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0-1960期间,“救济式养老”
1940年开始建设的养老院为德国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起点。在当时,养老院以收留救济为主要目的,着重解决一些无家可归、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的温饱问题,因此养老设施只是提供较为基本的居住功能。建筑平面通常为鱼骨式布局,以走廊为交通组织,两侧为居住空间,且很少布置公共活动区域。
(2)1960-1980期间,“医院式养老”
从1960年至1980年间,养老设施开始向医院方向发展,养老院的工作重心为医疗和护理,养老院内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们也一般直接称呼老年人为患者。建筑的平面布局与“救济式养老”布局方式相似,但在走廊中部加入护理站,使护理人员工作路线最小化,为各个房间内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
(3)1980-1998期间,“宿舍式养老”(www.xing528.com)
从1980年后,德国开始提倡以居住为主的养老理念,养老设施内除了居住空间外,又新增入一些公共的活动区域,采用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相结合的模式,提倡老年人进行交流活动、文娱休闲。此时的建筑平面也逐渐摆脱了原先鱼骨式单调的布局方式,大的活动空间与小的居住空间相互结合,走廊进行扩宽,不仅仅组织交通,同时也成为一些开放活动场所,平面形式日趋活泼。
(4)1995年后,“家庭式养老”
大约在1995年后,设计和运营理念发生转变,养老服务设施被认为应该像在家一样,让老年人感觉到安全、自在、亲切。因此,第四代养老服务设施开始出现。这一阶段设施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多采用居家组团化的居住模式,将建筑划分为多个组团,在每个组团内布置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居室,居室围绕着一个公共的活动空间,例如餐厅、起居室等,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形成邻里感。组团与组团之间通常通过走廊或大型活动空间相连接。
(5)最新趋势——“社区式养老”
近年来,德国开始提倡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该与社区相结合,提倡养老设施融入社区,向社区开放。在很多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底层植入了可对外经营的餐厅、教堂、办公等功能,不仅服务设施内的老年人,同时服务社区居民,增强老年人与外界的接触,保持密切的社会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