安静;合理管理猪群,杜绝粗暴行为;科学转群出栏,采用转运车辆及装猪台设施等。

(2)猪的嗅觉灵敏 猪有特殊的鼻子,嗅区广阔,嗅黏膜的绒毛面积大,分布于嗅区的嗅神经非常密集。利用初生仔猪灵敏的嗅觉,可对其进行人工固定乳头,并利用风味添加剂完成仔猪诱食补料过程。母猪灵敏的嗅觉给仔猪混群和寄养带来不便,混淆气味是仔猪寄养能否成功的关键。母猪对公猪的气味特别敏感,可以利用公猪诱情和公猪试情等方法,促使母猪发情并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公猪的嗅觉也很灵敏,可以用于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管理公猪时,要做到公母分饲,对公猪单圈饲养。大多数猪能够凭借灵敏的嗅觉,准确地识别出圈舍中的休息床位、采食槽位和排粪地点,从而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

(3)猪的视觉不发达 利用假台猪可以顺利采集到公猪的精液。(www.xing528.com)

5.猪的生存特性 适应性强,分布广,是猪的生存特性的主要表现。猪对自然条件、气候、饲料、饲养方式、管理方式、管理条件和猪舍设施等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但猪的适应性有一定的限度,超出某种限度便产生应激。应激可以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机能紊乱和繁殖能力下降,猪的健康水平下降和猪肉产品的质量降低,严重时会导致猪的死亡。

6.猪的生活特性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是猪生活特性的主要表现。“小猪怕冷”,是指仔猪或小猪表现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更容易散发体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故仔猪的抗低温能力差,保暖不力,是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猪怕热”,是指大猪或肥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相对体表面积较小而使体热难以散发。故体重较大的猪抗高温能力差。

(二)猪的行为学特点

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猪对于其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刺激,表现出独特而有规律的行为学特点,这些行为对研究猪的行为活动模式、调教方法及其在养猪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要根据猪的行为和习性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新型的猪舍和设备,改革传统的饲养技术和方法,创造适于猪的行为和习性的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水平,使人为环境适应猪的行为和习性;另一方面,又要发挥猪的后效行为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猪进行合理的调教,使猪的行为和习性慢慢适应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工艺设计要求,使猪逐渐适应人为环境。

1.采食行为 采食行为是猪在采食和饮水时的行为特点。

(1)拱土觅食 拱土觅食是猪的采食行为表现的最突出特征。抢占采食槽位,造成饲料浪费,破坏猪舍建筑和设施等,是拱土觅食表现产生的不良结果。使用风味添加剂以及地面撒料饲喂可以满足猪的该行为需要,改革传统食槽,实行分槽位采食,均匀投放饲料以及采用自动饲槽等可以对该行为表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

(2)猪的采食具有竞争性 对生长肥育猪实行群饲,可增加采食量,加快采食速度和增重速度。

(3)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 猪对饲料形态和饲料味道有一定的选择性,常喜欢采食颗粒饲料或湿拌料,猪比较偏爱甜味和奶香味。

(4)猪采食和饮水同时进行 哺乳期仔猪饮水不足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采用漏缝地面的猪舍,饮水器应设置在食槽附近,而采用水泥实体地面的猪舍,饮水器应设置在猪的排泄区。

2.排泄行为 猪一般不会在睡的地方排泄粪尿,这是猪的本能。猪的排泄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区域性,可以对猪进行“三点定位”的调教。

3.群居行为 猪喜欢群居,除了公猪必须单圈饲养外,其他类型的猪群都可实行群饲。猪在群居中表现出强烈的竞争行为和争斗行为。猪的争斗行为受饲养密度的影响最大,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减轻猪群争斗,人为固定乳头、原圈培育、原窝培育等技术措施,也是为了减轻争斗的影响。

4.猪的性行为 包括母猪的发情、求偶、交配和公猪的求偶、调情、爬跨及交配行为。母猪的性行为表现可用于对发情母猪进行发情鉴定。

5.猪的母性行为 母猪分娩前后的一系列表现均为其母性行为。其中,“衔草做窝”是母猪临产前的重要征兆之一

6.猪的探究和模仿行为 猪的一般活动大多来源于探究行为。通过特殊的乳猪料气味和特别的补料器具,可成功实现仔猪的早期补料。而在猪舍内设置“铁环玩具”,可转移仔猪的注意力,减轻仔猪咬尾、咬耳现象,并满足仔猪的探究需要,使仔猪保持心情愉悦。

7.猪的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说明猪在生长和生活中感觉不舒适。恶癖,是猪最大的并能够对人畜造成危害或带来损失的异常行为。恶癖的产生与猪所处环境的有害刺激有关,例如,猪咬饮水器和栏杆以及攻击行为,多是因为运动空间不足而产生的单调、无聊、狂躁感觉所致;仔猪发生咬尾、咬耳,除了是刚断奶却仍然存在的吸吮企图以及仔猪的好奇心外,也与猪群拥挤、营养不良、通风不良有关;神经质的母猪常在产后出现食仔现象或同类相残。猪发病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特殊的异常行为表现,可帮助我们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