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要求-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要求-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3支架、托架钢管水平安装支架最大间距见表2.1。给水管道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要求,且不宜小于0.3m。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要求-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2.1.3.1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选择和管道布置敷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首先保证排水畅通和室内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根据建筑类型、标准、投资等因素,在兼顾其他管道、线路和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选择和管道的布置敷设。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前者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

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暗装两种形式。明装即管道外露,其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外露的管道影响美观,表面易结露、积灰尘,一般用于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暗装即管道隐蔽,如敷设在管道井、技术层、管沟、墙槽或夹壁墙中,直接埋地或埋在楼板的垫层里。

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时均应预留孔洞,暗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也应预留墙槽,以免临时打洞、刨槽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

引入管进入建筑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建筑物的浅基础下通过,另一种是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敷设方法如图2.12所示。

图2.12 引入管进入建筑物

1—C5.5混凝土支座;2—黏土;3—M5水泥砂浆封口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或基础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如设防水套管。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15m处。建筑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

管道在空间敷设时,必须采用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方便和安全供水。固定管道常用的支、托架如图2.13所示。给水钢立管一般每层须安装1个管卡,当层高大于5m时,则每层须安装2个,管卡的安装高度应为距地面1.5~1.8m。

图2.13 支架、托架

钢管水平安装支架最大间距见表2.1。钢塑复合管采用沟槽连接时,管道支、吊架间距见表2.2。塑料管及复合管支架间距要求见表2.3。

表2.1 钢管支架最大间距

表2.2 钢塑复合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表2.3 塑料管及复合管支架最大间距

(www.xing528.com)

当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或其他管道同沟敷设、共架敷设时,给水管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

室内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给水管道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要求,且不宜小于0.3m。室内冷、热水管垂直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的右侧。横干管与墙、地沟的净距不小于100mm,与梁、柱的净距不小于50mm。

2.1.3.2 管道防护

1.防腐

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铸铁管及大口径钢管管内可采用水泥砂浆衬里防腐。埋地铸铁管宜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遍、石油沥青两道;埋地钢管(包括热镀锌钢管)宜在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外加保护层(当土壤腐蚀性能较强时可采用加强级或特加强防腐)。

钢塑复合管就是钢管加强内壁防腐性能的一种形式,钢塑复合管埋地敷设时,其外壁防腐同普通钢管;薄壁不锈钢管埋地敷设,宜采用管沟或外壁应有防腐措施(管外加防腐套管或外缚防腐胶带);薄壁铜管埋地敷设时应在管外加防护套管。

明装的热镀锌钢管应刷银粉两道(卫生间)或调和漆两道;明装铜管应刷防护漆。当管道敷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管外壁应刷防腐漆或缠绕防腐材料。

2.防冻、防露

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生活给水管道,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应有防冻保温措施。金属管保温层厚度根据计算确定但不能小于25mm。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或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房间内敷设给水管道,由于管道内的水温较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水,附着在管道表面,严重时还会产生滴水,这种管道结露现象不但会加速管道的腐蚀,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如使墙面受潮、粉刷层脱落,影响墙体质量和建筑美观。防结露措施与保温方法相同。

3.防漏

管道布置不当,或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低劣,均能导致管道漏水,不仅浪费水量,影响给水系统正常供水,还会损坏建筑,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漏水将会造成土壤湿陷,严重影响建筑基础的稳固性。避免将管道布置在易受外力损坏的位置,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其直接承受外力。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将埋地管道敷设在防水性能良好的检漏管沟内,一旦漏水,水可沿沟排至检漏井内,便于及时发现和检修。管径较小的管道,也可敷设在检漏管内。

4.防振

当管道中水流速度过大时,启闭水嘴、阀门,易出现水击现象,引起管道、附件的振动,不但会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还会产生噪声。为防止管道的损坏和噪声的影响,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的水流速度,在系统中尽量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住宅建筑进户管的阀门后(沿水流方向)宜装设家用可曲挠橡胶接头进行隔振,如图2.14和图2.15所示,并可在管支架、吊架内衬垫减振材料(图2.16),以缩小噪声的扩散。

图2.14 电磁阀

图2.15 可曲挠橡胶接头

图2.16 各种管道器材的防噪声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