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经系统及其参与的反射机制

神经系统及其参与的反射机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称为反射。前方一对隆起称前丘,与视觉反射有关;后方一对隆起称后丘,与听觉反射有关。大脑半球的表面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内部为白质及神经核。脑脊膜由三层膜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神经系统及其参与的反射机制

1.概述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按其位置和机能分为中枢神经和外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称为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有固定的反射弧,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条件反射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而获得的,没有固定的反射弧。

2.中枢神经

(1)脊髓

①脊髓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脊髓呈长圆柱状,位于椎管内。根据脊髓在椎管内的位置,可分为颈、胸、腰、荐、尾五段。其中在颈、胸交界处形成颈膨大,由此发出神经到前肢;在腰、荐交界处形成腰膨大,由此发出到后肢的神经。

脊髓背侧有一正中沟,腹側有一正中裂。脊髓中部为灰质,呈蝴蝶形,颜色较深;外周为白质,颜色较浅。在灰质中央有一个脊髓中央管,向前与脑室相通。

②脊髓的技能 脊髓主要有传导机能和反射机能。

传导技能 脊髓主要有传导感觉运动冲动的技能。

反射机能 脊髓能完成骨骼肌、内脏的简单反射活动。如屈肌反射、牵张反射、排粪反射和排尿反射等。

(2)脑 脑位于颅腔内,大小与颅腔相适应。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个部分,大脑位于前方,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小脑位于脑于背侧。(www.xing528.com)

①脑干 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构成。

延髓 延髓是脊髓向前的延续,延髓中含有与唾液分泌、吞咽、呼吸、心血管活动等有关的神经中枢,是实现反射活动的重要生命中枢。

脑桥 脑桥位于延髓前方,其背侧面构成第四脑室底壁的前部。脑桥有传导和反射机能,含有角膜反射、呼吸调整中枢。

中脑 中脑位于脑桥前方,间脑后方。其腹侧面有两条短而粗的纵行纤维柱称大脑脚;背侧有四个丘形隆起,称四叠体。前方一对隆起称前丘,与视觉反射有关;后方一对隆起称后丘,与听觉反射有关。

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的前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丘脑是躯体各种上行传导的总联络站。下丘脑是自主(植物性)神经的高级中枢。

②小脑 小脑略呈球形,位于延髓和脑桥背侧,其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凸出的回。小脑的主要机能是调节肌紧张,维持躯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如小脑损伤则出现共济失调。

③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对称的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借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大脑半球的表面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内部为白质及神经核。

大脑皮质覆盖于大脑表面,其外表形成许多深浅不同的脑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叫做脑回。大脑皮质分若干叶,其内具有各种高级中枢。

④脑脊膜和脑脊液

脑脊膜 脑脊膜是包在脑和脊髓外的膜,对脑和脊髓有保护、支持作用。脑脊膜由三层膜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在硬膜与骨膜之间形成硬膜外腔,在蛛网膜与软膜之间形成蛛网膜下隙(腔),腔内有脑脊液。

脑脊液 脑脊液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及蛛网膜下隙,主要作用是维持脑组织渗透压和颅内压的相对恒定,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供给脑组织营养,参与代谢产物的运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